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uó)古代的皇帝應(yīng)該從秦始皇算起,“始”就是開(kāi)始,第一個(gè)的意思,秦始皇之前的國(guó)家君主并不稱(chēng)作皇帝,而是王或公相稱(chēng)。比如夏、商、周都是以“王”作為尊稱(chēng),到了春秋時(shí)期則改為了“公”,比如秦穆公、晉文公等,到了戰(zhàn)國(guó)時(shí)期,一國(guó)之君又以“王”相稱(chēng)。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guó)之后,自認(rèn)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yè),如不改變“王”的稱(chēng)號(hào),“無(wú)以稱(chēng)成功,傳后世”。于是丞相李斯等人建議改稱(chēng)號(hào)。
眾人商議后報(bào)告秦王贏政說(shuō):“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贏政反復(fù)考慮,認(rèn)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逾五帝”,所以決定兼用“帝”號(hào),稱(chēng)為皇帝。從此以后,“皇帝”的稱(chēng)號(hào)便為歷代君王所沿用。因此有人質(zhì)疑秦始皇之前的君王為什么沒(méi)有排入中國(guó)皇帝之列是不正確的。
那么中國(guó)皇帝順序表應(yīng)該怎么排列呢?
如果排除過(guò)度政權(quán)、傀儡政權(quán)、割據(jù)政權(quán)等,被正史公認(rèn)的中國(guó)皇帝順序應(yīng)該這樣排列。
秦朝
秦朝二世而亡,因此皇帝只有秦始皇贏政和秦二世胡亥二位。
漢朝
漢朝又分西漢和東漢,西漢的皇帝分別是:高祖劉邦、惠帝劉盈、少帝(劉恭、劉弘)、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xún)(劉病已)、廢帝劉賀、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和親朝王莽,其中少帝為呂后擁立的傀儡皇帝,王莽為過(guò)度政權(quán)。
東漢皇帝為: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恒帝劉志、靈帝劉宏和獻(xiàn)帝劉協(xié)。
三國(guó)皇帝(魏、蜀、吳)
魏國(guó):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
蜀漢:昭烈帝劉備、后主劉禪。
東吳:大帝孫權(quán)、會(huì)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烏程侯孫皓。
兩晉皇帝(東晉、西晉)
西晉: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
東晉: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孝武帝司馬曜。
十六國(guó)(前涼、成國(guó)、漢國(guó)、前趙、后趙、代、前燕、前秦、后燕、北燕、西秦、后涼、北梁、南燕、西涼)
前涼:成昭公張寔、文公張駿。
成國(guó):武帝李雄、幽公李期、后主李勢(shì)。
漢國(guó):光文帝劉淵、昭武帝劉聰。
前趙:劉曜
后趙:高祖石勒、太祖石虎
代:代王拓拔什翼健
前燕:景昭帝幕容儁
前秦:景明帝苻健、厲王苻生、宣昭帝苻堅(jiān)、高帝苻登。
后燕:成帝幕容垂、昭文帝幕容熙。
北燕:昭成帝馮弘。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文昭王乞伏熾磐。
后涼:懿武帝呂光、隱王呂紹、靈帝呂纂
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
南燕:獻(xiàn)武帝幕容德、末主幕容超
西涼:武昭王李暠
南北朝皇帝(宋、齊、梁、陳、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宋:武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帝劉義隆、武帝劉駿、明帝劉彧、廢帝劉昱、順帝劉準(zhǔn)
齊:郁林王蕭昭業(yè)、海陵王蕭昭文、明帝蕭鸞、東昏侯蕭寶卷、和帝蕭寶融
梁:武帝蕭衍、文帝蕭綱、元帝蕭繹、敬帝蕭方智
陳:武帝陳霸先、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宣帝陳頊、后主陳叔寶
北魏:道武帝拓拔珪、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燾、文成帝拓拔濬、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孝武帝元修。
東魏:孝敬帝元善
北齊:神武帝高歡、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
西魏:文帝元寶炬、廢元帝元?dú)J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jué)、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靜帝宇文闡
隋朝皇帝
隋文帝楊堅(jiān)、隋文帝楊廣
唐朝皇帝
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享、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恒、武宗李炎、昭宗李曄
五代十國(guó)皇帝
后梁:太祖朱溫
后唐:明宗李亶、末帝李從珂
后晉: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貴
后漢:高祖劉知遠(yuǎn)
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
南唐: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
吳國(guó):太祖楊行密
宋朝皇帝(北、南)
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恒、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熙、徽宗趙佶、欽宗趙恒
高宗趙構(gòu)、孝宗趙昚、光宗趙惇、寧宗趙擴(kuò)、理宗趙昀、度宗趙禥
遼朝皇帝
太祖耶律阿保機(jī)、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賢、圣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宣宗耶律淳、德宗耶律大石
金朝皇帝
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宣宗完顏珣
西夏皇帝
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諒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順、仁宗李孝仁
元朝皇帝
太祖鐵木真、太宗窩闊臺(tái)、定宗貴由、睿宗托雷、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裕宗真金、成宗鐵穆耳、順宗答剌麻八剌、武宗海山、仁宗愛(ài)育黎拔力八達(dá)、英宗碩德八剌、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疎、順帝妥懽帖睦爾
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zhèn)、代宗朱祁玉、憲宗朱見(jiàn)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清朝皇帝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圣祖炫燁、世宗胤禛、清宗弘歷、仁宗颙琰、宣宗旻寧、文宗奕、穆宗載淳、德宗載湉、末帝溥儀。
感謝朋友們點(diǎn)贊、關(guān)注!歡迎發(fā)表不同看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