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于此取泥洹
……
一聲唱誦
劃破初曉的靜寂
拉開寺院365天日日不斷的鐘音
晨鐘暮鼓
就此
開啟
叩響晨鐘
鐘聲 悠遠寧靜
凌晨三點半
鐘樓的燈光
在流云的掩映下更為明亮
一位僧人
穿袍搭衣
行至佛前 合掌長跪
至誠祈禱
愿此鐘聲超法界
鐵圍幽暗悉皆聞
聞塵清凈證圓通
一切眾生成正覺
輕拈衣角
拾級而上
雙臂輕敲
洪鐘一叩 寶偈高吟
上徹天堂
下通地府
上祝諸佛菩薩 光照乾坤
下資法界眾生 同入一乘
一襲袈裟 一縷梵唱
聲聲鐘響
仿佛
穿梭時空
前世 今生 來世
鐘聲
悠遠 寧靜
久久回落在山谷
傳遞佛陀穿越千年的力量
和對眾生無盡的慈悲
仿佛在告訴人們
世間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閑事
那些年,你聽過的鐘聲
聞鐘聲 煩惱輕 離地獄 出火坑
三界四生之內 各免輪回
九幽十類之中 悉離苦海
五風十雨
免遭饑饉之年
南無東郊
俱瞻堯舜之日
干戈永息 甲馬休征 陣敗傷亡
俱生凈土
叩鐘偈 僅看唱詞就覺得很美
一句愿文 一下鐘聲
一聲佛號 一下鐘聲
余韻悠遠
……
娑婆世界
以音聲作佛事
叢林法器 唯大鐘為第一
以其發瞆振聾 啟人天之耳目
通幽徹顯 實惡趣之救援
——印光大師
《付法藏傳》記載了一個有關音聲的故事:
月支國王,與安息國戰,殺九億人。生前征伐不已,為臣民所弒。死后生大海中,為千頭魚,劍輪斫頭,痛苦不堪,有羅漢為鳴犍椎,苦痛止息。
犍椎,意為“聲鳴”,指寺院中的木魚、鐘、磬之類。
相傳,梁武帝見到地獄眾生的種種凄慘苦相,大驚。遂下詔天下寺院,擊鐘時要舒緩其聲。
“鐘聲可使地獄眾生暫免受苦”,寶志禪師說。
關于極樂寺的鐘聲,也有很多美麗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寺院每天都有五六個穿著新潮的年輕人,凌晨三點的時候,聚集在天王殿廣場打坐,個個神情專注,默然不語。
法師覺得奇怪,問他們是來做什么的。這么早來到寺里。
他們說,我們是來聽梵唄的。
古今鐘聲
萬籟此都寂 但余鐘磬音
試覽古今,
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鐘聲下
駐足、有所覺悟?
鐘聲余音裊裊 悠揚回落
若斷若續 渾沌窈渺 莫辨宮商
聞之撞鐘
大聲已去 余音復來
悠揚宛轉
——宋人王偁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 但余鐘磬音
——王維
晨鐘回響
山河大地即是如來
記得剛來寺院的時候
一下子就被鐘聲吸引
每天早上都要三點多起來
走上鐘樓
到地藏菩薩像前
聆聽這清凈悠揚的法音
108次叩擊 象征著斷除人的108種煩惱
108次鐘聲敲響
我和我的同行們
開始一天的叢林生活
再一次回到佛前
叩拜
愿以音聲作佛事
讓見聞覺知到的眾生
在無限生命里 不管有多遠
都能夠拉著佛陀的手
一起成佛
永不言棄
洪鐘
大叩響徹云霄
我們都是紅塵中的行者
都需要有一座洪鐘
叩醒心頭的迷思
不再困守圍城
問一生汝今哪里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回頭是岸
讓我們聆聽
心靈的鐘聲,開始覺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