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生,我的膽固醇降到正常范圍了,這個‘他汀’能停了嗎?”答:“血脂雖然正常了,‘他汀’還得繼續吃”。作為一名心內科醫生,常常會遇到患者提出這樣的疑問。那么,血脂降下來,“他汀”為什么不能停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他汀”的作用
1、降脂:他汀類藥物可以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阻斷細胞內羥甲戊酸代謝途徑,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減少,從而達到降脂的目的。
2、抗炎、穩定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可視為血管的一種炎癥反應。他汀類藥物可抑制多種炎癥因子的表達,促進內皮修復,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減少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生。
3、保護血管內皮、抗血栓:血管內皮細胞在維持正常血管張力和預防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他汀類藥物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腦血管供血狀態。
“他汀”可降低心梗的發病風險
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最終結果將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有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增高的時間越長,發生冠心病、心梗、腦梗等疾病的風險就越大。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夠降低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膽固醇水平高不高不能僅憑化驗單上的正常值判斷,要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有些人的血脂化驗單中并沒有向上的箭頭,各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但仍然需要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那是因為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還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簡稱斑塊)的穩定性有關。軟斑(即低回聲斑塊)穩定性差,易脫落,容易導致急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仍需要堅持服用他汀藥物,將軟斑轉化為硬斑(即強回聲斑塊)。如果已經確診了冠心病或腦梗,則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因為這是降低心梗、腦梗發生率的最重要的手段。 文/張涵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