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婦科:子宮、卵巢、盆腔等病在環跳穴有反應。男科病亦有反應。 2、婦人久治不愈的頸肩酸痛一般為有婦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應。 4、上腹器官,特別是胃、十二指腸、胰腺病在中脘穴有反應。在 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間反應劇烈。便秘大腸俞附近多有錯位。 5、肝膽病在期門有反應、陽陵泉也有反應,環跳穴也有壓痛則可確診: 6、下腹各器官病,在氣海、關元、中極有反應。 7、腸胃病在足三里有反應。 8、印堂穴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陽、頭維、風府三穴配合應用幾乎對任何頭痛、眩暈有特效?。 10、中府穴是肺病,經絡反應的壓痛點。 11、坐骨神經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壓痛點。【對應理論】 13、心臟疾病用青靈穴【心經穴位】配內關【心包經】有特效。心絞痛發作,重按極泉、中沖、至陽三穴 12、心臟病突發危急,叫病人仰臥,一手指頭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內關、郄門穴5-10分鐘即可恢復。有急救作用特效 14、鼻塞取風池、項強取承漿【任脈】,頭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澤【膝蓋與手肘對應】,重按肩井【是膽經穴位,對上半身痛,效佳】對頭痛有特效 15、腰痛取腹部對應點【陰,陽對應】,用揉法,揉至熱力自腹部深處透到腰部患處,腰痛可緩解,此時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壓飛揚穴(外踝上7寸后1寸)【膀胱經絡穴,肺與膀胱別通】對感冒頭痛發熱有特效。 17、特效穴:呃逆壓涌泉,發熱取大椎,崩漏取隱白【脾經】,腹瀉便秘取天樞【胃經,又是大腸募穴】,。 18、回陽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腳掌底(腳趾除開)長度足中線和寬度足中線之交*點即是,此穴回陽復蘇快過人中,一般一分鐘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撫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 19、溫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針陰上穴?(陽陵泉上1.5寸)平補平瀉、針尖向上斜刺得氣后留針30分鐘一日一次,留針5分鐘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動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 21、肩中治療癱疾、肌肉痿縮、小兒麻痹療效好過肩隅 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 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 24、腰痛重點按壓、大腸俞、腎俞,20-30秒,一天3次,幾天即可--過量的飲食可引起腰痛!!! 25、陽萎、早泄:取命門、不容、中脘、天樞、關元、進行按壓每穴3-5分鐘。早泄按壓:內關及會陰,每穴10分鐘。 26、糖尿病重點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結推散,背部為脾、胰、肝、腎、三焦俞。 27、三陽絡透郡門,能使腦部m肉和神經瞬間失去知覺,放松肌肉。 28、下關穴牙痛的克星,對上牙痛有特效。 29、內臟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現: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 膽疾病右背側重度不適,胃病后背疼痛。胰腺 (脾)病后背橫行疼痛。 子宮卵巢病腰椎骶椎部沉重酸痛。 30、中風失語特效術:病人張口,醫生用左手將病人舌頭牽出唇 外,右手用28號3寸針在距舌尖約1厘米處沿癱側舌體肌層,順舌靜脈 走行萬向,用向舌根平刺5寸,平補平瀉,當病人有氣感或用力 拽舌或喊啊宇時出針。語門穴位于舌體腹側:此操作安全,治療 中風失語痛苦小見效快。 29,膽或胃十二指腸疼痛時茁噎脾部世有麻脹痛, 扒、肩脾骨內上荒魁點對肩周炎有特效 30 牙痛點在大魚際外側代表上齒,內廁代,表下齒,牙痛時可取 相應的區域內尋找陽性物,一般呈淺紅色或紫紅色的反應點,男取左 手,女取右手,急性牙痛時,用三棱針利出血, 3l、痔瘡,點按長強、孔最、承山7-14天有效可兔手術。 34、風濕點:膝關節內側間隙處 (內膝眼內側旁開2寸,斜上去點:骸骨上緣稍外方凹陷處,主治風濕。 35、涌泉與完骨可治失眠。 36、龍點 (委中下四橫指處),主治頸椎病及高血壓,早期效果 較好! 37、凡腹腔部的亢位必須深按才能按到穴位,杏則效差。 38、不論,論任何疑難病如各種萬法皆久冶下愈。可用下法:手腕部仔細尋找脈絡并有短針,刺血。則往往有意想不到功效。!這是的)經絡病冶經驗之一。 39'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天突上1-2用中指輕輕壓揉,使 病人產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3-4聲即見排痰、經1m3次即可止咳。 40,冠心病93x左側靈道穴有明顯壓痛,用拇指腹于靈道穴先輕揉 1-2分鐘,然后重壓按摩2分鐘,最后輕揉1-2分鐘,一天一次,五天 一療程。 點壓中脘穴【腑會中脘】可治前頭痛 (眉棱骨痛),有效。五分鐘即可止 痛1-3次全愈。 42;肝病在太沖穴及肝俞足三里有反應。 43;胃潰瘍、胃擴擴張可瀉足三里及梁丘穴有反應。 44'十二指腸潰瘍在中脘和梁門穴【胃經】有壓痛。 45;結腸炎在章門穴有反應。 46;輸尿管結石在腎俞穴及足部腎穴 (在闌尾穴后兩寸)有反應點。 47;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陰交、漏谷穴、陰陵泉穴有壓痛。 48;前列腺病在三陰交、漏谷穴有壓痛。 49;膽道病在膽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應。 50;闌尾炎則闌尾穴及養老穴有反應。 51,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虛穴、足三里有反應點。 (以上反應點一般在同側,記住:反應點即治療點)!! 52,痛經的反應點在關元穴。 53;膽道蛔蟲癥的反應點四白穴。 54;隔下膿腫的反應點在氣舍穴。 55;結腸癌的反應點在上廉穴。 56;胃腸痙攣大多在胸椎7-8椎之間有壓痛點,按2-3分鐘即可,連按 10天。 57,心臟病一般都在胸2-3椎有偏歪病變。 58;膽結石應抽打胸椎2-3分鐘,然后抽打4、5、6胸椎即可排 紅色的是可能有錯的地方,有知道的可以幫助改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