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陽痿,熟地,療效,巴戟天,菟絲子,枸杞子,功用,當歸,肉蓯蓉,精子,車前子,覆盆子,黃柏,滋陰,蛇床子,良方,知母,來源,陽起石,療程
簡介:一、治陽痿秘方1加味天雄散【來源】趙錫武,《趙錫武醫療經驗》【組成】附子、當歸、巴戟天各12克,白術、生龍骨、生牡蠣、肉蓯蓉、淫羊藿各18克,韭菜子15克,枸杞子9克,黨參30克,肉桂、冬蟲夏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正文:
一、治陽痿秘方1加味天雄散【來源】趙錫武,《趙錫武醫療經驗》【組成】附子、當歸、巴戟天各12克,白術、生龍骨、生牡蠣、肉蓯蓉、淫羊藿各18克,韭菜子15克,枸杞子9克,黨參30克,肉桂、冬蟲夏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補腎固精、益氣壯陽。
【方解】方中黨參、當歸、白術益氣補血;巴戟天、肉蓯蓉、淫羊藿、韭菜子、枸杞子、冬蟲夏草補腎填精;附子、肉桂振奮腎陽;龍骨、牡蠣固腎澀精。
綜觀全方,以培補腎精為主,氣血足,腎陽旺,則陽痿諸癥自愈矣。
【主治】腎陽不足、精關失固、證見頭暈疲乏、腰痛怕冷、陽痿早泄、脈沉細,兩尺無力,苔薄。
可用于陽痿早泄,精子不足的男性不育癥。
【療效】臨床應用,須持續久服,堅持治療,每獲痊愈。
2補腎壯陽丸【來源】張琪,《臨床經驗集》【組成】熟地50克,山萸肉、懷山藥各25克,茯苓、澤瀉、丹皮各20克,菟絲子25克,肉桂、附子各20克,狗腎1具,鹿鞭25克,仙靈脾20克,紅參25克,仙茅、枸杞子、知母、黃柏、肉蓯蓉、巴戟天各20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5克,收貯備用。
每次服1丸,日服2次,白開水送服。
【功用】補腎、益精、壯陽。
【方解】本方由金匱腎氣丸加味而成。
方用金匱腎氣丸(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肉桂、附子)溫化腎氣,滋陰助陽;知母、黃柏清腎經虛火,監制桂附之熱;狗脊、鹿鞭,補腎壯陽;紅參補氣。
此方配伍精妙之處在于用大隊補腎陽、助命火之藥外,還配伍一些滋陰補腎之品,因為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待陽升而源泉不竭。
是方配伍精當妙化無窮。
是用治腎陽虛衰之陽痿證之良方。
【主治】陽痿(證屬腎陽虛弱、命門火衰)。
【療效】臨床屢用、確有佳效。
3益腎填精湯【來源】楊少華,《楊少華醫案》【組成】熟地、陽起石各15克,山藥、狗脊、覆盆子、仙靈脾各12克,葛根、川斷、伸筋草、桑螵蛸、知母、巴戟天、蛇床子各9克,遠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腎、填精、興陽。
【方解】方中熟地、山藥、狗脊、川斷、覆盆子、巴戟天、補腎填精、培其本源;陽起石、仙靈脾、伸筋草、蛇床子、壯腎興陽,振奮腎氣;知母滋腎陰、降虛火;遠志安心神、止夢遺;桑螵蛸,益腎精、止滑泄。
諸藥合用,有滋化原、舉生氣、補肝腎、固精關等作用。
【主治】陽痿(不育證),證屬肝腎兩虛者。
證見婚后多年未育,或因避孕抑制接觸而致陽痿不舉,或舉而不堅,精子多數畸形,活動力差,舌尖紅、苔薄根膩,脈弦細。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堅持服用,每獲痊愈。
4益精壯陽湯【來源】鄭僑,《老中醫經驗匯編》第一集【組成】熟地、山萸肉、山藥各15克,茯苓12克,枸杞子15克,肉蓯蓉12克,鎖陽、巴戟天各12克,淫羊藿30~60克,白人參、炒棗仁、菟絲子各12克,天冬、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或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每服1丸,每日3次,白開水送下。
忌食腥冷物。
【功用】填精益髓、壯陽補腎。
【方解】多因恣情縱欲、耗精傷腎,陰損及陽、陰陽兩虧,治療填精益髓、壯陽補腎。
方用熟地甘微溫補血滋陰;山萸肉酸苦微溫、補益肝腎;山藥甘平,補脾肺、滋腎陰;茯苓甘溫益脾;枸杞甘平,滋補肝腎益精;肉蓯蓉甘酸咸溫,補腎壯陽;鎖陽甘溫益精興陽;巴戟天甘辛微溫入腎、強陽益精;淫羊藿辛香甘溫,入肝腎、補命門、益精氣;白人參甘溫微苦,大補元氣;炒棗仁,酸平養肝、寧心安神;菟絲子甘辛平補肝腎;天門冬,甘苦微寒,生津養陰;甘草甘平補脾益氣。
其中鎖陽、巴戟天、淫羊藿為必用之品,尤其淫羊藿得用30~60克才能收效。
諸藥組合成方,共奏填精益髓、壯陽補腎之功。
【主治】陽痿,證屬腎陰陽兩虧。
【加減】命門火衰加鹿茸6克。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甚佳。
5壯腎抗痿散【來源】程爵棠,《新中醫》(4)1991年【組成】熟地黃、陽起石、巴戟天、淫羊藿、肉蓯蓉、覆盆子各90克,生黃芪、當歸、白芍、麥冬、枸杞子、柏子仁、石菖蒲、鹿銜草、雞內金各80克,海龍3條、韭菜子、九香蟲、蜈蚣、甘草各30克。
【用法】先將淫羊藿(羊脂炙)、鹿銜草(溫水洗凈)、陽起石(煅透白酒淬碎)、海龍(白酒浸1~2小時,炭火烤黃),再合其他諸藥一起曬干或烘干,共研極細末,過80~120目篩,貯瓶備用,或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
每日3次(分早、中、晚飯前服),每次服3~6克,溫開水送服。
【功用】滋腎填精、強陽抗痿。
【方解】陽痿之因,古人論之甚詳,如《類證治裁》云:
或先天稟弱,或后天食少,亦有濕熱下注,宗筋弛縱而致陽痿者,…傷色欲者,須辨水衰火衰,水衰者真陰虧乏,…火衰者精氣虛冷…《景岳全書》則云:
但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僅有之耳…憂思太過…驚恐不釋者亦致陽痿。
說明陽痿致因甚多,且陽虛居多。
治療本病,應抓住病之根本,兼顧兼證。
以治腎為主,再隨證輔以疏肝、清利、活血,和解之劑。
壯腎抗痿散方用熟地滋腎填精;配白芍養血緩急;麥冬潤燥生津;枸杞子滋肝腎、生精血;海龍滋陰散瘀以增強滋腎填精之功。
佐巴戟天、淫羊藿、肉蓯蓉、覆盆子、陽起石溫腎壯陽以抗痿;再入黃芪益氣;當歸活血補血,石菖蒲、柏子仁養心安神以壯陽道;蜈蚣、九香蟲通絡走竄興陽之道;韭菜子配雞內金溫腎固精以治早泄;黃芪配當歸,補血養肝;鹿銜草祛風濕、強筋骨;甘草解毒以調和諸藥之性。
諸藥合用,共奏滋腎填精、強陽抗痿之功,而且無助傷陰之弊。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本方確是治療陽痿的一首有效良方。
一般情況,只用本方,堅持用之,多能取效。
【主治】陽痿(性神經衰弱),證見陰莖痿軟而不勃起,或不全勃起、或勃起不大、大而不堅,或堅而不久、乍交即泄、陰莖迅速痿軟。
且兼證多因證而異。
【加減】臨床中,一般情況僅用本方即可,若病情或兼證明顯、再根據中醫辨證分型選方,水煎送服本散,如腎虛型偏陽虛甚者或加用金匱腎氣丸或大補元煎加減;肝氣郁結型,選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加減,肝經濕熱型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肝血瘀阻型,用四逆散加活血化瘀和益腎助陽之品;寒熱錯雜型用烏梅丸加仙靈脾、蛇床子、鹿角膠之類。
醫不執方,貴在化裁,療效始著。
【療效】治療120例,結果痊愈(陰莖勃起持久、性生活正常、生育能力恢復,諸癥若失,1年以上未復發者)85例;顯效(陰莖勃起能持續10~20分鐘、性生活基本正常、諸癥顯著改善,1年以內有復發者)28例;有效(陰莖勃起在10分鐘以下,諸癥改善)5例;無效(陽痿及諸癥未見改善)2例。
總有效率為98.3%。
本組病例,醫治10天以內痊愈或見效者5例,11~20天者7例,21~30天者15例,31~40天者18例,41~50天者15例,51~60天者15例,61天以上者45例。
最短7天,最長一年半,平均55天。
【附記】本方為程氏祖傳秘方。
臨證中,還要注意患者的年齡體質。
一般來說,年輕人之陽痿,多責之失志(精神因素,為肝郁、驚恐)、濕熱、陰虛;高齡人之陽痿,多責之腎虛、且陽虛居多,但又不盡然。
實踐證明,青年人亦有陽虛,高齡人亦有肝郁。
繼發性陽痿,又應注意到致病原由,如因血管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前列腺炎及泌尿系感染或藥物等引起的陽痿,應治宿疾而陽痿自除。
治療陽痿,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善于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心理障礙,激發性感,并消除精神緊張恐懼心態,從容為之,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6蜻蜓展勢丹【來源】石春榮,《名醫治驗良方》【組成】大蜻蜓40只、原蠶蛾30只、露蜂房20克(酒潤)、丁香、木香、桂心各10克,胡椒5克,生棗仁、酒當歸、炙首烏各20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或為散劑,備用,每次服7~8克,空腹以黃酒送服。
日服2~3次。
【功用】峻補腎督、壯陽展勢。
【方解】方中蜻蜓、蠶蛾為通補養身之品,于補益之中,尤具活潑之性,皆可入腎、督、肝脈,用其血肉有情之體峻補腎督肝脈之虛、以壯陽展勢起痿。
其中蜻蜓,《名醫別錄》云其功能強陰,止精、《日華子本草》云壯陽,暖水臟,《陸心本草》謂其治腎虛陽痿。
臨床觀察,本品可入腎經、督脈,能補腎興陽以強壯陰器,且活而不滯,補中有行,實為治療腎虛陽痿之佳品。
臨床驗證,確有良效。
露蜂房、丁香、木香、桂心、胡椒溫煦腎督,益火之源。
棗仁、當歸、首烏,滋陰養血,陰中求陽,使源泉不竭,并防溫陽燥烈之品傷陰耗血之弊。
諸藥合用,腎督得補,肝脈得溫,陽痿得起,共奏峻補肝腎,壯陽展勢之效。
【主治】陽痿(證屬腎督虧虛型)。
伴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滿意。
一般服3~5日見效,15~25日可愈。
7蜈蚣疏郁湯【來源】石春榮,《名醫治驗良方》【組成】大蜈蚣2條(研末分吞)、地龍、海參(研末分吞)各10克,蠶蛹15克,柴胡、香附、王不留行各10克,白芍20克,當歸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達肝脈、暢行宗筋、展勢起痿。
【方解】陽痿一癥,多從腎陽虛論治,有效有不效。
誠然腎主生殖,陽事活動多由腎發。
然肝主宗筋。
肝氣不暢,氣血瘀滯,宗筋失主,也易引起陽痿。
故方用蜈蚣為君,辛溫有毒,善入厥陰肝經,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解開之(《醫學衷中參西錄》)。
故為肝郁陽痿之君藥,柴胡、香附、疏肝理氣;地龍、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暢達宗筋;海參、蠶蛹滋腎壯陽;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并防蜈蚣等辛燥之品耗傷陰血。
合而用之,共奏疏肝、柔肝、養血、補腎之功。
而君以蜈蚣,確收良效。
【主治】陽痿。
此由心情不暢,抑郁不舒,肝失疏泄所致。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滿意。
【附記】治療期間暫忌房事。
8化瘀起痿湯【來源】石春榮,《名醫治驗良方》【組成】水蛭3~5克,當歸20克,蛇床子、淫羊藿、川續斷、牛膝各15克,熟地30克,紫梢花5克,桃仁、紅花各10克(水蛭、紫梢花各研細末吞服)。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補腎起痿。
【方解】瘀血痹阻宗筋,氣血不能充養,故陽具痿起不振。
經云:
治病必求于本,活血化瘀為治本大法。
又腎主生殖,陽事活動多賴腎氣的鼓動。
故在治本的基礎上佐以鼓動腎氣之品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故方中水蛭咸平有毒,入肝、膀胱經,功能活血化瘀、通經破滯。
《本草經疏》云其治惡血,瘀血…因而無子者。
善趨下焦,走血分而攻瘀。
因其本為水生,乃水精所化,物隨水性,雖為嗜血之蟲,但其藥力緩布持久,亦少酷烈之性。
精道、尿道之瘀血惟本品可剔除之。
用少功多,劑微而效著,故以本品為君藥。
當歸、桃仁、紅花、牛膝活血化瘀,為臣;蛇床子、淫羊藿、紫梢花、川續斷、熟地,補腎壯陽,為佐;當歸、熟地滋補陰血,防水蛭、紅花活血之品傷及陰血,又為之使。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暢達宗筋、補腎起痿之功。
【主治】陽痿。
此多因外傷或手術損傷,或長期手淫,忍精不泄,合之非道等,以致精血瘀滯于宗筋脈絡,心肝腎氣不達外勢,血氣精津難以滋榮所致。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滿意,一般服8劑見效,20劑左右可愈。
9沙苑清補湯【來源】路志正,《名醫治驗良方》【組成】沙苑蒺藜、蓮子肉、芡實各12克,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各21克,川黃連3克,大生地6克,梔子3克,麥門冬9克,五味子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平調陰陽、清心補腎。
【方解】古今醫家治療陽痿,多從溫腎入手,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療效不著。
丹溪有云:
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今人尤如此。
或因思慮太過,或因縱欲過度,或因工作緊張;又因人際關系復雜,勞心費神、陰血暗耗,久則陰虛于下,火旺于上,陽事不舉,治宜平補陰陽,清心補腎。
故方中沙苑蒺藜,味甘性溫,張石頑稱之為精虛勞要藥,最能固精。
蓮子甘淡而溫,汪昴稱其能交水火而媾心腎,安靖上下君相火相濟;芡實味澀而固精,補下元,益腎精;生地、麥冬、五味子,滋補陰精;川黃連、梔子清心火;龍牡,鎮心安神。
諸藥合用,共奏平補陰陽、清心補腎之功。
【主治】陽痿(證屬陰虛火旺型)。
【療效】臨床屢用,每收良效。
10蜘蜂丸【來源】朱良春,《名醫治驗良方》【組成】花蜘蛛30克(微焙)、炙蜂房60克,熟地黃90克,紫河車、仙靈脾、淡蓯蓉各6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蜜丸如綠豆大、備用。
每次服6~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開水送下。
【功用】補腎填精、化瘀通竅。
【方解】方中花蜘蛛、炙蜂房、紫河車血肉有情之品,功善滋陰補陽;仙靈脾、淡蓯蓉、熟地善雙補腎之陰陽。
諸藥合用,共奏溫養腎陰腎陽之功。
另外,方中花蜘蛛、蜂房尚有化瘀通竅之功,對于陽虛血瘀者尤有良效。
【主治】勞倦傷神、思慮過度、精血暗耗、下元虧損,而致陽事不舉者。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附記】本病愈后,若偶有復發現象,續服該丸,仍可收效。
11補腎丸【來源】朱良春,《名醫治驗良方》【組成】蛤蚧一對,熟地、菟絲子,金櫻子、巴戟天、淡蓯蓉各45克,紫河車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備用。
每次服6~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補腎填精。
【方解】方中蛤蚧,為血肉有情之品,功擅溫補腎陽,為君;淡蓯蓉、菟絲子、金櫻子、巴戟天,滋陰補陽,為臣;紫河車血肉有情之品,大補氣血,峻補腎陰,為使。
本方所用藥物,一是血肉有情之品,補陽而不傷陰;二是陰陽并調,既能溫補腎陽,又能滋養腎陰。
陰生陽長,源泉不竭,陽痿可起,滑精自止。
合而用之,功能補腎填精。
【主治】陽虛陽痿、滑精等癥。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滿意。
12強陽丸【來源】湯承祖,《名醫治驗良方》【組成】大熟地240克,當歸180克,川芎120克,五味子60克,黃芪、補骨脂,菟絲子、金櫻子、覆盆子、車前子、枸杞子各180克,蛇床子120克,甜蓯蓉180克,陳皮90克,甘草60克,黃狗腎180克。
【用法】先將黃狗腎切片、文火焙,另研細粉,其余諸藥搗碎另研粉,然后將兩種藥粉混合后再研,過100目篩,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備用。
每次服10克,日服3次,飯前溫開水送服。
【功用】溫補腎陽、養血和絡、益肝興陽。
【方解】方中熟地、當歸、川芎、黃芪,益氣、養陰、活血,使氣血旺盛、充養先天。
黃狗腎為血肉有情之品,功擅溫補腎陽。
補骨脂、菟絲子、金櫻子、覆盆子、枸杞子、蛇床子、甜蓯蓉、五味子,平補腎陰腎陽。
車前子利濕通竅,使補而不滯。
陳皮、甘草調和胃氣,并防滋補之品膩膈礙胃。
諸藥合用,補而不滯,共奏氣血并調、陰陽同補之功。
【主治】已婚、未婚之陽痿病,以及腎陽虛滑精、漏精、早泄等癥。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13陽痿驗方【來源】古康德,《名醫治驗良方》【組成】麻雀12只,地龍40克,蜈蚣(中等大)20條,淫羊藿葉(或莖)50克。
【用法】上藥分別研為細末(麻雀去毛及內臟)焙干,然后混勻研末,分為40包,備用。
每次服1包,日服2次,用米酒適量沖服。
20天為1療程。
【功用】補益肝腎、通絡興陽。
【方解】方中麻雀味辛性溫,有補益肝腎、健腦安神之功效;地龍通經活絡,引藥下行直達病所;蜈蚣興陽事,治療本病療效極佳;淫羊藿葉(或莖)峻補腎陽,興奮性功能,可治療陽痿。
【主治】陽痿。
【療效】運用本方治療10余例陽痿患者,有效率達100%,其中痊愈率為98%以上。
【附記】服藥期間,忌食腥冷等食物。
14回春興陽散【來源】陳雷,《名醫治驗良方》【組成】山萸肉、熟地、杞果、石燕、白術各40克,巴戟天30克,當歸(原文列當)、五味子、茯神,淮山藥各25克,鹿茸、炙海馬各10克,炙蛤蚧1對,炙蜂房25克,炙蝸牛50個,陽起石50克,仙靈脾30克,全蟲、蛇床子、地龍各2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過120目篩后分成60包,或煉蜜為丸,備用。
每次服1包或1丸,日服2次,飯前服用。
1個月為1療程。
【功用】益肝腎、壯腎陽、健脾通絡。
【方解】歷代醫家對陽痿多有論述,治法亦有千秋,但多以壯陽為主。
張景岳云:
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僅有之耳,《類證治裁》又云:
傷于內則不起,故陽之萎。
陳氏以精之封藏在腎、神之主宰在心,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源源能用,但用必有節。
為此,陽痿癥多由縱欲過度、嚴重手淫、恐懼不釋、神思過用等而致。
腎虛精竭,命門火衰,宗筋不振,陰筋不興病所由起。
特將歷代醫家治療經驗,結合臨床實踐擬訂本方,以補先天養后天,水升火降則為合,陽痿自愈。
【主治】陽痿。
【療效】治療297例、治愈274例,占92.25%。
【附記】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與煙酒。
15疏肝清利湯【來源】黎志遠,《集驗百病良方》【組成】柴胡、枳實、蒼術各9克,黃柏、知母各10克,丹參、當歸、路路通各12克,牛膝15克,白茅根、薏苡仁各20克,龍膽草18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利濕、養血活血、疏肝利膽。
【方解】方中以柴胡、枳實、疏解樞機;龍膽草、黃柏、知母、白茅根、蒼術、苡仁清熱利濕、苦寒堅陰;配用牛膝、當歸、丹參、路路通養血活血通絡。
諸藥合用,共奏疏肝利膽、清熱利濕、養血通絡之功。
【主治】陽痿。
此因肝膽郁滯、濕熱下注所致。
【加減】若胸脘痞悶,加郁金、佩蘭;少腹脹痛,加川楝子、五靈脂;腰部酸軟,加桑寄生、川斷;遺精早泄,加棗皮、菟絲子、枸杞子;失眠多夢,加合歡花、炙遠志;濕熱偏重,加梔子、滑石;濕甚加蒼術、薏苡仁。
【療程】治療27例,治愈16例,好轉8例,無效3例。
服藥最少10劑,最多30劑以上。
【附記】此外,調攝精神飲食是治療本病的重要一環。
宣其抑郁,通其志意,使其保持精神愉悅,房事有節,飲食有常,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6清心瀉肝湯【來源】孫飛翔,《集驗百病良方》【組成】細川連1.5克,龍膽草6克,肥知母、黃柏(鹽水炒)各10克,肉桂3克(后下)、朱茯苓、酸棗仁、生地,天門冬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清心瀉肝、滋陰利濕。
【方解】陰莖屬肝,陽痿即筋萎。
陽痿之癥,責之肝者居多,又乙癸同源,關系密切。
肝火熾盛,下劫腎陰,導致腎陰虧虛;腎水既虧,不能上濟心火,導致心火獨亢;心肝之火偏亢,灼傷筋脈,傷及陰器,遂致陽痿。
故方用黃連清心火,龍膽草瀉肝火,導濕熱;朱茯苓,酸棗仁養心安神;鹽水炒黃柏引藥入腎,兼瀉相火,諸藥合用,直折上炎之火;佐以生地、肥知母、天門冬滋陰,使腎水上濟于心,心火不亢;配肉桂交通心腎、調和陰陽。
故用之效佳。
【主治】陽痿(心肝火旺型)。
【療效】治療18例,服藥1~6劑均愈。
所治病例有效率達100%。
【附記】并囑夫妻和諧、相互體貼、加強愛撫,摒除憂慮,調攝情志,身心愉悅,樹立必勝之信心。
同時配合心理治療,理解配合,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7陽痿丸【來源】姜富春,《集驗百病良方》【組成】制附子、甘草各10克,蛇床子、淫羊藿各15克,益智仁10克,女貞子、旱蓮草各9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計12粒,備用。
每次服1粒,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4天為1療程。
【功用】暖腎固精、滋補腎陰。
【方解】方中制附子、蛇床子、淫羊藿、益智仁補元陽、益腎火、暖腎固精,助腎氣;配女貞子、旱蓮草,滋補腎陰,清虛熱,并牽制補陽藥的辛燥之性,主輔相配,補陽而不傷陰,滋陰而不損陽;使以甘草、蜂蜜調和諸藥,補脾益氣,滋陰潤燥。
全方配伍,溫中有清,升中有固,陰陽雙補,精氣同調,使元陽旺盛,陰精充盈,故是治療陽痿的有效良方。
【主治】繼發性陽痿。
【加減】若氣虛明顯者,加黃芪、黨參;若腰困明顯者,加枸杞子、杜仲;若陰虛明顯者,加龜膠、鹿角膠;若陽虛明顯者,加巴戟天,菟絲子,陽起石;若小腹冷脹者,加小茴香、臺烏藥;滑精明顯者,加金櫻子、覆盆子。
【療效】治療15例,痊愈10例,顯效3例,有效2例。
療程最短者15天,最長者30天。
【附記】服用本丸,在服完1療程后,若需再服,應間隔6天,忌連續服用。
本方服后有頭痛、頭暈、輕度惡心等副作用,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忌空腹服藥,服藥期間忌性生活。
18附桂湯【來源】王裕琴,《集驗百病良方》【組成】附子(先煎)、肉桂各6克,杜仲、菟絲子(炒)、淮山藥、丹參各15克,山萸肉、仙茅、枸杞子各12克,巴戟天10克,生地20克。
【用法】每日1劑,方中附子先煎1小時,再入余藥同煎20~30分鐘,取汁200毫升,分早、晚2次分服。
【功用】溫補腎陽,滋陰化瘀。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溫補命火。
然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輔以山萸肉、山藥、枸杞子、生地,補陽配陰;巴戟天、仙茅、杜仲、菟絲子溫而不燥,補而不峻,以助附桂之力;丹參除煩化瘀。
合而用之,而渴欲飲、多溲自瘥,腎精得充陽氣得補,陽痿自愈。
【主治】腎氣匱乏引起的陽痿伴消渴。
【療效】津傷口渴加麥冬15克:
陽事不舉加陽起石(先煎)、牡蠣(先煎)各15克。
【療效】屢用效佳。
一般服20余劑可愈。
【附記】屢用屢驗,療效顯著。
19珍珠鎮緩解痙湯【來源】李炳茂,《集驗百病良方》【組成】珍珠母30克,朱砂0.1克(沖服),琥珀6克,茯苓、白芍、地龍各15克,當歸、甘草、遠志、菖蒲各10克,蜈蚣3條。
【用法】每日1劑,水煎,于房事前半小時頓服。
【功用】鎮緩解痙。
【方解】方中珍珠母鎮心安神;朱砂、琥珀、茯苓更助其效,以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解痙,抑制血管、平滑肌痙攣,擴張周圍血管;地龍、蜈蚣解痙走竄、助興陽道;當歸養血活血,改善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遠志、菖蒲安神定志。
合而用之,有鎮心安神,酸甘緩急,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痙攣,改善陰莖的血液供應,增起勃起力度,延長勃起時間等作用,故用之療效極佳。
【主治】陽痿早泄、不射精、遺精、性交恐懼癥等。
【療效】治療百余例,效果顯著。
20、治陽痿小方處方及用法:
鱉頭(去眼)14個,仙靈脾200克,肉蓯蓉、覆盆子、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各100克。
烘干,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服1丸,早晚各1次,30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
補腎壯陽,填精補髓,主治腎氣虛弱,命門火衰,陽痿不舉,舉而不堅以及男性不育屬腎陽不足引起者。
二、治男性不育癥秘方1補腎育精湯【來源】李毅,《四川中醫》(11)1986年【組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沙苑子、蛇床子、車前子、肉蓯蓉各10克,黃精、首鳥、當歸、生地、熟地、仙靈脾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滋補肝腎、補益精血、興陽秘精。
【方解】男子原發性不育癥,大多數性生活正常,多無明顯的腎陰腎陽偏衰之象。
治以平補腎氣、協調陰陽為法,方用八子滋補肝腎;黃精、首烏、二地、當歸補益精血,仙靈脾、肉蓯蓉、陽起石興陽秘精。
全方水火相濟,乙癸同益,使腎之陽回陰充,助精養、腎氣旺、精氣充盈、陰陽和、故能有子。
【主治】男子原發性不育癥,或伴有乏力、腰酸、性欲淡漠等癥狀(精液異常所致者)。
【加減】性欲淡漠或輕度陽痿者,去車前子、加韭菜子10克,陽起石30克;死精子者,可重用仙靈脾50克,并加服雄蠶娥粉,每次3克,1日服2次。
【療效】治療10例,治療(15天為1療程,最長90天,最短37天,平均51.3天)后,9例精液常規檢查正常,近兩年內隨訪有5例有嗣。
【附記】復查精液前一周禁房事和熱水浴。
2九子生精丸【來源】王廣見,《新中醫》(10)1990年【組成】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韭菜子、女貞子、桑椹子、苣勝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每次服1克,每日夜半,下晡二次服藥淡鹽湯送下。
3個月為1療程。
【功用】陰陽并補、生化腎精。
【方解】腎藏精,寓真陰真陽,腎多虛證、其病理改變非陽虛,即陰虧。
溫腎助陽,益腎滋陰,為其大法,腎屬任癸為水臟,宜潤不宜燥,應選溫而不燥、補而不滯、潤而不膩、滋陰和陽之品。
九子多液汁,性平質潤,含蘊生之氣。
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韭菜子溫腎陰以助精子活力;女貞子,桑椹子、苣勝子滋腎陽以充生精物質基礎:
五味子固腎斂精,有養精蓄銳之意;車前子泄腎中浮火,以防助陽生燥之弊。
全方陰陽并補、生化無窮。
下晡乃申酉金氣旺時,金能生水;夜半為亥子水氣旺時,此二時投藥,藥氣借助經氣,效力更宏。
遵《內經》謹候其時,其氣與期之旨。
用藥9味,亦取《內經》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之旨。
【主治】特發性少精癥。
癥屬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調。
精神疲乏、頭暈耳鳴、健忘腰酸,或無自覺癥狀。
【療效】治療210例,痊愈(精子總數大于4千萬個,精子密度,每毫升精液中精子大于2千萬個,自覺癥狀消失)175例(占83.3%);好轉(精子總數和精子密度雖有增加,但未達正常指標、自覺癥狀部分消失)29例(占13.8%);無效6例(占2.9%)。
總有效率為91.1%。
最長4個療程,最短1療程,平均1.5療程。
3益腎生精丸【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組成】制首烏120克,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女貞子、蛇床子、韭菜子、桑椹子、地膚子、決明子、楮實子、石蓮子、金櫻子、益智子、潼蒺藜、胡蘆巴、補骨脂、蘇芡實、紅參須、淫羊藿、遠志肉、陽起石(火煅)各60克。
【用法】除陽起石另用火煅水飛外,石蓮子帶殼共炒熟,合研極細、過籮、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備用。
每次服50丸,每日于早晚飯前1小時以淡鹽湯送下各1次。
如因事不能按時照服,每日至少或早或晚服1次。
不能急于求成,須堅持常服1~2年。
【功用】補腎益精、調和營衛、暢通氣血。
【方解】本方以治陽痿方和五子衍宗丸加味而成。
方用補肝益腎、添精益髓之何首烏為君;暖丹田、壯元陽、助命火、滋腎益精強陽之蛇床子、覆盆子、胡蘆巴、補骨脂、枸杞子、楮實子、益智子、韭菜子、紅參須、淫羊藿、陽起石;能固精氣、養真陰、補虛勞之菟絲子、蒺藜子、決明子、桑椹子、女貞子、金櫻子、石蓮子、五味子、地膚子、蘇芡實;補精壯陽、養心寧神之遠志。
本方藥性中正平和,不用桂附辛熱燥烈之品以助陽而傷陰,更不用參茸珍貴價昂之品,助陰陽平補,氣血調和,故須常服,其效始著。
【主治】無精癥(證屬腎虛精虧)。
【療效】臨床屢用,治驗甚多,均獲佳效。
4益精毓麟丸【來源】彭靜山,《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組成】熟地、菟絲子各30克,覆盆子25克,茯苓20克,枸杞子、補骨脂各30克,車前子10克,炒韭子15克,肉桂10克,五味子15克,鹿茸5克,沉香10克,胡桃仁5克,巴戟天25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
1日2次,每次服1丸,淡鹽湯送下。
【功用】滋陰補腎、益髓填精。
【方解】凡精子不足或無精子者,多屬腎陰虧損。
《內經·上古天真論》云:
陰者藏精而起極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必先補其腎陰,少加補腎陽之藥。
此類患者,或無癥狀,但必面色無華、脈來兩尺無力。
或精清精冷,或同床尚遺精,甚者陽痿、腰酸腿軟,故以補腎陰為主,少加補腎陽之藥。
服之既可免舌干口燥之患,又有填精補髓之功。
故方用熟地等大隊滋補腎陰之品以滋腎益精;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故少加肉桂、鹿茸、巴戟天等助陽生精,故用之效佳。
【主治】男性婚后久不育。
經檢驗精清、精冷、精子不足或無精子。
【療效】屢用效佳。
如無特殊癥狀者,按原方服用,不可間斷,每月檢驗精液1次,精液正常、精子數足而活躍時,即有受孕之可能。
【附記】此方藥不寒不燥,使腎陰充足,腎陽亦壯,陰陽調和,水火既濟。
故投之必效。
服藥期間,最宜節欲,若且補且泄,藥則無功。
無病者尚宜養生,病者尤當注意。
5化精湯【來源】施漢章,《中國中醫藥報》【組成】生苡仁30克,生地10克,麥冬15克,女貞子10克,滑石20~30克,茯苓10克,虎杖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15日為1療程,服1~2療程可效。
【功用】滋陰清熱、健脾滲濕。
【方解】精液不液化癥,多由濕濁瘀阻下焦,郁久化熱,或由相火亢盛,耗傷陰液,以致精稠難化,從而引起不育癥。
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臨床利濕太過則傷陰,加重陰虛之本;滋補太膩,則助濕濁之標,故每每棘手。
方中用生苡仁、茯苓健脾以運化濕濁;生地、麥冬、女貞子滋養陰液,又清熱邪;滑石甘寒,協助清熱利濕而不傷陰液;虎杖苦寒,清熱利濕、兼祛瘀滯。
全方滋而不膩,祛邪而不傷正,共奏滋陰清熱、健脾滲濕之功。
【主治】精液不液化癥。
【加減】熱盛,加知母、玄參各10克;濕邪盛,加豬苓、澤瀉、木通各10克。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著。
一般連服15劑左右即獲痊愈。
6五子生精湯【來源】邱德澤,《江西中醫藥》(3)1988年【組成】潼蒺藜30克,枸杞子15克,菟絲子30克,韭菜子、苡仁、懷牛膝、北沙參各15克,五味子、覆盆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溫腎滋陰。
【方解】腎為先天之本,主骨而藏精,為生殖發育之源。
故男性不育癥多從腎入手。
精液量少者多為陰虛,精液清稀量多者多為陽虛,故補腎宜陰陽并補而在陰中求陽或陽中求陰。
本方由五子衍宗丸加味而成。
方用五子衍宗丸治腎虛遺精,陽痿早泄,久不生育等癥,加沙苑蒺藜、懷牛膝均屬甘溫補腎之品;北沙參甘寒潤肺,與諸藥相伍,寓有金水相生之意。
合用共奏溫腎滋陰之功。
【主治】男性不育癥,如陽痿、精子量少或精子活動差。
【加減】陰虛精少者,加魚鰾、黃精、熟地;陽虛精液清稀者,加附子、肉桂、仙靈脾、巴戟天,鹿角膠等;氣虛乏力者加黃芪、黨參或紅參;下焦有濕熱者,加黃柏、蒼術、萆薢;精液中有紅白細胞或膿細胞者,加黃柏、知母、金銀花、敗醬草;頭暈眼花,腰酸耳鳴者,加熟地、首烏、龍骨、牡蠣;畏寒肢冷,腰酸陽痿者,加附片、肉桂、白術、鹿茸、蜂房等。
【療效】治療32例,治愈24例(1月內治愈20例、2月內治愈4例),好轉6例,無效2例。
【附記】服藥期間,適當節制房事、增加營養、戒煙酒、除煩惱。
7溫腎益精湯【來源】羅元愷,《名醫治驗良方》【組成】炮天雄6~9克,熟地、菟絲子、懷牛膝、枸杞子各20克,炙甘草6克,仙靈脾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溫腎益精。
【方解】方中炮天雄、仙靈脾溫腎壯陽;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懷牛膝,滋陰養肝、平補肝腎;炙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平補陰陽,溫腎益肝、填精育嗣。
從臨床觀察,對陽虛者用之尤宜。
因方中陰陽并補,故多服、久服無傷陰化火之弊,故可久服。
【主治】腎虛精絕之不育。
【療效】臨床屢用,堅持服用,療效滿意。
8十子育麟湯【來源】李培生,《名醫治驗良方》【組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蛇床子、桑椹子、菟絲子、車前子、金櫻子、益智仁、炒補骨脂、紅參、肉蓯蓉、鹿角膠、龜板膠、杜仲、淫羊藿、當歸、熟地、橘紅各等份。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上藥各為9克),日服2次。
方中紅參可另燉兌服。
亦可研細末為散為丸或熬膏服。
【功用】滋陰壯陽、補益精氣。
【方解】不育一癥,雖有瘀血、痰濁等標實的一面,但腎精虧虛仍為其主因。
或者說病因為何,最終結果都是腎精不足以致不育。
方中五子衍宗丸滋腎育麟,為古今不育癥第一方。
蛇床子、桑椹子、金櫻子、益智仁、肉蓯蓉、淫羊藿、杜仲補肝腎、益陰精;補骨脂、鹿角膠、龜板膠,溫補腎督;當歸、熟地、養血益精;紅參大補元氣,與當歸使氣血雙補,以充腎源;橘紅理氣化痰和胃、防補藥膩胃。
諸藥合用,共奏滋陰壯陽,氣血雙補之功。
【主治】陰陽兩虛或陰虛、陽虛交錯出現的不育癥患者。
【加減】方中各藥劑量亦可根據病情酌定,并可隨癥加減。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顯著。
9韭子五子丸【來源】謝海洲,《名醫治驗良方》【組成】柴狗腎一具,韭菜子15克,蛇床子、五味子各10克,菟絲子30克,補骨脂12克,桑螵蛸30克,覆盆子、生山藥各15克,車前子9克,鹽炒知母、鹽炒黃柏各9克,全當歸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或研末為丸。
【功用】溫腎壯陽、益陰填精、清熱利濕。
【加減】臨床應用,隨癥加減。
【療效】多年使用,靈活加減,堅持服用,效果甚佳。
10活精湯【來源】斑秀文,《名醫治驗良方》【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藥15克,牡丹皮、茯苓、麥冬、當歸各10克,澤瀉、白芍、素馨花各6克,女貞子10克,紅花2克,枸杞子10克,桑椹子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腎疏肝。
【主治】死精癥。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一般連服30劑左右可愈。
11生精助育湯【來源】房金,《集驗百病良方》【組成】熟地黃、菟絲子各20克,淫羊藿、黨參、天精子(即枸杞子)、淮山藥各15克,仙茅12克,鹿角膠、紫河車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滋腎化源、生精助育。
【主治】男性不育癥。
【加減】腎陰虛加女貞子、桑椹子;腎陽虛加制附子、肉蓯蓉;氣虛加黃芪;脾腎兩虛,便溏泄瀉加補骨脂、炒白術;睪丸墜痛加川楝子、荔枝核;精液有膿球加金銀花、蒲公英;精液不液化加黃柏、知母、土茯苓,減鹿角膠、紫河車。
【療效】治療83例,痊愈45例,有效3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
治療時間最短20天,最長70天。
無精子患者療效最差。
【附記】服藥期間節房事,可安排在女方排卵期同床。
從臨床觀察:
服本方而致女方懷孕者,多數是男胎。
12益精丸【來源】吳宜澄,《集驗百病良方》【組成】熟地、制黃精各1.2千克,蜂房(蜜炙)、鹿角膠、狗脊、川斷各1千克,當歸、仙靈脾、肉蓯蓉、沙苑子、制首烏各1.5千克。
【用法】先將熟地、肉蓯蓉、當歸、蜂房、首烏,用乙醇浸泡提取,回收乙醇后濃縮得流浸膏①;其余藥如黃精、狗脊、川斷及仙靈脾的一部分以水煎煮3次,再濃縮得流浸膏②;將鹿角膠烊化后加入流浸膏②;將沙苑子和川斷、仙靈脾的剩余部分粉碎為細末,以利吸收①②流浸膏,于60~70℃干燥,再粉碎成粉末裝入膠囊,每粒裝藥粉0.25克。
備用。
每次服5粒,日服3次、淡鹽水送服。
1個月為1療程。
1療程后復查精液1次,如未達正常,再繼服第2療程;如已正常,則改為維持用量,每次服4粒,日服2次。
對合并陽痿、早泄者,可同時治療,對合并生殖道炎癥者則先行治療炎癥,待病情控制后再用本藥治療。
【功用】生精補血。
【主治】精液量少、精子活動率低、活動度差、精子密度低等精液異常所致的不育癥。
【療效】治療86例,臨床治愈63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4.9%。
經隨訪,女方受孕26例,孕育率為30.2%。
13益腎種子湯【來源】于增瑞,《名醫秘方匯萃》【組成】大熟地15克,枸杞子、覆盆子,山萸肉、巴戟天、仙靈脾、肉蓯蓉、韭菜子各10克,紫河車6克,生黃芪15克,全當歸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主治】男性不育癥(精子異常、精液不液化、不射精)。
【加減】待精液檢查恢復正常值后改服人參鹿茸丸、五子衍宗丸鞏固療效,促其懷孕。
其精子異常者(精子減少,成活率低下,活動度弱)屬腎精虧損者可重用紫河車,加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
腎虛肝郁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石菖蒲;陰虛濕熱者,加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龍膽草、敗醬草、澤瀉,去紫河車、巴戟天、肉蓯蓉;陰虛火旺者,去紫河車、巴戟天、肉蓯蓉,加二至丸、知母、黃柏、鱉甲,麥冬;若屬腎精虧損不射精者,加麻黃、蜈蚣、地龍、白芍、牛膝;肝郁腎虛不射精則在肝郁腎虛型中加穿山甲、麻黃;屬腎虛寒濕不液化者,基礎方去山萸肉、覆盆子,大熟地,加知母、黃柏、小茴香、魚鰾、丹參;若屬肝腎陰虛,上焦濕熱不液化者在上方去巴戟天、仙靈脾、肉蓯蓉,加天花粉、敗醬草、元參、知母、黃柏、魚鰾,以滋補肝腎、清利濕熱。
【療效】治療185例,治療20天或1個療程以上,其中72例女方懷孕,妊娠率為38.92%;92例有效,有效率為49.72%;21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88.65%。
14還少丹【來源】朱明達,《集驗百病良方》【組成】熟地、制首烏、淮山藥、枸杞子各200克,巴戟天、肉蓯蓉、楮實子、仙靈脾、杜仲、補骨脂、川續斷、牛膝、茯苓、蓮肉、芡實、山茱萸、五味子各150克,遠志、菖蒲、小茴香各100克,蛤蚧4對,糯米500克。
【用法】將蛤蚧(去頭足及鱗)切成方塊用酒浸潤放入鍋內,至酒吸盡,烘干出鍋,糯米浸一宿后瀝干炒熟,其余藥均烘干后與蛤蚧、糯米共研細末,貯瓶備用。
每次服10~15克,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溫腎壯陽、滋腎填精、固腎安神。
【主治】男性不育癥。
【療效】治療89例,痊愈57例,好轉23例,無效9例。
總有效率89.8%。
【附記】藥物治療與精神治療、性咨詢指導并舉,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5補腎益血填精湯【來源】鄧光遠,《名醫秘方匯萃》【組成】熟地、菟絲子各15克,巴戟天、枸杞子、山萸肉、制首烏、刺蒺藜各12克,當歸、白茯苓、鎖陽、丹參、鹿角膠、龜板各10克;蛇床子、砂仁、小茴香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補腎生精、活血祛瘀、暖命門健脾。
【主治】男性不育癥。
也可治療因腎虛引起的精神倦怠、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早泄、尿蛋白、乳糜尿等癥。
【加減】臨床用藥指征:
精子數小于0.4/ml、精子成活率低于30%,用原方;無精子或死精加冬蟲夏草、炙甘草;精子不液化加知母、羚羊角;不射精加柴胡、青皮;輸精管阻塞加山甲、山楂肉、路路通;陰莖發育不良加仙茅、仙靈脾、狗鞭、海馬;早泄加陽起石、狗鞭、肉桂、附子。
【療效】治療253例,總有效率95.5%。
三、男性病驗方2則不育癥方藥組成仙靈脾15克,生熟地各12克,丹參30克,赤白芍各9克,肥知母9克,川黃柏9克,丹皮9克,車前子9克(包),金銀花30克,生甘草6克。
服用法加清水適量,濃煎兩次,頭煎二煎取汁混合均分兩小碗,上下午各一次,連服一周為一療程。
適應癥本方適用于男子精液不液化所致的不育癥。
曾以上方治療男子精子不液化兩例,療效滿意。
性功能低下方藥組成干地龍10克,鹿角膠12克(另烊),龜板膠12克(另烊),枸杞子30克,山萸肉10克,淫羊藿15克,熟地12克,菟絲子10克,天門冬10克,丹皮6克。
服用法加清水濃煎三次,取汁將鹿角膠、龜板膠烊入,均分兩小碗,早晚各服一次,以一周為一療程,不效,可再連服1~2個療程。
注意:
服藥期間忌房事,待陰莖自然勃起堅而有力,方可同房。
適應癥本方適用于腎陰腎陽不足所致的陽萎癥。
經臨床使用陽萎10余例,大都獲得良好效果。
關鍵字:
陽痿秘方,專治陽痿秘方,陽痿能治好嗎,陽痿可以治好嗎,陽痿好治嗎,陽痿能治嗎,陽痿能否治好,陽痿治得好嗎,陽痿能治好么,陽痿難治嗎
相關資訊:
治陽痿和不育癥秘方(轉)-聽濤齋-搜狐博客
治陽痿和不育癥秘方(轉) 分享 2009-08-14 02:08治陽痿和不育癥秘方(轉)...綜觀全方,以培補腎精為主,氣血足,腎陽旺,則陽痿諸癥自愈矣。 【主治】腎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