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過分吹捧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和主動基金哪個更強?
世界股票投資第一人巴菲特的答案是指數基金。
2007年,他為了證明指數基金的優越性,
跟五位頂級投資人立下十年賭約,比收益。
老巴拿標普500指數不動,五位頂級投資人挑主動基金構建組合。
2017年,賭局結束,老巴斬獲125.8%的超高收益。
而五位投資人中最高的不過87.7%,指數基金完勝!
指數基金最牛逼從此深入人心!
中國很多人照本宣科,死搬硬套,無腦鼓吹指數基金!
傻子!
咱A股和美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能直接照搬人家的規律嗎?
美股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成熟市場。
一方面,散戶們基本被消滅,機構沒有韭菜可割。
另一方面,美股指數的編制非常合理。
例如近年來大火的納指。
基本囊括了美國頂級業績、頂級行業的巨頭。
基金經理想構建一個組合跑過這些公司,很難。
咱A股就不同了。
我們有最生生不息的韭菜,供人收割。
你看前些天500頭牛炒到100億的天山生物。
我們還有飽受詬病的上證指數。
近十年還在三千點原地踏步。
在中國,主動基金完爆指數基金。
02
買指數基金讓我少賺50萬
誰好誰壞,不是打嘴炮,吹牛逼。
實戰才能出真知!!!
為何我說主動基金完爆指數基金?
因為買指數基金讓我少賺了50萬!
2018年底,我抄底買入了指數基金,
目前總收益大約50%左右(不算后面加倉的資金,僅算2018年買入的資金)
(醫藥和證券收益高,是因為我賣出了一部分,導致顯示的收益高于實際收益)
但如果我同期買入高收益主動基金組合,目前總收益是138%!
收益回測如下圖
50% VS 138%!!!
收益至少差了一倍,我活生生少賺了50萬 。
50萬啊!
拍著大腿后悔!!!
誰說指數基金好,誰去買吧。我以后再不買了。
后面的實盤,我全部買的主動基金,收益杠杠的。
我目前的實盤如下
永動機-進取組合組合由我精選的主動基金構成。
今年3-5月在低位建倉18期。
截至目前收益率27.23%,同期滬深300為19.56%。
短短半年,主動基金組合收益已經戰勝指數基金近8%。
后面幾年,還會繼續完爆指數基金!
03
主動基金為何能完爆指數基金?
為了搞清楚主動基金為何能完爆指數基金,我前后翻了上百份研報,仔細研究了100多支主動基金,回測了上百次收益。由于打開的頁面過多,電腦都被卡死機三四次。
每支基金,我都對比他們每個季度的收益,對比他們的持倉變化,盡可能還原他們高收益的原因。
經過一個月的日夜研究,我終于搞明白,主動基金完爆指數基金主要是3個原因。
第一,主動基金能更好把握結構性行情。
小白可能沒聽過結構性行情這個詞。
簡單來說就是上證在3000左右晃蕩,不是全面行情。
但有些風格的股票連續上漲,所以叫結構性。
在A股,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結構性行情。
比如,從2016年至今,快5年的時間。除了2018年是大熊市,其他時間全是結構性行情。
16-17年底是藍籌行情,價值股完爆成長股。
滬深300上漲45.11%,創業板下跌13.89%。
19年初至今是醫藥、消費、科技行情,醫藥、消費、科技等成長股強于價值股。
滬深300上漲56.06%,創業板上漲104.34%。
所以能否把握結構性行情,對收益有巨大的影響。
買指數基金,就要賭每年的風格。比如今年風格是醫藥、消費、創業板,你賭對買這三個收益有50%,賭不對買滬深300,上證50等大盤股收益只有15%。但事實上普通散戶沒人能全部賭對風格(至少我目前沒見過一個),所以買指數基金收益就很低。
而主動基金就沒這個顧慮,由于持股均衡,且反應快速,不論什么風格都能把握,所以主動基金收益比指數基金收益高一大截。
比如16-18年的藍籌牛,滬深300一支獨秀,創業板等成長股一路下跌。當年買指數基金收益好不好,就看你買了多少滬深300。
但即便你全部賭對,全倉滬深300,收益依然不如優質主動基金。如果你還買了下跌的創業板,那收益至少折半。
收益回測如下圖:
19年初至今恰恰反過來,醫藥、消費、科技等成長股一飛沖天,滬深300、上證50等價值股成了三慘。這兩年你買指數基金收益高不高,就看你買了多少醫藥、消費、科技。
但即便你全賭對,全倉代表醫藥、科技的創業板,收益也才107%,遠不如優質主動基金135%的收益。如果你還買了滬深300、上證50,那收益還得再少30%。
優質主動基金在藍籌牛里完勝藍籌,在成長牛里暴打成長。
連當年最強指數都不如主動基金。
你說,怎么比嘛……?
第二,同樣板塊擇股能力更強。
又是血淋淋的實戰教訓
2019年初,我買的醫藥指數基金,至今收益大約95%左右。
本來非常得意!
但我一看同樣的醫藥主動基金,收益已經185%。
95% VS 185%!!!
主動基金再次完爆指數基金
原因很簡單,指數的編制主要是市值加權。
什么公司市值大,指數里就買得多,但大不等于收益高。
基金經理就沒這個限制,從指數里再次精選優質股票購買,
收益自然比機械的指數高。
第三,主動基金風險小于指數基金。
我回測了歷年大熊市,主動基金下跌都比指數基金小的多。
以18年歷史第二大熊市為例。
指數基金回撤-29%,優質主動基金僅-17%。
-29%VS-17%!!!
市場跌的時候,主動跌的遠比指數基金少!
你說比上漲,我主動比你強。
比下跌,還比你少。
比風格輪動,同樣碾壓你。
這就叫全方位無死角完爆。
至此,主動基金只能說一句:還有誰?
04
主動基金風險真的比指數高嗎?
鼓吹指數的人對主動基金的攻擊往往是這樣:
“指數穩定、透明,主動基金一換人收益就撲街,所以風險很高”
我就挑一個牛基里換人最頻繁的,華夏大盤精選。
自王亞偉之后幾乎一年一換,最久的陳偉彥至今才三年。
這換人夠頻繁了吧?但收益如何呢?
過去15年年化26.48%,穩穩跑贏大盤。
走勢圖上大幅甩開指數,把滬深300壓成一條直線。
國際專業基金研究機構晨星的權威研究報告顯示,70%以上的主動基金都能戰勝指數。
就算公司瘋了,隨便換人,70%的基金經理都比指數強。
考慮很差的結果,換了個很爛的基金經理,充其量也跟指數差不多。
“主動基金一換人就爆虧”,完全是沒有任何實戰,任何研究的“云”評論。
05
選優質主動基金很簡單
很多人詬病主動基金的另一個問題是難選。
這也是誤解,其實優質主動基金挑選相當簡單。
兩個字業績,四個字長期業績。
對基金經理來說,長期業績代表一切。
對基金經理來說,長期業績代表一切。
對基金經理來說,長期業績代表一切。
目前A股的主動基金(混合型 股票型)有5000只左右。
我們用過去十年年化超過15%這個條件篩選,直接篩掉99%。
也就是說,盡管基金總數很多,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卻很少。
過去十年真正牛逼的主動基金就幾十支。
其他的不過是陪太子讀書。
就這一招就能選出優質基金,你說難選嗎?
06
我恨死了“死搬硬套”和“照本宣科”
我讀書時,最恨“死搬硬套”和“照本宣科”
而且恨的牙癢癢!
我本科、碩士讀的都是商科,
80%的老師完全照本宣科,PPT一放就開始念課本。
講的都是西方過氣的經濟學“云”理論,完全不管中國的實際情況。
每次上課我都一肚子火。
為什么就不能親自去調研一下,研究一下呢?
本科4年,碩士3年,我90%的課都沒上。
選基金也一樣,這幾年興起一股吹指數的風氣。
好像在美國封神的指數拿到中國來一樣管用。
完全不去調研,完全不去思考,完全不去研究。
純粹死搬硬套、照本宣科。
事實上中國主動基金完爆指數基金。
可惜無腦跟風的人太多,肯坐下來實戰研究的人太少。
多多希望這篇文章能及時幫助關注我的朋友們,真正認清主動基金和指數基金的本質。不要再走我這樣的彎路,一開始就多賺錢,少虧錢。
我現在基金持倉200多萬,盈利60多萬,一路走來,我非常知道朋友們的迷茫。
以我的真實經驗,大家不要到處問來問去,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識。相信我,耐心的花1個小時,認真學學上面幾篇完整攻略,基金就能基本學懂。
基金實盤我會每周更新,實盤完全按攻略在操作,實盤能讓理論全部落地。大家不妨跟著實盤實踐一下。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經過一輪漲跌,你真正賺到錢,你就完完全全搞懂基金了。
這是最快最捷徑的一條路,也我真金白銀實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