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看到一個朋友說:“李教授,我是血瘀引起的子宮肌瘤,吃什么藥合適呢?”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回復,其實,血瘀跟血瘀,還是不一樣的。
今天就跟大家講講血瘀這個事兒,現代有血瘀的人真的太多了,大多數人都需要活血化瘀。那什么是血瘀體質?它有哪些表現呢?
女性朋友可以從月經來看,經量少顏色偏暗,或者有痛經,經血有血塊等。如果你實在搞不清楚,看下舌頭底下,如果是青筋明顯的話,那就是血瘀體質。青筋越粗,說明血瘀越嚴重。
血瘀是如何形成的?從中醫辨證角度來分,可以分成這四種原因:
第一種,氣虛成血瘀。氣為血之帥,氣的能量不足,推不動血液運行,逐漸形成血瘀。這種情況老年人最多見,中風后遺癥也是這種。
第二種,氣滯成血瘀。氣堵住了,無法帶領血液流動,形成血瘀。這種常出現在女性身上,肝氣郁結形成血瘀,所以出現經前綜合征,暴躁易怒、乳房脹痛,還會出現痛經,有暗紅色血塊。
第三種,寒凝成血瘀。寒則凝,凝則滯,滯則不通,天氣寒冷會結冰,身體寒冷容易出現血瘀。有些女性就是因為腰腹寒涼,導致經血淤堵,形成的痛經。
第四種,痰濕成血瘀。痰濕重的人,血液里面的油脂垃圾增多,就形成血瘀了。這種類型的血瘀往往是身體肥胖的這群人,也就是體內痰濕偏多的油膩胖胖。
所以,不是所有的血瘀體質,都可以吃同一種中藥來調理,就像同樣是血瘀引起的子宮肌瘤,方子可能會差別很大。
之前有一個患者,王女士,今年33歲,她有一個朋友找我看診好的,也讓她來找到我,她的報告單顯示,多發性子宮肌瘤已經6.7cm了,還有多乳腺結節1.2cm,現在想要個二胎,因為這個備孕也是一直困難。
她的癥狀就是比較明顯,痛經非常的嚴重,經常痛的睡不著,經血發黑,會有很多血塊,已經做過兩次肌瘤手術了,這次實在不想手術,我看了具體情況,雖然達到手術標準,但是還可以中藥調理的。
了解了一下患者情況,王女士平時脾氣好,有什么事情總是憋在心里面,我問診她的情況后,給她開了一個方子,可以簡單給大家分享:桃仁、紅花、當歸、芍藥、三棱、莪術、地黃、陳皮、半夏、茯苓、當歸、甘草。
給她開的方子是既能活血,又能化痰的方子——雙合湯,再此基礎上加減。在她用了有2個周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說現在情況是明顯好轉很多,后繼續給她調整方子,想去復查一下,去復查這次肌瘤縮小2公分左右,乳腺結節也縮小了0.3cm,再此方子上又繼續給調整方子,給加了黃芪、補氣益血。繼續服用了一段時間,子宮肌瘤和乳腺結節都消失了。
其實給開的一個方子,也是根據情況辨證用方。
活血化瘀:桃仁、紅花
桃仁、紅花其實這倆位是經常用到的活血化瘀的中藥,臨床上很多瘀血病癥都是可以用的,
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的諸多逐瘀湯,諸如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等都是用桃仁、紅花來化瘀的。
其中,桃仁甘甜之中帶有些許苦味,性平,主入心肝血分,善泄血分之壅滯,
紅花辛散溫通,既善活血通經,又長于化瘀止痛,為治療心腹瘀阻疼痛之常用藥。
此外,紅花還兼具活血化斑之效,多用于血熱淤滯所致的斑疹紫暗。
養血和血: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
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實為血中之氣藥,又為治療血虛之要藥。
但凡是血虛而不能行,血瘀而不能通等問題,都可以用當歸來改善,芍藥有分白芍、赤芍,均入肝經血分,功善養血調經,然而,白芍偏于養血,赤芍偏于瀉熱,
是故,血虛者當用白芍,在患者體質不錯的情況先瀉實、后補虛,如果體質本身就差,這個時候要一邊攻一邊補,調理的效果會更好,而且另一方面改善患者體質,防止復發。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