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我們總是希望將最好的都給孩子,給他最真心的呵護,最貼心的保護,最耐心的養護。不忍心看他哭,不愿意看他鬧。因此,即便再累也會毫無保留的付出,用所謂的母愛陪伴他的成長。然而,有些時候,過于泛濫的母愛并不是真愛,他只會讓你忽視孩子所具有的“超能力”,從而讓一個潛在的乖寶寶真的就變成了讓人心力交瘁的“難養型”寶寶。
還記得在月子里的時候,滿心期待的乖寶寶沒有出現,反而是精神十足,夜醒無數,醒來哭鬧的“熬人寶”,那時候月嫂告訴我,帶了這么多孩子,我家的是最難帶的一個,沒有一個是這么精神的。那時的我內心是崩潰的,不敢想象未來的日子該怎么辦。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他其實也是個天使寶寶,只是我了解他太晚了。兩個多月了,他正一天天的成長為一個極少哭鬧,極少要抱,哄哄便能入睡的乖寶寶。雖然也有夜醒,定時哭鬧,但是卻在一天天變好。
及早分床,寶寶也能獨立睡眠
顯示大圖
獨立、性格、分床
嬰兒床被很多人視為雞肋,覺得寶寶不睡在上面,買了也是浪費;又或者睡在嬰兒床里,不方便哺乳。仔細想想,寶寶從降生那一刻便被放置在單獨的小車里,獨自入睡,為何一回家就要同媽媽一起睡呢?究竟是寶寶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寶寶。月子里,月嫂和老公都以孩子太小為由不讓我使用嬰兒床,為此我很是擔憂,怕以后他真就不睡了。于是出了月子,我便要求月嫂將他放置在嬰兒床培養入睡,事實并沒有想象那么糟嘛,他沒有哭鬧,只是夜醒照顧起來有些不方便而已,堅持堅持就習慣了,畢竟,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后的方便。
現在寶寶已經在嬰兒床里面睡了一個多月了,漸漸的,他知道躺在小床蓋上小被就該睡覺了。都說現在培養孩子的是習慣,而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意識的培養,寶寶一定知道他其實也有屬于自己的小窩。
不要因為不方便而放棄嬰兒床,等過了3個月想讓他回去就難了,是所謂的母愛讓寶寶習慣了必須擁有媽媽,而不是獨立的睡眠空間。
少些奶睡,寶寶也能自主入睡
月子期間,為了讓寶寶趕緊入睡,月嫂總是讓我躺著奶睡,一開始我覺得挺好,寶寶確實很快就睡下了,可是漸漸的我開始抵觸這種做法了。一方面是我實在是讓他吸的難受,我睡不好就算了,主要是寶寶易發生窒息,心中難免有所顧忌;另一方面,隨著各種育兒知識的攝取,我知道奶睡是一種不良習慣,以后戒掉會很麻煩,所以我十分抵觸。
奶睡、自主入睡
終于在某一天晚上,好脾氣的我爆發了,拒絕奶睡,要吃好好吃,從那以后再也沒有過躺著喂,寶寶抱著喂依舊可以安然入睡。在月嫂走后的一天晚上,困頓不堪加上胳膊受涼實在抱不起10多斤的娃,于是就讓他在我身旁躺下了,然而奇跡發生了,他居然晚上連續3天都是自己入睡了,之后我就意識到寶寶可以自主入睡。于是在之后的幾天,我喂完寶寶后,在他清醒時刻意地將他放在小床上,他自己玩玩的就睡了。偶爾哭泣,抱起來安撫再放下,就這樣入睡問題在不經意間解決了。之前的落地醒也好,奶睡也罷,再也沒發生過,除非寶寶餓了。
因此,我意識到,有的寶寶也許有自主入睡的能力,只是我們覺得他們太小需要哄而將他們這種能力忽視了,從他們一出生,我們便習慣性的抱著安撫,喝奶哄睡,漸漸的將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變成了后期的不良習慣。
抱睡、哄睡
少些頻繁喂養,寶寶也能養成良好作息
剛出生的寶寶除了吃就是睡,每天各種吃吃吃,媽媽很累,休息不好,寶寶也無法進入深度睡眠也休息不好。記得看網上專家說3個月內的寶寶要按需哺乳,無需按時哺乳,最開始我也這么安慰自己,寶寶還太小。可是通過最近的實踐我發現,減少喂養次數,延長喂養時間,養成定時喂養是有可能實現的,也是有好處的。喝的次數少了,尿的少了,睡得好了,媽媽也輕松不少,何樂而不為呢。
少用“哭聲免疫”,寶寶也能乖乖玩耍
網上有個“哭聲免疫”法,在他最初鬧覺哭鬧時我也想嘗試過,但是放棄了,因為我害怕他養成一種意識,只有大聲哭才會有人抱。因此,我采取的是及時安撫法,滿足他的需要,讓他充分感受到安全感。現在他吃飽喝足后玩的美美的,即便是玩累了,或是鬧覺了,都是吭嘰幾聲,極少大聲哭泣。
多些嘗試,寶寶也能少些挑剔
月子里,由于奶少不得不加奶粉進行混合喂養,因此出院沒幾天便用了奶瓶,月嫂說還好你家寶寶不挑,也還好用的及時,有的寶寶不用奶瓶。我原以為是天生的,可是與同事聊天中我發現,她家寶寶就因為3個月內一直母乳,導致7個月了不會用奶瓶,喂水喂輔食成了大難題。所以,不要因為與生俱來的母愛,而放棄了其他嘗試,覺得充分喝母乳就是對他最大的愛護。
天使、寶寶
每一個寶寶都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小天使,他們有著屬于他們的超能力,有著屬于他們特有的脾氣性格,只要我們多些耐心,多些細心,用積極的心態去發現他們的美好,去發掘他們的潛能,我相信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寶寶。
寶媽們一起加油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