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生 事例二
03年,我在縣城教書,接手的班里有一個男生,矮個,默默無語,常上課睡覺,特別是常常曠課。班額大,80人的班級,每天總有幾個學生曠課,班主任的工作壓力特別大。這個學生,在班級并不調皮搗蛋,就是作業拖拉、不認真,老師批評后就認真幾天。發現幾次曠課后,找他談話,保證不再曠課。幾天后又發現曠課,再談話。并在作文評語中激勵他,因為我發現他是正直的孩子,我很想拉他一把。反復幾次后,其他同學告知,可能他是去網吧了。網吧,那時在縣城是新鮮事物,一些孩子被吸引耽誤了學業。我就通知家長來,父母是煤礦工人,知道孩子戀網。三方談話,學生寫下保證書,家長感謝老師并請老師多關心。他見了也是幾分親切,幾分害怕。他堅持了兩個多星期,又開始曠課,我到幾個網吧去找了幾次,只有一次找到。問他在網上干什么,說就是看看新聞、軍事什么的,也不太打游戲、聊天。我不太相信他的話,認為是迷上了網游。就再聯系家長。第三次聯系家長時就讓保證“如果再曠課就離開班級,退學”,學生、家長都簽了字。他對我的親切就沒了。假后新學期,又發現曠課,我就放棄勸說了,直接讓家長領走,家長不同意,找校長,我讓校長看了保證書與班級記錄,校長說再給次機會吧。學生就怕我,有怨恨眼光。家長還送禮,給我孩子買了一身衣服,不過我還是生氣,抱怨校長不支持,家長言而無信。家長就在校外租房,陪著、盯著,天天接送。后來這學生又再曠課,我就不追追著問了。他病了,我買了母雞去看他,家長說,看看,老師還是關心你的,并不是不理你,你不能再讓老師費心了。其實,我是去還禮的,不想欠他家的東西,內心里已經對他、對家長放棄了。后來這學生在高三時參軍走了,走時,家長感謝,我感到輕松,學生冷漠。學生的親近,我對師生分離的一貫的依戀不舍,這些感情都沒有了。
這個案例,我是付出了相當多的精力與手段,也有收獲,這個學生沒出事、學下來了,但我總覺得是失敗的。
愛學生要有恒心、耐心。改變缺點,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二蹴而就的,應允許反復。我后來失去了耐心,產生了厭惡感,實質是我的愛心還不夠。畢竟他是學生,未成年人,他也想改,只是堅持不久。
愛學生要深入學生。如果我當時再深入了解他曠課后的“愛好”,就會發現,正直的他可能真是喜愛軍事,那摩我倆還有相同的愛好,我也許就能從這里找到更好地激勵他勤學奮進的突破口。但我當時生活壓力極大,工作是借調、職務丟了,孩子轉學要交借讀費,幫媳婦找活,買房的欠款更是無形的大壓力,因此我自己的愛好都沒時間和精力去愛好了,哪還能潛入學生的愛好,能幾次去網吧找他就已經盡心盡力了,我還怕被老板發現打一頓呢。
學校、政府要給老師提供全身心的投入教書育人的條件。理由見上。
要多學點心理學。后來我進修了心理學,知道行為矯正有個過程性,我當時如果讓他記錄下曠課、去網吧的次數、時長,并從不斷減少的數據來激發他改正不良習慣,可能效果就好了。我當時想的方法措施是壓制的管理手段,而不是行為矯正的心理疏導方法,原因還是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不完整。
不放棄每一生。再犯錯誤,也是犯錯誤的學生,老師還有責任去擔當。要從學生一輩子成長的角度、從家長培養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多原諒,多往前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