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性情中人
○憨佗
《三國演義》里的人生智慧,多半是士大夫們的花花腸子;《水滸傳》中的弄計施巧,講的是下層民眾的江湖謀略。
行走江湖,第一是要學會做人。人說“先做人,后做事”,不會做人,事業是做不好的。《水滸傳》里有許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說人在江湖要爽,要講義氣。今天有許多人自我“標簽”道:我是個性情中人——就是說我很爽。
做個性情中人不易,《水滸傳》里性情中人多矣。比如李逵直爽,但在宋江眼里,不過是愚忠的奴才;武松直爽,可他醉打蔣門神,不過是因為管監獄的施恩好酒好菜招待他一番,于是就拔刀相助,全無是非觀念;還有,武松景陽岡上打虎后,陽谷縣令賞他個小都頭一職,武松當即跪下表決心:“若蒙恩公抬舉,小人終身受賜。”此后,縣令將在任上貪得的銀兩讓他押去東京,武松亦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
《水滸傳》里的不少英雄,皆可稱“性情中人”,也多是粗爽。李逵殺性一起,不問青紅皂白;武松不貪財色,且終身未娶,可他打架殺人,總離不開女人。十字坡和孫二娘打斗,他就勢抱住那婦人,卻把兩條腿往那婦人下半截一夾,壓在那婦人身上的動作;還有醉打蔣門神的小妾時,將他抱起再扔進酒缸的尋釁,多少有些反常的情緒。
可見做個性情中人不易。
李逵直爽卻太粗愚;林沖直爽卻時有怯懦;武松直爽卻時現小氣;獨有魯智深直爽果敢,粗中有細,義中有節。
魯智深救林沖,一路跟進野豬林,有耐心;魯智深救賣唱父女,不僅送銀兩,還要盯著鎮關西,待父女倆走遠后再動手,有真情;魯智深大鬧桃花村,卻是扮作新娘,有情趣;梁山好漢受招安,眾人歡喜異常,魯智深卻第一個提出散伙,遁入佛門,大徹大悟。
性情中人固然很好,但若能做到如魯智深一般,智、勇、忠、節、義俱全者,人敬人愛,才是真男子,偉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