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笨人創大業
○憨佗
《三國演義》里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能在亂世之中,拼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俱是人杰。
三人之中,曹操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精于權術,又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時,北方市場歸他很自然。
孫權承父兄基業,糧多錢多,廣納賢士。孫權待魯肅如兄長,待張昭如長兄,待有功之部屬如兄弟手足。借荊州于劉備,氣度非凡,用新人陸遜,堅決果敢。孫權也不簡單。
相比之下,劉備起家較晚,家底不如曹操、孫權,個人的才智也不如人家,三人之中,數他最笨。
劉備拙于用兵,用兵則多敗少成。遇孔明之前,幾乎是每戰必敗。曹操之子曹丕不是軍事家,僅由于在曹操身邊多年,對布營略曉一二,聞聽劉備連營七百里,仰面長笑曰:“劉備將敗矣。”并說:“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連七百里,而可以拒敵者乎。”旬日之內,劉備果然被陸遜火燒連營,敗走白帝城。
就是這樣一個又笨又沒有多少本錢的劉備,接下來硬是干成了蜀漢霸業。
劉備少年喪父,“家貧,販履織席為業”。可見沒讀過什么書,但他十五六歲,就拜九江太守盧植為師,并結識了師兄公孫瓚,這個日后的大人物。
窮小子沒別的本錢,又想干大事,就想著借力。劉備愛交朋友,于是就有“桃園三結義”,得關張二弟。然后不怕吃苦,不怕受挫折。先下海打黃巾軍,有功得一縣尉(今日之警長),然后投公孫瓚,依曹操,傍袁紹,靠劉表,屢戰屢敗,雄心不減。
劉備堅韌。
今天看來,劉備雖然智商不高,但其情商超群。
民間有諺語曰:“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劉備確是會哭。徐庶離劉備而去,劉備“淚如雨下”,哭得徐庶推薦孔明;與趙云相別,又哭,把趙云哭到麾下;三顧茅廬,孔明仍不出山,又用“哭”得了孔明。
哭,得民心,網人才,固友情。劉備笨人有笨辦法,窮人有窮招數。
其實,拜見孔明時,劉備已領兵上萬,今天看來也算個師長軍長,能如此恭敬年齡二十多歲、一個書生孔明,別說今天的許多顯貴們做不到,就是那些剛剛脫貧的小老板也覺得丟份兒。
所以,劉備這個沒權勢,還有點笨的窮小子后來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