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學習技能的評價與干預〔學習提示〕你知道嗎? 1麗麗寫作文時從來不列提綱,也不打草稿,也很少查閱相關的資料,總是想一句寫一句。每次老師布置寫作文時,她都非常難受,東湊一句,西拼一句,花很長時間也寫不出來。學生應該怎樣寫作文才能又好又快呢? 2快要期中考試了,同學們都在緊張的復習,可劉剛卻不知該復習什么。同桌看外語,他也拿出外語看幾眼。這時,老師強調語文的重點內容,他又跟著老師翻翻語文書。可當放學回家時,自己又不知干什么了。劉剛應該怎樣復習呢? 3明明與強強是同桌。每次上課時,明明都把老師講的重點內容記在單獨的筆記本上,強強卻從來不記,有時還暗自覺得明明好笑:“老師講的內容全在書上,用不著記在本子上。”強強的想法對嗎? 4張勇非常重視自己的分數,每次考試卷或作業發下來時,他總是只看分數,但從來不關心哪個地方錯了,也不加改正。張勇這樣做學習成績能提高嗎? 第一節 學習技能的評價研究表明,許多學生的學業不良是因為缺少必備的學習技能而導致的。在小學時,學生的主要學習目標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技能,如閱讀、書寫、寫作、計算等,到了中學,教師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學習技能,所以教學強調的只是掌握學科的內容與知識,如自然、歷史、文學等,不強調讓學生獨立運用學習技能去掌握這些學科知識。因而一部分中學生往往因缺乏學習技能而形成學業不良。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學習不是依靠天生的、一成不變的學習能力,而是主要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如果對學業成績差的學生不給予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指導,他們的學習成績很難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技能進行詳細、客觀的評價并系統地指導他們提高學習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測評中學生基本學習技能的測驗有很多。在測評時,教師可有選擇地單獨使用或綜合使用。另外,還可采用談話法和觀察法作為學習技能評價的輔助方法。下面介紹三種學習技能的評價測驗。 一、中學生學習方法測驗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系賴昌貴教授參考美國密歇根大學 “學與教研究中心”提供的大學生學習方法測驗和有關中學生學習方法的資料,結合我國中學教學實際,編制成了 《中學生學習方法測驗》。該測驗共有99題,其中屬于學習方法的有44題,學習能力的有29題,學習態度與習慣的有26題。整個測驗一般要求在半小時內完成。 測驗時被試應閱讀每一道題,根據題目中所敘述的內容與被試自己相符合的程度,按 A、B、C、D四個等級加以評定。A表示完全符合自己的情況,B表示大體上符合自己的情況,C表示有一些符合自己的情況,D表示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況。 題目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正向闡述問題,一種是反向闡述問題 (題目前加 “-”號的為反向問題,其余則為正向問題)。A、B、C、D四個等級答案,從正面闡述問題的得分分別為3分、2分、1分、0分;從反面闡述問題的得分分別為0分、1分、2分、3分。將所有題目的分數相加,分數越高,說明該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越好,否則相反。 二、松原達哉編制的《學習方法測驗》日本心理學家松原達哉編制的《學習方法測驗》共50個題目,采用三級記分法:是、不一定、否。其中,1、3、4、6、7、8、10、11、12、13、14、15、16、17、18、21、25、30、31、33、35、37、28、39、40、42、43、45、47、50題答 “是”得2分,答 “否”扣2分;其余問題答 “是”扣2分,答 “否”得2分,選 “不一定”時不得分。得0—30分的學生,說明學習還需非常努力;得31—45分的學生,說明學習還需努力;得46—70分的學生,說明學習方法一般;得71—85分的學生,說明學習方法良好;得86—100分的學生,說明學習方法優秀 (量表見操作指導)。 三、《影響初中生學習因素診斷問題》又稱 “中學生學習適應性測驗”,是目前在國內廣泛使用的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問卷。該問卷包括身體健康狀況、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班級人際人關系和家庭環境五個子量表。本測驗包括90個題目,每個題目有A、B、C三個備選答案。A表示 “是”,B表示 “有時是”,C表示“否”。選A得3分,選B得2分,選C得1分,得分越高說明學生學習方法越靈活、越熟練。 〔個案分析〕趙超是初二的學生了,他的學習成績始終排在班級后列。當老師問起他:“你上課是怎么聽課的?”他說:“我上課注意聽老師講課。老師讓記筆記,我就記在本子上。”放學回家寫作業的時候,他總是寫完老師留的作業便完事,從來不知道預習和復習,遇到難題也不想問老師和同學,只在那里等老師講解。盡管趙超是個聽老師話的學生,但他的成績卻一直上不來。 案例中的趙超之所以成績 “上不來”,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 學習主動性差。他一味聽老師的話,而不知道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如何,應該自學哪些內容。② 不會聽課。趙超知道上課應該注意聽講,卻不懂該怎樣有效地聽課,如理解老師的話語,跟上老師的思路,聽不清楚的地方要記下來問老師等這些學習方法,他都不會。③ 不會復習和預習。每天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就完成了當天的學習任務,其實,這是不夠的。一個學生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掌握復習和預習的方法。復習可以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彌補當天學習的疏漏。預習可以使對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作到心中有數,帶著問題去聽課,增強聽課效果。 〔操作指導〕【學習方法測驗】 仔細閱讀每一道題,肯定回答 “是”,否定回答 “否”,既不肯定又不否定則打上標記。 1課堂上所需的學習用品是否每次必帶不忘。 2是否經常遲到。 3能否堅持提前做好上學的準備。 4課堂上是否踴躍發言,積極提問。 5是否在筆記本上亂寫亂畫。 6是否愛護教科書、參考書。 7考試時是否仔細工整地回答問題。 8能否在規定的地點、時間進行學習。 9學習時間同學邀請去玩,是否欣然答應。 10坐在書桌前是否能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11學習時是否高聲朗讀教科書。 12回家后能否立即完成作業。 13回家后能否對當天的學習內容進行復習。 14能否仔細閱讀發回的考卷。 15能否及時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 16每天的學習時間是否一定。 17遇到不懂之處,是否有查閱字典、參考書的習慣。 18是否對弱科、不感興趣的學科格外努力地學習。 19游玩時間是否經常擠占學習時間。 20是否一邊看電視或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學習。 21能否認真區分游玩時間和學習時間。 22起床時間與就寢時間是否毫無規律。 23是否有一邊拿著飲料,一邊學習的習慣。 24是否經常告訴他人,晚上做了一個惡夢。 25是否談笑風生,使人發笑。 26一經批評,是否就耿耿于懷,愁眉不展。 27即便是在學習時,是否還講一些 “反正我不行”等自暴自棄的話。 28是否有憑記憶做作業的現象。 29一次考試成績不良是否總是掛念于心。 30老師不在,是否能自覺地學習。 31能否經常和老師一起游玩。 32是否說老師的壞話。 33受到老師表揚后,是否就更喜歡學校生活,并對這位老師的課也興趣倍增。 34被老師批評后,是否就厭惡學校生活,并對這位老師的課程失去興趣。 35是否一直盼望著運動會、學習匯報會。 36是否經常被老師提醒注意。 37是否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38是否定有一周的生活計劃。 39每次新學年到來,是否都能制定出新的努力目標。 40暑假、寒假能否制定出生活計劃并貫徹執行。 41是否清楚自己的強科,并對其格外努力。 42能否與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43學習上是否帶有強烈的競爭意識。 44在家里是否說同學的壞話。 45是否經常去圖書館。 46是否不愿在家學習,而經常去同學家學習。 47在學校規定的課程以外,有無其他感興趣的活動。 48是否經常訴說睡眠不足。 50學校組織活動家長是否積極參加。 ![]() 得分計算法:1,3,4,6,7,8,10,11,12,13,14,15,16,17,18,21,25,30, 31,33,35,37,38,39,40,42,43,45,47,50,以上諸題答 “是”得2分,答 “否”扣2 分。其余問題答 “是”扣2分,答 “否”得2分。不回答時不打分。得70分以上者,可堅持現有學習方法;得70分以下者,請選擇別的學習方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