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講究的是整體觀。在中醫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核心思想,整體觀便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天人合一”與中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到底何為“天人合一”?且看正文分解!
人生存在大自然中就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在大自然中,人是非常渺小的生物個體,人只有適應大自然的變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和諧相處,才能保持健康,即中醫所說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本質意義的一大觀念,這也是中國人最基本的世界觀。整體觀認為,個體是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整體并不是個體的簡單拼湊或疊加。要了解個體就必須將其放在整體大背景中去認識,必須注意個體存在的外環境及各種關系;要認識整體也不能靠切割個體來實現。
人與大自然不是主客體的對立關系,而是相互包容、相互聯系和相互協調的一體化關系。人依賴大自然而生存,因此,人首先必須敬畏大自然,反過來,大自然才可能給予人更多的舒適的生存環境。
中醫學認為,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自然宇宙之間,有著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關系,也具有共同的構成基礎,即都是由氣所組成,而且也都是按照陰陽消長、五行生克,的關系運行。
因此,《黃帝內經·素問》特別強調:“人與天地相參。”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相通相應,無論春夏秋冬、晝夜、不同的地域環境變化,都會對人體的健康和疾病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黃帝內經·靈樞》認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黃帝內經·素問》也說:“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就是說,無論養生還是治病,只要能夠順應四季氣候等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體生理功能就能正常協調地運行,治療也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天人合一的含義
“天人合一”的內涵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
一是天人同體:人與大自然是統一的整體,宇宙自然相對于人來說是一個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因此,主張人道與天道的統一。
二是天人相應:人與大自然是相互聯系的,人的生命活動要受到大自然季節、晝夜、氣候變化的影響。如《黃帝內經·靈樞》所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因此,人與自然必須保持和諧才能健康。
三是天人恒變:天道與人道永遠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不能以一種固定的模式來處理所有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人與自然的整體關系
中醫學在“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下,不僅強調人與大自然的整體性,人要順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并認為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同樣具有整體性。因此,主張將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經絡、氣血等組織系統與人體生存的自然、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以及晝夜四時變化的時間因素進行系統綜合地把握和對待。
“天人合一”主張的物我一體的整體觀思想,導致了以自我反思、自我體悟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因而并不在意從物質角度去認識和把握客體。
人體內的整體關系
①人的生命體系:中醫學將人體生命活動分為三大功能體系:
一是陰陽能量互動體系: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生理運行以及四肢、軀體、頭面結構,都可按陰陽模式予以闡述。
二是五行生克,體系:以反映人體各臟腑經絡之間的多通道的聯系與制約。
三是氣血運行體系:用氣機的升降出入和血液循行狀況,反映人體內外的物質、能量、信息等新陳代謝活動。
②人的精、氣、神:中醫學特別重視對精、氣、神的養護,保養精、氣、神也是中醫對生命健康的最高認識。精是人體內的物質精華,來源于先天,靠后天水谷補養化生,藏于五臟,要通過養五臟、調情志、忌勞傷來減少精的耗損,達到養精的目的。
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只有通過氣的推動和溫煦,五臟六腑、肢體關節才能正常活動;神指精神意識、感情思維等活動,也包括生命所表現出來的生機、活力和靈性。精、氣、神三者密切相連,共同存亡,直接關系著人體生命興衰。養護好精、氣、神,使精固、神旺、氣足,身體堅實,精力旺盛,有益于祛病養生,強身健體,增智健腦,延年益壽。
③人的形神:形指人體的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等有形的組織器官;神指人的情志、意識、思維等無形的精神心理活動。人是具有高級思維能力的高等動物,精神心理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動,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和高級精神活動要達到協調統一,才會有助于身心健康。
因此,整體觀強調形與神的統一和協調,受此觀念的影響,中醫特別重視人的內心體驗和感悟。
編輯聲明
佛醫堂微信所發布、回復的一切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之用,內容僅供參考,不一定代表佛醫堂意見,請各位師兄明辨。另外,如因作品內容、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admin@foyitang.com ,我們會及時更正。
佛醫堂公益團隊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編輯 |子童
移動互聯網時代
每個人都可以是公益的源頭
歡迎加入佛醫堂公益團隊
“佛醫堂”微信:foyitang95
官方微博:@佛醫堂
官方博客:www.佛醫堂.com
“佛醫堂服務號”微信:bjhn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