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分三部右三關,上中下指相排定。
食指診知上部疴,少陰太陽心經病。
中指參通中部玄,厥陰少陽肝膽癥。
名指詳明下部源,少陰腎經膀胱病。
右鳧右脈右邊排,風關氣關命關定。
左手食指按風關,肺與大腸于斯應。
中指從來診氣關,脾病胃疴由此定。
名指診破命關玄,厥陰包絡三焦病。
此渭陰陽十二經,診者消詳心手應,
浮沉滑澀仔細評,外感內傷斟酌定,
饑飽勞役辨重輕,風寒暑濕分衰盛,
關部若能指下明,諸疾無差醫藥應。
察色欲知寒暑癥,四百四病唇中定。
金關玉戶兩邊排,內應心肝脾肺腎。
舌色應心應小腸,少陰太陽兩經癥。
陷中左竅號金關,厥陰少陽肝膽應。
舌傍右竅屬陽明,肺與大腸于斯定。
排齒周圍屬腎經,更兼太陽膀胱癥。
陽明太陰唇上觀,察者能知脾胃病。
此謂醫經驗病方,智者消詳斟酌認。
六腑三焦定盛衰,八邪九病分輕重。
察色若能關戶明,諸疾無差醫藥應。
脈跳如弦下手知,一息三至號平宜。
陰陽色脈俱相應,再加一至更無虞。
舌如蓮色鮮明潤,唇似桃花色更輝。
四肢輕健行無澀,糞潤尿清睛不迷。
皮毛光彩精神態,鼻氣溫和來往隨。
頭尾不動后蹄歇,四季如斯百病無。
口腥舌穢無顏色,形狀離常脈部殊。
鼻流膿涕連聲嗽,皮毛焦燥瘦羸輸。
頭眩耳耷精神少,四肢倦怠步行遲。
面浮鼻腫雙睛閉,腹細腰弓喘息微。
四百四病依章典,八百八治按經書。
天有五星辰宿位,馬有五臟立身軀。
肝屬震宮甲乙木,三斤十二似荷垂。
肝盛目赤多眵淚,肝熱睛昏翳膜瘀。
肝風眼爛生壅肉,肝冷流淚水淋珠。
肝危眼腫頭垂地,肝虛目閉腿難移。
唇青目瞪肝經絕,力敗筋輸肝木虧。
心屬南方丙丁位,貴為帝王膈前居。
心熱舌干多吐沫,心攻唇口遍瘡痍。
心虛無事多驚恐,心痛顛狂腳步蹊。
心黃獲緊逢人咬,心寒吐水膈中回。
心有七竅通于舌,玉戶金關能潤滋。
舌如煮豆心經死,汗出如油心血危。
肺為丞相庚辛位,不受風邪膈上居。
肺壅鼻中饒清涕,肺熱連崆鼻噴脂。
肺風擺頭多鼻咋,肺寒白沫口中垂。
肺毒藏身毛退落,肺勞遍體發瘡痍。
肺嗓氣抽金部敗,鼻中血出肺金危。
腎屬北方壬癸水。膀胱為腑號津液。(www.guayunfan.com)
腎壅耳聾難聽事,腎虛腿腫步行遲。
腎熱耳根黃腫起,腎冷拖腰腳不移。
腎傷牙齒頻咬動,腎虧骨痿瘦尪羸。
垂縷不收壬癸敗,趿胯拖腰腎水虧。
脾無正形分四季,脾弱唇蹇草料稀。
脾衰吐草饒翻胃,脾虛面腫鼻如肥。
脾寒身顫毛如刺,脾熱唇焦肉漸虧。
脾不磨時草不化,脾黃起臥喘微微。
頭低眼腫脾經敗,肉瘦毛長戊已虛。
五臟相傳于外應,陰陽衰盛說須知。
陽盛生黃多腫毒,陰盛多癰遍發疽。
陽虛兩目流清淚,陰虛腿腫步難移。
熱盛生風冷生氣,饑飽風寒勞役拘。
暑傷六腑風傷脾,役傷風部瘦傷脂。
寒傷腰胯饑傷肉,行傷筋骨立傷蹄。
勞傷心血濕傷腎,飽傷五臟困傷脾。
遠來飽草多傷胃,乘饑喂急臟先虧。
料后飲多偏令結,空腸過飲瀉無疑。
驟行飲急先傷肺,卸鞍帶汗甚虧皮。
伏雨苦淋秋有疾,霜宵久露肉偏輸。
酒糟喂久能揩擦,火炭熱睡燥皮毛。
迎風飽飲饒啌嗽,濕傷久臥腿難移。
熱料充腸偏燥尾,水潭苦浴腎多虧。
老衰勤洗生癱瘓,凍草饑飡胃必輸。
熱盛喘粗心肺壅,蹇唇似笑冷傷脾。
咬鑿低頭心有痛,收腰不起腎經虧。
急起急臥脾經痛,口吐清涎胃冷虛。
蹲腰踏地尿胞轉,擺尾伸腰痛可知。
回頭虛頁腹腸中痛,氣虛臟冷腹如雷。
跑胸咬肊關前結,鼻膿腥臭肺經虧。
百脈閉塞心黃起,肺心壅極腎抽蹄。
傷肥肉重主腲腿,咳逆喘急變瘡痍。
血瘀不通成黑汗,料傷過度臟黃瘀。
糞泥立久偏生漏,遠驟無牽血注蹄。
久渴空心過飲濁,毛焦消瘦水停臍。
硝石餓飡生木腎,羽毛誤食嗽聲催。
草飽水中休令驟,膘肥下嶺不宜騎。
遠來有汗休教飲,系拴莫近巷檐堤。
汗息去鞍停卸轡,寒暑無侵諸疾愈。
八十一難師皇論,七十二汗圣賢書。
三十六點兼蹄痛,二十四毒腫黃痍。
五絕三危十二腫,醫工仔細用心推。
色察口中須細意,脈憑指下要精微。
唇青似靛春須夭,舌赤如砂夏必虧。
白如枯骨秋無治,黑似炲煤冬不醫。
鳧脈診來如雀啄,一息一動死須知。
忽來忽去無接續,亂如毫發入幽居。
牽行似醉無高下,目瞪看人亦似癡。
見此病源休妄作,諸方揀盡莫能愈,
經書之內分明說,圣人法則古今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