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十二峪”的名稱,以下兩個版本略有差異:
第一個版本:(自東向西排列)
1、 西峪 2、桐峪 3、善車峪 4、太峪 5、麻峪 6、蒿岔峪 7、潼峪 8、蒲峪 9、杜峪 10、黃埔峪 11、仙峪 12、臺峪 13、甕峪 14、竹峪 15、大夫峪 16、柳峪 17、蔥峪 18、方山峪 19、構峪20、小夫峪 21、羅紋峪 22、太平峪(渭南) 23、石提峪 24、馬峪 25、橋峪 26、東澗峪 27、西澗峪 28、東牛峪 29、箭峪 30、黃峪 31、清峪 32、峒峪 33、道溝峪 34、流峪 35、南石峪(清河流經水陸庵)36、網峪(上游東采峪、西采峪) 37、岱峪(華山廟西) 38、湯峪(藍田) 39、庫峪 40、大峪 41、小峪 42、太乙峪 43、石貶峪 44、灃峪 45、祥峪 46、高冠峪 47、太平峪(戶縣) 48、黃柏峪 49、曲峪 50、譚峪 51、皂峪 52、澇峪 53、甘峪(戶縣) 54、耿峪 55、赤峪 56、田峪 57、就(加上山字頭)峪 58、小韓峪 59、甘峪(周至黑河)60、駱峪 61、泥峪 62、大鎮溝峪63、湯峪(眉縣) 64、遠門溝峪 65、紅河峪 66、銅峪 67、斜峪(石頭河) 68、同峪 69、伐魚峪 70、磻溪峪 71、馬尾峪 72、清水峪
第二個版本:(自東向西排列)
潼關7:西峪、桐峪、善車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華陰10:蒲峪、杜峪、黃甫峪、仙峪、甕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方山峪;
華縣6:溝峪、小夫峪、石堤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
臨渭2:箭峪、奓峪
藍田7: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扯袍峪;
長安16:庫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戶縣11: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燒柴峪、澇峪、粟裕、潭峪、甘峪
周至7: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
眉縣6:泥峪、西湯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西安附近的主要景點及路線:
1、東湯峪:位于藍田縣城西南,因和眉縣的湯峪溫泉東西相對,故稱東湯峪溫泉。東湯峪溫泉水含有鉀、鎂、鐵、鈣、碘等多種元素。出水口水溫為50度左右。有促進人體組織代謝和殺菌作用,對牛皮癬、慢性濕疹等病均有較好的療效。東湯峪溫泉始于唐初,唐玄宗時大興土木,建成玉女、融雪、澈玉、濯纓等池,并賜名“大興湯院”,以后歷代修建?,F在建有湯峪療養院,供人們休息、療養和治病。
游覽的最佳時間:農歷3月3日廟會,洗桃花浴。
路線1:長安區--環山公路(向東)-翠華山口--大峪口-湯峪湖鎮(向南)-湯峪
2、庫峪: 太興山風景區。
游覽的最佳時間:春天登高鐵廟,海拔2100,一覽眾山小。
路線:長安區-杜曲-引鎮-庫峪鄉;路線:環山路--楊莊--岔路口向左。
3、大峪:最寬的一條峪,公路直通進去,公路兩邊有許多的景點。到達天賜頂上可欣賞到近200畝面積的高山草墊的獨特地貌。
游覽的最佳時間:意念四季軍相宜。
路線:長安區-杜曲-引鎮-大峪 ;路線:長安區- 環山公路- 大峪
4、白道峪:嘉午臺風景區,在三個峪的交匯地段。處于大峪和小峪之間。
路線:長安區- 環山公路- 小峪口-白道峪
5、小峪:一條小峪河潺潺而流,河床中大大小的鵝卵石很美,潭水清澈碧綠,民風純樸,四季分明。
游覽的最佳時間:7、8月小峪玩水。
路線:環山公路-王莽鄉路口--向南5KM小峪水庫--進山7KM沙土路--柳金坪。
6、石砭峪:石砭峪水庫景區。
游覽的最佳時間:10月初秋色最美。
路線:長安區--環山公路-子午鎮-石砭峪
7、蛟峪:二郎山景區,傳說二郎擔山追日故事的發祥地。景區有瀑布,二郎擔眼。
蛟峪 路線:長安區--環山公路-太乙宮繼續向東-蛟峪 。
游覽的最佳時間:初夏賞綠,秋天觀瀑。
8、太乙峪: 傳漢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宮,谷隨宮名。
太乙峪及附近爬山線路有:翠華山(甘湫池);營盤反串翠華山;南五臺-太乙峪穿越;蛟峪等;
游覽的最佳時間:意念四季適合攀登,冬天滑雪。
路線:長安區--環山公路-南五臺鎮
9、天子峪:長安縣王莊天子峪百塔寺遺址的隋代銀杏,當地鄉民視為“神樹”,過去在樹上掛滿了祈福的各色布條,已求吉祥平安,有至相寺。
游覽的最佳時間:冬日攀登,一路陽光;6月登西嶺,采摘野生的山杏。
路線:長安區--環山公路-子午鎮-171所。
10、抱龍峪:進子午鎮,向南過一橋,到航天基地。路左有一小橋,過河可穿越到天子峪,登唐王寨。順路直走,約半小時路程可見抱龍瀑布。(冬季為異常壯觀的冰瀑)。
游覽的最佳時間:夏日里巖畔聽燕語,冬季里觀賞壯觀的冰瀑。
路線:長安縣—子午鎮—抱龍峪
11、子午峪: 入口不久南豆角村頭油一顆高大的古樹,樹下中可見一佛頭,高約1.5米,是后羿像。
游覽的最佳時間:最合適一天的穿越活動,一年四季均佳;秋天采摘核桃和板栗。
子午峪穿越路線1:子午峪口-七里坪-土地梁-碌碡坪-棗兒嶺(他二嬸農家附近)-灃峪口出來;子午峪穿越路線2:灃峪口石峽溝進山--可直接至七里坪--至土地梁--碌碡坪--棗兒嶺--超限檢查站南口處--G210。
子午峪穿越路線3:子午峪口-韓國寺-發射塔--土地梁-碌碡坪-棗兒嶺(他二嬸農家附近)-灃峪口出來;
子午峪穿越路線4:子午峪口-七里坪-土地梁-碌碡坪-皇峪--野生動物園出來;
路線:長安區-子午大道(向西)--子午峪
12、皇峪、黃埔峪、白石峪: 三條峪都在野生動物園附近。
13、灃峪:分水嶺:從灃峪口上山,順公路直上,34公里,到達秦嶺頂,俗稱分水嶺。
幾個關鍵點要記?。豪鑸@坪:你才剛開始。青崗樹:你差不多走了一半多。雞窩子:還有4公里,但你可能要一個小時才能上去。
游覽的最佳時間:秋天,10月份登高觀秦嶺秋色。
還有黎元坪(春冬適合攀登,路安全)、石峽溝(春冬適合攀登,路安全)、喂子坪(春冬適合攀登,路安全)、九龍潭(春花夏瀑秋色)、小壩溝(9月底到10月中賞秋色)、大壩溝(9月底到10月中賞秋色)、蛤蟆溝(7、8月賞三級百米瀑布)、高山草甸(5月初賞杜鵑,10月初賞紅果夾,夏日露營)
路線:環山公路-灃峪口(向南)-灃峪
14、祥峪: 祥峪森林公園,位于秦嶺北麓的祥峪溝內,屬長安縣祥峪鄉祥峪村興辦,是陜西惟一的民營森林公園。
游祥峪森林公園,可在西安市汽車站、南門廣場乘車,沿西灃一級公路,至灃峪口向西6公里,進祥峪即到。園內現有祥峪度假山莊、清水山莊、游泳池、養蛇場等,可提供多種旅游服務。
游覽的最佳時間:春天賞花。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向西)--祥峪(路牌指示)
15、高冠峪: 因[高冠峪]兩側有一高聳的秀峰,形似巨人,頭戴高帽,故被稱為[高冠峪],有高冠瀑布。唐代詩人岑參曾在此建造別墅,寫詩描繪瀑布:"崖口懸布流,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游覽的最佳時間:四季景色不同,道路好,適合任何時候攀登。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向西)--高冠峪-[高冠瀑布]
16、太平峪:太平峪由隋朝皇帝建太平宮得名,峪中山水景觀奇特,是唐王朝觀花避暑的山水樂園。園內有蒼勁古老的落葉松原始森林、頂風傲雪的紅樺純林、紫荊花春開如潮。
有太平峪森林公園,東寺溝、西寺溝,萬華山風景區。
游覽的最佳時間:4月賞紫荊花,5月賞杜鵑花,10月觀秋色。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向西)--太平峪。
17、紫閣峪: 紫閣峪是太平峪東邊一個山口,內有敬德塔,是埋藏玄奘遺骸的地方。
路線:從亞健高爾夫球場向西約2km,橋東有進山的路,順路直向南走,即是紫閣峪,途中需交費5元,到達寶林寺遺址處,草叢中可見古鐘一口,向上為石頭路,推車難行,再行約500米,右邊有一小路,上山可到敬德塔。如再向前走,可見兩個瀑布。
18、甘峪 : 甘峪位戶縣西南30里之白廟鄉,峪口田疇青綠,峪內水庫波藍。溪河交流北去,山高對峙遼遠,人家幾戶野豬坪,閑云無際首陽山。
19、皂峪:皂峪位于戶縣石井鄉[阿姑泉牡丹園]之西,因水景聞名.旁邊有[竹峪]
距西安約50公里左右
20、曲峪:隸屬戶縣轄區 。蓮花山在曲峪深處,因山頭頗似蓮花得名。海拔約1700米。從曲峪口進入,登臨將軍山,俯瞰大小石峽,拜謁瓦崗廟老君庵,途經金龍峪,過古棧道,拔高蓮花山。一路峰巒如聚,水波含冰,古廟棧道,風云際幻,人文山水,雀鳥婉轉,健行拔高,意氣風發,高處吶喊,動地撼天。
21、駱峪:駱峪鄉位于周至縣城南15公里。因環境優雅,風光秀麗,歷史王朝在這里先后修筑了各類廟觀十余處,形成廟觀群集的三教圣地。西駱峪水庫,碧波蕩漾,風景宜人。
隸屬于周至縣
22、神峪: 神峪寺溝位于[白鹿塬]西北坡下,古稱神峪,總長12公里。唐代稱上游黑龍潭和黃龍潭為神峪甘泉。清《關中勝跡圖志》載唐時以神策軍禁守,以駱駝運水大明宮。",《咸寧縣志》記載:武則天在此建資圣寺,俗稱神峪寺。
附近景點:[白鹿塬][黃巢堡森林公園][鯨魚溝]
23、仙峪:仙峪又名車箱谷,在華山峪西,與華山峪僅一嶺之隔,傳說古時黃初平、黃初起兄弟在此牧羊成仙,故而得名。仙峪深五十余里,峪道窄狹清幽,山路崎嶇蜿蜓,河流湍急。山石險峻,多處路段鑿崖架棧凌空通過。進峪五里處,有斜嶺橫阻,令人有谷盡路絕之感,然越嶺橫度,又不能不平添一種柳暗花明的情趣。
24、華山峪:華山峪也叫華峪,是華山風景勝區的中心峪谷。峪道多曲,寬窄變化較大,兩側峻峰林立,壑奇崖秀,林草繁盛。主峰矗立其南,澗水穿行其中,是華山景區各峪谷中景觀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的峪谷。歷代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記賦、墨寶丹珠以及他們在繪山活動的蹤跡和趣事軼聞,人文景觀不斷增多。這就是使華山峪成為自然景觀記述,也都以華山峪為主,傳衍年久,華山峪甚至成了華山景區的代名詞。
25、大敷峪:大敷峪在華山西三十里,又稱敷谷。今稱敷水為“夫水”,稱羅敷河為“羅夫河”,稱大敷峪為“大夫峪”。雖然是用字上的謬誤,但已約定俗成。
26、竇峪:竇峪在黃甫峪東,峪深數十里,峪道較開闊。兩邊山勢平緩,灌木叢生,出道曲折,山道曲折,河水豐盈。峪深處有山民聚集成本,屬觀北鄉所轄。峪西側嶺巔有王刁三洞,神話傳說將其渲染得非常神奇,舊時常有人由此峪登嶺朝拜。峪內有峰名朝來山,高峻雄偉,山勢如同向華山行朝拜之禮的大臣,故名。
27、黃峪: 黃峪在仙峪西,峪深不足十里,兩邊山峰高峻,灌木叢生,小道蜿蜓曲折,溪水經年流淌。峪深處,有已民聚集成村,屬今五方鄉管轄。山民所居處較為開闊,臺田疊摞,果木成林。但淺山處淙淙流淌的溪水卻在此銷聲匿跡。故山民飲水十分困難,只好逐年遷往山外。峪內有金錢豹、刺猬、獾等野生動物。山民移居后,可望通過封山育林而成為華陰的林木基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區
28、東溝:東溝在仙峪河北頭之北,是仙峪通往甕峪的一個溝岔,也是白缺寺景觀的所在地。溝雖在仙峪澗西,但站在甕峪的位置,是為東溝,仙峪人也便順其自然,稱其東溝。溝深數里,靠山根處布滿臺田,田畔茅廬幾間,為山民居所。溝西邊翠峰聳立,灌木叢生,夏綠秋紅,甚為秀麗。沿林人命小徑蜿蜓西上,翻越嶺脊,就到了甕峪沒門岔溝。站嶺頭四望,千山連綿,一望無際,林木蒼莽,白云低回,白缺寺洞石歷歷在目,溝坡下山民茅舍炊煙裊裊,一種遠離喧囂、置身世外的感覺油然而生。
29、文仙峪:文仙峪在華山峪東,為一簸箕形山谷。峪不甚深,但較為開闊,曲徑蜿蜓,溪水淙淙,花草繁茂,修竹迷人,主體建筑依崖而構,背靠王猛臺,東望木公祠,西依王母宮,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站立廟門前,山外景色,一覽無余。
30、方山峪:方山峪在大敷峪西,鳳居山東。峪深二十余里,越嶺可通華陽。峪道寬闊平緩,小路崎嶇。兩側峰嶺相接,雖不甚高峻,卻也錯落有致。山坡灌木叢生,溪水終年飛流,水北出入渭,是為方山河。入峪峰回路轉十余里,有山民傍崖依水而居,屬本市敷水鎮所轄。進峪三里,東巖下有潭名白馬潭,傳說有白馬藏崖腹間,晝隱夜出,到潭邊飲水,山民時有發現。后被一商人驚嚇,馬再也沒有出現過,峪內另有白龍廟、白龍潭等景觀。
31、黃甫峪:黃甫峪(黃神谷)在華山峪之東,又名黃神谷
32、牛心峪:牛心峪在華山峪東,因峪口有一座形狀好像牛心一樣的峰頭而得名。峪深雖不足三里,但兩邊崖坡灌木叢生,芳草萋萋,常年一片青翠。澗中溪水清澈,四季不斷。
33、蒲峪: 蒲峪又稱趕蟒谷,在孟元鎮東南,是華陰境風最東邊的一條山谷,也是重要的黃金產地。峪長約四十余里,峪盡越嶺右達洛南。
34、桃峪: 桃峪在竹峪東,以崖谷遍生桃樹而得名。
35、鐵圈溝: 鐵圈溝黃甫峪在兩岔口兩分,其東一溝入口窄狹,過窄狹處漸次開闊,即為鐵圈溝。鐵圈溝南一公里處就是干秀灣,為兩崖這間南北伸延的開闊地帶。長約1500米,寬約100米,有山民聚居,舍宇依山傍水,青瓦石墻,林木田疇,皆可入畫,鳥啼泉鳴,別有情韻,是有待開發的景區之一。干秀灣有向南向東兩條小徑,南可達洛南縣境,東可通杜峪。
36、甕峪:甕峪又名泓峪,在臺峪西。峪道綿延四十余里,峪盡越嶺可達華陽川。翻峪東山脊,可到達峪腹地。峪道兩邊峰嶺起伏不斷,溝岔交錯相連。一河清流,明澈見底,高吟低唱,四季不息,自然風光甚為幽美。
37、希夷:希夷峽在華山峪五里關南石門東,古時稱云峰谷,后因宋時名隱士陳摶的尸骨放置在峽口方洞中,當地人便稱為希夷峽。
38、戲秋峽: 戲秋峽在甕峪沒門岔南,因傳說楊八姐游春時曾在兩崖系秋千戲耍而得名。此處,峪道兩邊的山峰突然靠攏,形成兩崖對峙,澗水撲克峽中穿過,飛流湍急如出石隙,氣勢非常壯觀。遙想當年,楊八姐若真的把秋千系在兩邊懸崖上,那怕她自己隨著秋千的擺動,在云霧中悠然自得,而在下面觀看的人必然是魂飛魄散了。當地群眾說,兩邊崖石上邊有楊八姐的腳窩和拴秋千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