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老師
績效目標體系該如何建立,有哪些步驟,又有哪些方法?優點和弊端又是什么?
國內民營企業翹楚華為的績效目標管理體系又是如何搭建的,請看本文分解
1)步驟1:確定企業戰略目標
是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所要達到的市場競爭地位和管理績效的目標,包括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總體規模、競爭能力、分解能力、市場分額、收入和盈利增長率、投資回收率以及企業形象等。沒有穩固的戰略,關鍵績效領域和關鍵績效指標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因此,明確的戰略目標是企業戰略有效實施的前提。
|正確理解公司目標,并向下傳達;
|制定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檢驗目標與上級是否一致
|列出可能遇到的問題或阻礙,找出相應解決方案
|列出實現目標所需要的技術和授權
|列出達到目標所需的合作對象和外部資源
|確定目標完成日期
2)步驟2:確定公司業務重點
可以采用魚骨圖法進行分解分析
魚骨圖法
3)步驟3 :確定KPI
什么是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關鍵績效指標,是衡量企業戰略實施效果的關鍵指標。其目的是將企業戰略轉化為內部和活動,建立一種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取得高效益的機制。
傳統財務指標的局限性
只反映短期績效,不反映長期績效
只反映最終結果,不反映關鍵過程
只從財務角度度量績效,而沒有從客戶角度度量績效
不能明確地將企業戰略轉為內部過程和活動
KPI與傳統財務指標的聯系與區別
盡量采用財務指標反映最終結果
按照企業戰略有選擇地采用財務指標牽引所期望的行為和結果
盡量簡化,構成考核指標的最小集合
不僅考核最終結果,而且考核關鍵流程
如何設計KPI?
1)外向導向法——標桿基準法(Benchmarking)
優點:幫助企業明確目標,認清差距,以更好的確定重點工作和改進方向
缺點:各企業所處發展階段、自身狀況、面臨環境等不同,不可一味模仿
2)內部導向法——基于企業愿景與戰略的成功關鍵設計法(Key Success Factors
企業基于自身優劣或愿景目標而建立的指標體系,它強力支撐組織愿景、價值觀的實現,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并導致企業運營流程的優化
因素分析法
流程分析法
3)綜合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企業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的均衡原則旨在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財務與客戶之間的平衡
財務——收入、利潤
客戶——客戶滿意度
結果和關鍵過程之間的平衡
成果——利潤、市場占有率
過程——新產品開發投資、員工培訓
內部與外部之間的平衡
外部——客戶與股東
內部——流程和員工
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之間的平衡
短期——利潤
長期——客戶滿意度、員工培訓成本和次數
總結:
當下盛行的KPI績效考核模式,其實更適合作為評價性工具,因此,將KPI與局部薪酬掛鉤的傳統作法,通過一些浮動、激勵,雖然具有一定的正面價值,但意義并不大,持續向上的動力不足,成功率非常有限,多數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廢。
采用傳統的KPI模式,以扣罰為主,每月都會 被扣多少錢,員工缺乏向上的空間;
此點來說中小企業更建議采用KSF這種更具激勵性的薪酬績效模式,KSF講究員工與公司利益的趨同,不設置高要求,激發員工積極主動為自己而做,實現員工自我加薪又不增加公司成本的一種方法;(有興趣可以私信與作者交流)
步驟4:KPI層層分解落實,建立公司KPI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