多年來地球都是人類所能想象的最理想居住地,然而科學家們從未甘心,也從未停止過探索尋找另一個宜居星球!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擁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研究團隊使用了由NASA開發的“火箭-3-D”軟件,模擬了不同類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環境以及氣候和海洋棲息地,最終確定了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發展和維持繁榮的生物圈。
同時,研究發現,大氣密度更高,自轉速度更慢,以及大陸的存在都會產生更高的上涌率。這或許表明,地球可能不是最宜居的地方,或許存在比地球更宜居的其它行星。
存在著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網友們腦洞大開:“這是要星球大戰了!”或許是被現實壓彎了腰,也有不少網友第一反應就是問:“新星球房價多少?”但科學家們此時仍在繼續尋找更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2014年4月17日,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天鵝座方向492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行星——“開普勒186f”。這顆行星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在太陽系外發現的第一顆幾乎和地球一樣、又位于所謂“宜居帶”內的行星。換句話說,它與恒星之間的距離剛剛好,我們可以期待這顆星球的表面存在液態水,搞不好還有生命。
2015年7月23日美國宇航局發布消息稱,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一顆圍繞恒星“開普勒452”運行的行星,稱為“開普勒452b”,其與主序星距離適中,因而允許其地表存在液態水,這顆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1.6倍,它和恒星之間的距離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相近,是最接近地球狀態的宜居行星之一,而且這顆星球比地球年長,所以可能發展出高級智慧生命體,因此天文學家認為這顆星球上極可能存在外星人。
2016年,天文學家發布重磅消息,科學家們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比鄰星”周圍發現了一顆位于“宜居帶”的類地行星“Proxima b”,而且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距離地球只有4.24光年,是一顆巖石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環境的星球。
在探索“宜居星球”的路上,我們不斷在希望——失望——希望中循環,近年來,人類對宜居星球的尋找,幾乎已經到了“饑渴”的地步。單就目前的結果看,究竟何時才能找到地球的“好兄弟”我們不得而知,所以當下我們應該要做的,仍然是好好珍惜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