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采取的數據發現,在8000光年外的太陽系中,有一顆巨大的衛星環繞著一顆行星。這顆行星不僅是第一個被探測到的“外星球”,而且它的衛星比太陽系中的任何衛星都要大。這顆行星名為Kepler-1625b,大小與木星相當,目前還沒有命名,其大小與太陽系第四大行星海王星差不多。這兩個天體相距約300萬公里,大約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8倍。
Kepler-1625b首次引起注意是在2017年,當時科學家們注意到一些與它相關的特性時,他們對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284顆凌日系外行星進行了調查。凌日系外行星的軌道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每當它們干擾視線時,就會導致恒星略微變暗。Kepler -1625b距離太陽足夠遠,每九個半月才完成一次公轉,這意味著Kepler在最初三年的任務中只被發現過三次。這對科學家們來說是一個問題,他們試圖確定這些特征是否真的來自月球。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基平說:“三次凌日是誘人的,但不是決定性的。”為了更確切地確定這些特征,基平和研究生亞歷克斯·蒂奇開始把目標轉向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7年10月28日至29日的另一次凌日期間,他們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了這顆恒星40個小時,最終發現了基平所說的“兩個重大異常,這表明地球受到了某種引力的牽引,這同時可能是大衛星存在的證據。然后,在這顆行星完成凌日后大約三個半小時,恒星再次變暗,盡管變暗的幅度較小。但基平說,這表明月球“像一條狗拴著主人的狗一樣”拖著地球。這兩個事件并不能絕對證明大月亮的存在,但它們確實使之成為可能。
基平解釋說:“我們已經盡力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宇宙飛船的異常現象,系統中的其他行星,或者恒星活動,但是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其他的單一假設來解釋所有的數據,也正是哈勃提供的高質量數據促進了這一發現。一個關鍵的方面是,我們用哈勃獲得的數據精度是開普勒數據的四倍”。其他科學家也很興奮。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行星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凱恩說,衛星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很常見,所以沒有人會對它們存在于其他地方感到驚訝,但實際上看到一個衛星是件大事。同樣令人興奮的是月球的巨大尺寸。這不僅是一個驚喜,而且引發了對它是如何形成的問題的思考。傳統理論認為,使行星獲得衛星有三種方式。一個是由于一次巨大的碰撞,類似于被認為形成了地球的月球。另一種是來自幫助形成行星本身的某些相同物質的累積。第三種是通過引力捕獲一個曾經獨立的物體。但是開普勒-1625b的衛星比在這里發現的任何衛星都要大100倍。
現在最重要的是在2019年5月花更多的時間在哈勃望遠鏡上觀看開普勒- 1625 b的下一個過境,。他說,如果衛星的軌道像人們認為的那樣,這一次它應該在地球的前方運行,而不是在它的后方,從而產生與2017年相反的異常現象。“如果我們看到了這一點,我認為我們就完成了任務”,他說。但是這項工作必須由哈勃完成,而不是地球上的望遠鏡,蒂奇補充說,因為凌日需要太長的時間,任何地面上的儀器都無法跟蹤整個過程。“所以你必須去太空,”他說。“我們已經提交了2019年5月再次遵守這一目標的提案,但我們仍在等待該提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