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江南。
煙雨的江南,丁香的江南,畫船聽雨、閑夢梅熟、人語斷橋邊的江南,今生有幸江南去,縱是身死不言歸的江南。
對江南的印象,是宋時的畫,唐朝的詩。
粉墻黛瓦,水繞橋橫,江雨霏霏,烏篷搖夢。無處不在的,我的,江南。斷橋仍在,烏衣巷仍在,楓橋的鐘聲仍在,唱晚的漁歌仍在,二十四橋的明月仍在,歷史文化的積淀仍在。
置身于江南,總疑是走進夢里畫里詩里。
江南的山,淡淡的,猶如宣紙上暈開的水墨,只淡淡的一痕。
駐足凝望之際,幾乎不敢相信,這顯著江南的風骨,也顯著綿長的歲月里的不老的素顏,竟然存在于紛紛擾擾的塵間。
思緒里的浮華枯澀,慢慢沉淀,隔絕了俗事千千。
江南的水,三分靈動,七分悠然。
山水一般閑時,你可以倚舟憑欄,獨享一份視覺的盛宴;你可以看江水泱泱,千帆如云去來;你可以采一捧菱角,載一船星輝,放一聲歌喉;你還可以在明月橋邊,亦或煙雨的樓臺,靜靜地看柔柔的波、曲曲的影,或者輕聲呼喊,一朵紅芍的名字。
夢入江南煙水路。
夢里,飛的,依然是煙雨;多情的,仍然是江南。
傳承琵琶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