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方之南,南方之北,中國之中:陜西漢中的田園畫廊


勉縣阜川:油菜花田(小村攝影)

適逢春季好時光,漢中盆地田園盛放,修訂重發這一篇。

漢中盆地的田園畫廊

作者 | 丁小村



01

話說漢中

這篇文章修訂發出來。此季春色正好,是漢中旅游的旺季,適逢大疫之年,阻隔了許多朋友到漢中看春景的旅程,重發這篇文章,算一次紙上之旅吧。

漢中的地理位置。緯度:北緯32度左右,大致在我國南北之中線;漢中北依秦嶺,秦嶺又剛好是中國地理和氣候的南北分界線。經度:漢中地處我國地形三級階梯的的第二級與第三極過渡地帶;東經105度,大致處我國東西之中線。

漢中地形乃是:兩山夾一盆地。

北邊是秦嶺南坡。秦嶺北陡南緩,這使得漢中盆地北緣山地漫長,溪谷眾多,風景秀美多姿。舒緩的秦嶺南坡給南來的季風提供了行云布雨的機會,良好的氣候和水土,形成了秦嶺南坡豐美的植物景觀,也是多種珍稀動物的避世之地。

南邊則是緩慢鋪展的大巴山區。眾多大小山嶺構成了豐富多姿的山地地貌,有多種多樣的地理奇觀:既有喀斯特巖溶地貌,造成了秀美的山形和溶洞;又有各種低山丘陵,盛產茶葉果樹;還有高山叢林、山間壩子和天然湖泊。

關于漢中南北的山地風景,我會另外寫作文章來給朋友們賞讀。本篇主要是說漢中的第三部分:漢水河谷平原地帶,也就是漢中盆地

這是一個葫蘆型盆地。大頭部分,是西起勉縣東至洋縣的漢水寬谷地帶,是一個東西長300里左右、南北寬50里左右的盆地;城固縣和西鄉縣中間乃是葫蘆的細脖子——隔著一些淺緩的丘陵地帶……然后露出了漢中盆地這個葫蘆的小頭部分:西鄉盆地,它是漢水支流牧馬河的沖積地帶。漢中盆地的空間面貌大概是這個樣子,也是我本篇所寫的重點:

喜歡觀賞田園風光的朋友們,可以來這兒欣賞;喜歡親近自然的朋友們,可以來這里親近;喜歡美食的,來這兒饕餮吧……當然啦,還可以來拜山參禪悟道。

多少年來,漢中處在一個連接西北與東南、中原與西南的重要地理部位,天然的山高險峻、封閉而遺世,使得這片土地成為流民向往的僻地、兵家必爭的難關。正是因為偏僻封閉,這地方保留了良好的生態;氣候和水土良好,成了養人的好地方。

漢中在中國大地上的位置:北方之南,南方之北,中國之中——你一生必須來一次,才不會有遺憾。


留壩山中:秦嶺秋山如畫(小村攝影)

02

 大地的詩意——親水漢中
 
 在漢水上游

漢中盆地位于漢水上游。在漢水上游,發源于秦嶺和大巴山區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數也數不清,這些清澈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泉、成溪、成河,最后變成了漢水的水源。天上有銀河,地上有漢水,這天漢之水,滋潤著這片山地,也使得漢水成為一條潔凈的大河,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和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

也許是因為自然環境的封閉,南有巴山、北有秦嶺,棧道多艱險、蜀道行路難,使這里工業化的機會少了許多。它因此得以在群山之中保留了一塊天然的綠色走廊。無論在任何一處城鎮還是鄉村,無論是在山上還是河谷,你只要走出三步,就能聽到淙淙水聲、看到水波閃動……這真是自然的賞賜。七月里,你無須遮陽帽、無須游泳衣,只須揀那山色青處走,峰回路轉,一灣清泉會突然出現在眼前,無須下水,就覺得涼意頓生;你也可以朝樹木蔥蘢中行走,柳暗花明,會出現一泓眼波似的池塘,這是清清滄浪水,洗去你滿面塵土,潑灑給你一身清爽……

號稱為“東方寶石”的朱鹮,它是僅存于秦嶺南坡的鳥類。在陜西秦嶺南坡的漢中洋縣、佛坪等縣境內,由于二十年來的專門保護,如今數量達已是成百上千只。就像它天生潔白的羽翼一樣,朱鹮喜歡潔凈的流水。讓人想起傳說中的那些隱士,它們飄飄如仙,與清流同行,與孤松為朋。在漢中盆地穿行的數條國道,大多是沿著漢水的流向延伸,乘車經過這些國道的途中,可以欣賞到這些鳥兒的倩影。除了朱鹮,還有白鷺、蒼鷺、鸛、鶴……它們常常翩翩飛在這片綠色山地的上空,棲息在河邊或是小山丘的樹上。

河流清澈,水源清潔,污染相對少,河流得以養育出各種種類的水生動物,魚類和昆蟲,活躍著眾多生靈,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源,也保持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的種類。褒水、漣水、南沙河、金水、酉水、牧馬河……這一系列河流都發源于秦嶺和大巴山,匯入漢水,成為上游漢水上游的重要水源。這些清澈的河流呵護著朱鹮和其它野生動物的生存領地,也滋潤著秦嶺南坡的這片綠地。朱鹮往往在清晨飛離巢穴,沿著山峽飛到峽谷沿線的河流和水庫邊覓食,在這些地方的村莊和上空,你偶爾可以看到一只白色大鳥的漂亮身影,那就是朱鹮,人們已經習慣了跟它們相處。

在朱鹮棲息地洋縣境內黨河水庫兩岸,都是低矮的山丘,一泓清泉鋪展在山峽中,宛如明鏡。兩岸低緩的山丘上被各種樹木覆蓋,這些地方在古老的時代都曾經是植被茂密、山花爛漫,這里是漢江流域特別富饒的地方,專家記者和來自全世界的鳥類愛好者可能都會詫異,在這么一塊繁華之地上,生存著一種絕世瀕危的鳥類,它們是如此的美麗,喜歡安寧和清潔的環境。

清潔的家園來自天漢之水,這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福祉。


洋縣華陽:美鳥朱鹮(小村攝影)

◆ 山地的眼眸:從南沙湖到茶鎮灣

秦巴山間水系發達,眾多的水源滋養著漢水上游的河谷地帶。橫穿漢中盆地的十天高速公路在城固縣境內與京昆高速交匯。高速飛架,宛如彩虹。在這里,漢水寬闊壯觀,晴朗的天空下發射出耀眼的波光。這是一條大河的氣象,舒展而又平靜,江邊細沙粼粼、閃爍著光澤,沙灘在水邊畫出一道道彎月般的輪廓。

眾多的山間河流得益于南來的暖濕季風,在爬升秦嶺的緩慢旅途中,這股暖濕氣流朝云暮雨、滋潤著秦嶺南坡的山地,也哺育出眾多的山間溪泉和河流。在過去的農業時代,人們在山間截流,蓄水灌溉或者發電,形成了山間眾多的人工湖泊,這些人工湖泊宛如山地的眼睛,閃動這片山地的靈性。

南沙河是漢水上游的一條小小支流,它發源于盆地邊緣大巴山南麓的低山地帶,南沙湖是截流形成的人工湖。在陽光照耀下,湖水被春日的和風掠出一圈圈的波紋,水上游船翻波劈浪,湖上飛鳥翩翩;近岸的湖水清澈如境,映照出湖邊嫩柳的新葉。站在樹木茂盛的湖邊小山上,可以眺望漢中盆地北部邊緣的秦嶺山脈,那是些隱隱的曲線,畫出了盆地的輪廓。漢水從盆地中間橫穿而過,在南沙湖附近的謝家營,京昆高速公路和十天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飛架的高速路橫空劃過,靈動而亮麗。春天里的陽光鋪灑在漢中盆地,滿眼流金溢彩,那是遍地的油菜花盛開,村莊和人居從視線中掠過,宛如畫卷中不可缺少的點染。

在這片充滿靈性的山地,水是大自然的妙手,它緩急有致、靈秀精巧,創造出山河的畫幅。山間的河流,順勢流淌,在陡峭的山間它成為閃光的一線,在舒緩的盆地,它鋪展成靈氣的長卷。漢水匯聚了眾多的河流,成為一條大河,這條大河的河谷地帶延伸成寬百余里、長達三百多里的漢中盆地。俯瞰這片盆地,它就像是一只葫蘆:城固以西,是葫蘆的大肚腹;城固以東,由淺山丘陵相隔,這只葫蘆的小小肚腹坦露出來——這是西鄉盆地。牧馬河是發源于大巴山的漢水支流,橫穿了整個西鄉盆地,在盆地東緣匯入漢水。

十天高速公路在西鄉縣境內幾乎伴隨著牧馬河前行,沿著風景如畫的牧馬河,時而可見高速公路的高架橋凌空飛過,飛橋虹影下,細沙鋪滿河灘,水中倒映著天空和絢麗的云霞。牧馬河在西鄉縣城西十里處截流發電,形成了長達十多里的人工湖棗園湖。筒車壩是牧馬河邊一個古老的小鎮,這個人工湖延伸到這座小鎮的背后。臨水的人家,推開后窗就可以見到湖上的白鷺翩翩飛過。古老的筒車,讓人遙想我們千百年的農耕時代,水是大地的生機、水是豐收的根本。河流順著坡底,繞過山嘴,舒緩綿延,閃爍的水波畫出了天空的痕跡。緩緩落下的坡地,成為湖邊彎月般的半島,半島上有小小的村莊,房屋上的炊煙,被湖水裝進了蕩漾的畫框。

牧馬河在西鄉盆地東緣匯入漢水。漢水上游石泉水庫將這一河大水蓄積起來,形成了長達上百里的人工湖。水庫的蓄水從石泉縣城,一直上升到西鄉縣茶鎮地段。在西鄉縣境內,有三個鄉鎮在這座水庫的水域中。湖水被山地邊緣的群山圈起來,形成了無數水灣,最長的達十幾里地。茶鎮這三個鄉鎮之一,它是西鄉縣東部山區的一座古鎮,以“茶”為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是茶馬貿易鼎盛的時代,在宋金對壘時期,漢中地處北部邊區,是江南地區與西北地區茶馬貿易的重要物資聚集地和轉運港口。石泉水庫蓄積的水域上達茶鎮,這里鋪展的江水、漫漫的湖區被稱為茶鎮灣。站在江邊,眺望水波,三層的大游船翻起犁出道道波痕、快速的小汽艇翻起朵朵浪花。水邊人家悠然劃著小船,在水中捕魚撈蝦。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由此沿江下行,一路穿越安康谷地,直達荊湘大地。不由令人遙想當年,千帆競逐下襄陽,這條靈動的漢水,是古老時代穿越山地的唯一通道。


城固五門堰:煙樹迷蒙(小村攝影)

03

 
鄉村路帶我回家鄉——田園漢中
 
◆ 安詳的田園

由于秦嶺高大、大巴山綿延,漢水上游地區在歷史上一直是避世之地。大自然不單單庇護著這里的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也使這片土地成為隱秘的世外桃源。在秦嶺南坡和漢水河谷地帶,生存著大熊貓、金絲猴、大鯢等稀世動物,它們得益于秦嶺巴山的庇護,沒有遭遇滅絕的命運。在歷史上屢次戰禍紛爭中,漢中是抵達巴蜀的重要通道和給養渠道,兩漢三國的楚漢爭鋒、魏蜀鏖戰,宋金時代的南北對壘,元明清三代的饑民暴動……使大量的流民和饑民涌入此地,尋找避世生存的居所。移民開墾、居住繁衍,使這里的人們生活得近乎封閉、安寧而恬淡。民俗五方雜陳,生活習性南北雜糅,他們祖輩延續,使這綠色山地充滿著安詳而和美的田園風情。

沿著漢水河谷,村落與城鎮錯落在河流兩岸。南邊逐漸抬高,錯落的山嶺畫出大巴山重山疊嶺的輪廓;北邊緩慢延展,則是秦嶺南坡的道道山嶺。一年四季,漢水上游的高處山嶺和低地河谷,被季節描繪出豐富的色彩。河谷地帶生長著蔬菜和稻米,山嶺坡地往往種植果樹,水果品種也是南北兼有,北方的蘋果酥梨,南方的甘蔗甜橘。河谷和山嶺之間的淺山丘陵上,遍布著茶園,漢水流域被稱為中國茶葉最北生長線,人們飲茶成為習慣,茶葉在漢水沿岸的商埠碼頭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品種。

穿行在漢中盆地,大地宛如畫幅,三月里油菜泛金,麥苗碧綠,城鎮的高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村莊的炊煙畫出一道道輕紗。桃、李、杏、梨……果樹盛開著春天的絢爛,繁花間閃出鄉村人家的小樓,白瓷磚反射著陽光,耀人眼目。水塘爍爍,河流如流光的絲線。山間的小河上凌空飛架著鋼索吊橋,吊橋那一邊,是村莊的黑瓦檐。

這安詳的田園,令人遐想,遠來的旅人,乘車穿過這片寧靜的山地,望著車窗外畫幅般飄過的田園長卷,會忍不住想停駐,流連而不忍離去。在高速的時代,漢水上游這片寧靜的田園,往往帶給人片刻的舒緩和安寧,讓我們忘卻了匆匆的行旅、緊張的行程。游目騁懷間,心胸舒展而放松,秀色可餐,美景養眼,讓人難以忘懷。


寧強鄉村:田園春色(白玉超攝影)
 
◆ 櫻桃璀璨:西鄉櫻桃溝

 櫻桃溝在西鄉縣城北,由城區到景區有數條街道和馬路相連,當地人在街道和馬路兩旁種植了櫻花樹和櫻桃樹,稱作“櫻花大道”。在這座美麗的小城北邊,陽安鐵路穿越山嶺向東延伸;鐵路以北是南北延伸的數條山溝,這里的坡地上和溝谷中種植著大片櫻桃,三月櫻花盛開,農家的三層兩層小樓掩映在絢爛的花叢中。

數萬畝的櫻桃樹生長在這片淺山和溝谷中,春日櫻花盛開,覆蓋了這里的溝溝峁峁。上世紀80年代這里是一個貧窮的小村落,坡地上種植著小麥,山溝中是小片的稻田。后來栽培種植櫻桃樹,繁衍發展成數萬畝櫻桃園,這里便被叫做“櫻桃溝”。

地處漢中盆地東緣,西鄉盆地的海拔較低,溫暖濕潤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這里的櫻桃提供了足夠的生長條件。櫻桃是嬌柔美麗的,它的花期也是短暫的。3月初開花,花期一周,到了4月清明節,櫻桃成熟,大筐小筐裝滿,擺在街道兩旁售賣,是小城里的一道風景。

趕著花期來到西鄉,由城區出發,沿著數條“櫻花大道”,車行不足兩公里,就可以直接駛入遍地花叢中。隨地可見櫻桃樹,滿眼是一團團云霞般的櫻花。隨處停車,打開車窗,絢爛花色鋪面而來,花香沁人心脾;蜜蜂盈盈飛舞,耳邊是它們忙碌的聲響,宛如仙境中的樂音。

櫻桃樹有樹干大到碗粗的,樹冠張開,宛如一座花架,樹下是散發著春天氣息的潮濕泥土,土地肥沃,小草碧綠,野花星點閃爍。也樹干有小到拇指粗細的,撐著小小的樹冠,張揚著七八朵花枝。大小錯落,高高低低,花開無聲的寧靜中,清風徐徐,帶來陣陣芳香。

山坡上有農家小樓,紅磚白瓷,在春日的陽光中閃亮。農家的院子里擺著茶桌,陜南被稱為中國茶葉最北生長線,歷朝歷代茶葉在漢水沿岸的碼頭商埠都是重要的貿易品種。西鄉縣發展茶葉產業近二十年,已形成規模,是陜南最大的茶葉產業基地。這里的綠茶現已成為漢中綠茶的代表品牌,春日里新茶剛剛炒出,坐在農家的場院中,滿眼絢麗煙花,新鮮的綠茶在玻璃茶杯中碧綠可人、香沁胸腹。飲茶看花,聞香欲醉,暖風熏人,令人心醉神迷,飄飄欲仙。自然的奇跡讓心靈寧靜,分享櫻花的盛開,也使人靜靜品味別樣的境界。

山溝中水塘如鏡,就像是春天的眼眸,清澈迷人,讓人想伸手觸摸。閑坐池塘邊,或垂釣,或品茶,是別有意趣的閑暇,讓人想要留住忙碌中這愜意的一刻。


勉縣鄉間茶園:芬芳醉人(阿呆攝影)

04


觸手可及的仙境——問道漢中
 
◆ 大道漢中

跨越陜甘兩省境內的紫柏山是西段秦嶺最高山峰,其主峰高達2600多米。在漢中留壩縣境內,紫柏山東向延伸為柴關嶺,海拔2400多米,為秦嶺西段的重要山嶺。連接陜西和四川的公路在此翻越秦嶺,舒緩下行,一路依山傍水的行程,直達漢中盆地,逶迤向南,抵達蜀川。寶雞至漢中段是川陜公路最重要的一段。這段翻越西段秦嶺的公路初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抗戰時期,后來經歷數次修繕改建,最后成為316國道的組成部分,這條國道勾連中國東部地區和大西北,連接108國道之后,就把大西北和大西南網進了全國公路交通大網絡之中。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和即修建的寶巴高速公路亦翻越這一帶的秦嶺西段,進入漢中盆地,成為連接大西北、大西南和東南地區新的交通大動脈。

兩千多年前,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得力謀士張良功成身退,被封為“留侯”,封地在陜西留壩、鳳縣境內。傳說張良隱居紫柏山下,長伴青山、辟谷修煉。留壩縣西北15公里處的張良廟為張良的祠廟,也是漢中最重要的一座道觀。由于張良的聲譽、也由于道教的影響,張良廟成為歷朝歷代重點保護的名勝,至今車行川陜公路,依然可以看到殿閣森嚴、亭臺巍巍,附近的山嶺也是樹木森森、草木茂盛。

漢中的青山秀水中隱藏著無數大大小小的道觀,有人甚至把漢中當作道教的發源地,道教天師張道陵創始“五斗米教”,張魯為張天師的嫡孫,曾經割據漢中,將五斗米教發揚光大,創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體系。五斗米教使得道教影響深遠,成為中華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本土宗教。

道教奉老子為創始者、以《道德經》作為經典。道家的人生哲學和生存智慧歷來為人所探討,它淡泊超越、空靈輕逸,享受充分的心靈自由,維護和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靈動自在。道家的思想影響著中國人的性情,也特別能代表漢中的性情。很讓人聯想起來的當然是張良,這位協助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的得力謀臣,沒有像蕭何、韓信這些大功臣那樣享受赫赫權勢與聲威,卻也避免了身死族滅的人禍,朝露為飲、野草為食,在與青山默然相對中獲得了自由與飄逸。

凡道觀所建之處,山林不得伐、林鳥不相害,自然得以保存。紫柏山被視為靈山,山上生長著罕見的紫柏,是造型絕妙的景觀樹。高山草甸號稱有七十二,生人走入,會迷失方向。漢中西鄉縣的午子山,突兀在眾山之中,讓人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上建有午子觀,峻峰招商,生長著獨有的白皮松,千百年來,道觀屢遭毀損,這些白皮松卻得以保存下來,繁盛地生長。

這是一片滋潤的綠地,一片清潔的家園。青山隱隱水迢迢,白云生處有人家,這樣的一片綠地,使遠來的人仿佛進入觸手可及的仙境。不由讓人想起道家,其自然觀和生命觀,深深滲透在這片山地。


留壩張良廟:英雄神仙(小村攝影)
 
◆ 午子聽松:身到煙霞便是仙

午子山在西鄉縣城東南15公里處,東去湖北的210國道和連接川陜的316國道在此交匯。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在此處修建了大型道口,乘車行走在這幾條國道上,高大綿延的米倉山(大巴山)巒撞入眼簾。群山逶迤,在視野盡頭高高聳立。群山拱衛的西鄉小盆地邊沿,眾山環繞之中,午子山秀麗突兀,小巧俊朗,就像是人工的雕塑。

午子山下是穿越群山的一條山中小河,叫涇洋河,它與橫穿西鄉盆地的牧馬河交匯,最后匯入漢水。下游涇洋河邊有一片臺地,曾經在這里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被稱為李家村新石器文化遺址。站在午子山上,可見涇洋河波光閃爍,流淌在壩子上,午子山下的小鎮堰口鎮在河的對面,由一座鐵索吊橋與國道相連。

站在山下仰望,山勢突兀而高峻。樹木森森,山道陡升。與周圍高聳齊天的群山相比,它顯得小巧,但是卻獨立峻峭。這就像是大自然隨手的一個機巧之作。與大山相比,它是一個微縮的小品;與盆地相形,它是一個突然的隆起。

山上覆蓋著繁密的樹木,大部分又是獨特的白皮松。當地古老的傳說中,這座午子山原名“母子山”,傳說當年漢王劉邦征戰此地,納當地女子戚氏為姬,并在此地建立戚姬的行宮,一天,戚姬在梳妝時,一陣風吹來,妝盒中的銀粉被吹散,于是這里的松樹皮覆上了白色晶瑩的色澤。午子山峻峭的絕壁上,往往可以看到一株株高大的白皮松,樹冠張揚無忌,枝葉繁密,樹干樹枝則閃爍著瑩瑩白玉般的光澤,據說這里集中生長著全國最大面積的白皮松。

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隨處可見白皮松在道路兩旁山崖間直直伸出的枝干。山路一波三折,平坦處歇息,清風陣陣吹佛,四周高大的山影中,飛翔著三五只山鷹。三四月間正是小鷹孵出的時節,清風帶來山鷹的唳聲,讓人感覺到春日里的勃勃生機。

午子山上建有道觀,名為午子觀。行走在山道上,仰視中可以看到樹木掩映中,道觀的樓臺森森、飛檐隱隱。漢中被稱為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山中道觀眾多,午子觀是其中之一。道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在過去的歲月中,凡有道觀處皆為仙山,山中一草一木都受到保護,使這里的白皮松度過漫漫歲月依然繁盛。

午子山后,與涇洋河隔河相對的山名為“飛鳳山”,這座山是高山的余脈,卻從河谷地帶陡然突起,峭壁如削,山璧張開,宛如飛鳳。三國時代張飛被封為西鄉侯,其封地在今西鄉縣和鎮巴縣一帶,傳說張飛經過飛鳳山下,在山壁上題寫了“飛鳳”二字,由于地質變化,涇洋河河床抬升,這兩個大字已被覆蓋在河床下,無跡可尋了。210國道在河岸邊延伸,行車路上,可以看到兩邊山形陡然,天空變成狹小一線,對面飛鳳山陡峭逼人,仿佛觸手可及。山下河水清亮,映出山形的綺麗多姿。此時停車駐足,下到河灘,在卵石中往往可以隨手拾起一塊小小山石,圓潤而絢麗,五彩斑斕,令人不忍釋手。


西鄉午子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小村攝影)


南鄭玉泉:天下清廉看此處(小村攝影)


佛坪岳壩:秦嶺秋色一樹(小村攝影)


漢臺褒河:此地人家在桃源(小村攝影)

圖文注明外全部為丁小村原創

丁小村(dxcn916) | 有趣、有味;文藝的、思想的


這世界太嘈雜,因此我讀書和寫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央視《漢水漢中》(全6集)
如果調換秦嶺淮河的位置,歷史會發生什么?
甘肅省隴南市地理環境
安康地貌介紹(1)
(地中海與海中地)5 漢中盆地 與 環地中海
蜀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虞城县| 彰化市| 曲阜市| 阿图什市| 吴旗县| 平湖市| 斗六市| 会宁县| 吴旗县| 平邑县| 桓台县| 肃宁县| 中卫市| 彭州市| 常德市| 扶余县| 乡城县| 获嘉县| 芮城县| 綦江县| 河曲县| 莱西市| 炉霍县| 呼和浩特市| 湘乡市| 东乡| 延寿县| 临西县| 墨竹工卡县| 永德县| 沙洋县| 吉隆县| 迁安市| 宝坻区| 朔州市| 丰镇市| 长岛县| 镇平县| 安福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