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年級后,很多家長會忽然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突然下降很多——
一、二年級時,語文基本可以考滿分,但是到三年級后,分數浮動大,考滿分幾乎不可能。其實,仔細分析試卷,會發現,除了前面的課內知識以外,閱讀理解和作文是失分的“重災區”。
一份試卷分為三大部分:
1、書本知識
包括語文書里的字、詞、句、篇
2、閱讀理解
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3、寫作
【書本知識】是最好得分的地方。
在日常的學習和復習中,牢牢背誦詩句,辨析字音字形等,把書本知識消化透。第一部分想得滿分很簡單。中高年級,在這一塊盡量不要丟分。
【寫作】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多總結。掌握基本的方法。
【閱讀理解】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課內閱讀——檢閱學生對書本內容的消化程度;(認真、細心即可掌握)
課外閱讀——檢閱理解能力和做題能力。(需要掌握解題方法,學會避坑)
閱讀知識與答題技巧
【書本知識】靠大家的日常復習,【寫作】我們也一直在進行中,那么從今天開始,我們會發布一些關于【閱讀】的小積累、小策略,快加入這個學習小分隊吧!
1、閱讀答題的步驟
第一步:通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注意:不需要一字一句完全讀透,快速看一遍,知道文章大意即可。
一邊閱讀,可以一邊完成以下內容:
(1)注意看標題。對內容有個大致掌握。
(2)標自然段。方便做題,節省時間。
(3)注意文章的開頭、結尾。快速明晰文章中心。
(4)注意段落間的中心(過渡)句/段。適當做標記,明確每段主要內容。
第二步:審題,帶著問題回原文
審題時注意關鍵字、詞、句。
(1)注意字詞,果斷避坑。
例如“文中”、“近反義詞”、“對的畫?”、“聯系上下文”、“哪些”等。
(2)截取題目中的相關“詞、句”,順藤摸瓜找到對應的段落,尋找答案。
(3)做主觀題時,回讀原文,體會作者情感。
第三步:按照不同題型策略,思考后下筆
常見題型歸納:
(1)字詞解釋
(2)聯系上下文解釋句子含義
(3)賞析字詞句的作用
(4)概括文章/段落主要內容
(5)梳理文章的脈絡
(6)領悟主旨,體會情感
(7)分析人物形象
(8)感知意境
(9)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作用
(10)主觀題:交流看法或收獲
注意:作答時,注意作答完整、簡潔。
2、閱讀丟分原因
在做題時,即便自以為掌握了基本的答題策略,但依然得不到滿分,綜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審題時沒有注意關鍵詞句,掉進出題人埋的“暗坑”。
(2)審題時走馬觀花,沒有明白題目要求。
(3)理解能力偏弱,把握不到詞句的意思。
(4)提取信息的能力較差,無法從原文找答案。
(5)條理不清晰,文字組織能力差。
(6)作答不完整;缺題漏題。
(7)基本常識弱,出現知識盲區。
(8)語文基礎知識差。如標點、拼音、漢字等扣分。
3、丟分應對策略
(1)學會分析題型
·字詞解釋、問答題等,明晰題目要求。需要從原文找答案的,盡量按原話來答題。
·概括類題型。盡量找到相應的內容,仔細通讀,按照自己的理解歸納總結,不能一味抄原文。
·主觀題。盡量往正面方向回答,并一定要記得說明原因。可適當結合自身經歷、舉實例。
(2)作答要完整
·問答題一定要記得有“答”字;且注意主謂賓的使用。盡量把題目的前半部分抄進答案里,再作答。
(3)作答要清晰明了
·題目中含有多個問題時,注意分步作答,不要打亂順序。
·可用分號(;)隔開答案。也可使用小標題,讓答案更明了。
·保持細心,不要漏題。
(4)學會概括總結
在練習不同題型時,答題策略也要有側重點。注意平時的歸納總結,多練習、多歸納總結,題型自然越來越熟悉。
好啦,今天的第一部分內容就到此結束啦!
從后面開始,我們就要來逐步掌握閱讀小知識了,請保持關注吧!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快來加入我們的學習小隊吧!
好文需要分享
點“在看”把我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