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方劑手冊
發布: 2009-11-11 17:00 | 作者: 張廣志 | 來源: 復興中醫網
痙濕暍病方
瓜蔞桂枝湯
金匱瓜蔞桂枝湯,白芍甘草棗生姜;
項背強直成柔痙,解肌驅邪舒筋良。
組成:瓜蔞根、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
功效:解肌祛邪,舒緩筋脈。
主治:太陽柔痙體強證。癥見項背強直,肢體拘急,發熱,惡風寒,頭痛汗出,苔薄白,脈沉細而遲或兼弦。
臨床運用:本方可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落枕、頸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皮膚干燥綜合征、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神經性耳鳴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以本方加粉葛、生地治療精神疾病;用本方治療小兒抽搐癥(氣虛加黨參,脾虛加白術,血虛加當歸,陰虛加石斛);合葛根治療外感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本方有抗菌、調節免疫功能、促進微循環、解熱、鎮痛、解痙、抗腫瘤、擴張血管等作用。②服用本方后,最好服少許熱稀粥以助出汗,但以全身微汗為度,不能大汗淋漓。③若用本方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癥時可適當加活血藥、軟堅藥、化痰藥,以提高療效。
瓜蔞桂枝湯
金匱瓜蔞桂枝湯,白芍甘草棗生姜;
項背強直成柔痙,解肌驅邪舒筋良。
組成:瓜蔞根、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
功效:解肌祛邪,舒緩筋脈。
主治:太陽柔痙體強證。癥見項背強直,肢體拘急,發熱,惡風寒,頭痛汗出,苔薄白,脈沉細而遲或兼弦。
臨床運用:本方可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落枕、頸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皮膚干燥綜合征、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神經性耳鳴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以本方加粉葛、生地治療精神疾病;用本方治療小兒抽搐癥(氣虛加黨參,脾虛加白術,血虛加當歸,陰虛加石斛);合葛根治療外感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本方有抗菌、調節免疫功能、促進微循環、解熱、鎮痛、解痙、抗腫瘤、擴張血管等作用。②服用本方后,最好服少許熱稀粥以助出汗,但以全身微汗為度,不能大汗淋漓。③若用本方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癥時可適當加活血藥、軟堅藥、化痰藥,以提高療效。
葛根湯中麻桂枝,芍藥炙草姜棗施;
表實無汗作剛痙,身痛項強兼可治。
組成:葛根、麻黃、桂枝、生姜、炙甘草、芍藥、大棗。
功效:解表發汗,生津舒筋。
主治:傷寒表實證之欲做剛痙。癥見發熱無汗,惡風,身痛,項背強幾幾,口噤不得語,小便少,苔薄白,脈浮緊。亦治痢疾、麻疹初期有上癥者。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腦炎、腦膜炎、慢性鼻炎、頸椎病、面癱、流行性腮腺炎、痹癥等病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認為,本方是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效方,對小兒流行性感冒療效更為顯著。本方加黃芪、制川烏、苡仁,隨癥加減治療痹癥;加細辛、尋骨風、當歸等治療頸椎病;用本方
加減治療面癱等病,都有較好療效。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抑菌、解痙、抗變態反應、抗過敏、調節免疫功能、抗炎、解熱等作用。
峻下熱結大承氣,硝黃枳樸共成劑;
陽明腹實熱厥狂,急下存陰方第一。
組成:大黃、厚樸、枳實、芒硝。
功效:峻下熱結。
主治:①陽明腑實證。癥見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日晡潮熱,神昏譫語,手足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②熱結旁流。癥見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數。③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西醫學所述的諸多疾病。凡具有陽明腑實重證或熱毒內盛者,均可借助大承氣湯攻下之功驅除病邪,如傳染性疾病(乙型腦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肝昏迷等)、消化系統疾病(多種原因引起的腸梗阻、膽道感染等)、呼吸系統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心病急性發作等)、泌尿系統疾病(泌尿系結石、腎功能衰竭等)、心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腦出血、冠心病等)以及婦科、兒科、五官科多種疾病。有報道以本方合排石湯治療膽道疾病致休克者;合茵陳、金錢草治療瘀膽型肝炎;合黃芩、黃柏、柴胡等治療急性胰腺炎;配伍滅滴靈治療化膿性闌尾炎;合赤芍、桃仁等治療急性腸梗阻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增加腸蠕動、增加腸容積、改進腸管血液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此外,本方還具有抗炎、抗微生物、解熱、保肝、降酶、降尿素氮、利膽、排石、止血等多種作用。②本方為急下存陰之劑,可使大便行而腑氣通,泄熱邪而津液存?!秱摗吩瓡械募宸ㄕf明,大黃、芒硝均后下,因二藥久煎,會減緩瀉下作用。
麻黃加術金匱方,風寒濕痹體煩僵;
身痛無汗從表解,散寒祛濕效力張。
組成:麻黃、桂枝、杏仁、白術、炙甘草。
功效:發汗解表,散寒祛濕。
主治:寒濕表實痹證。癥見身體疼痛劇烈而煩擾不寧,無汗,遇風寒濕則加劇,或關節疼痛,舌淡,苔薄,脈浮或緊等。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急性腎炎、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皮膚病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利尿、抑菌、解熱、抗變態反應及降血糖等作用。
金匱麻杏苡甘湯,解表祛濕意深長;
善治風濕全身痛,風寒喘鳴一同擋。
組成:麻黃、杏仁、炙甘草、薏苡仁。
功效:解表祛濕。
主治:風濕熱痹證。癥見一身盡疼痛,發熱,甚于日晡,四肢沉重,或頭昏,或疼痛游走不定,苔薄,脈沉或遲。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急性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蕁麻疹、急性腎炎、扁平疣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以本方合姜黃、海桐皮等治療風濕熱;加荊芥、防風、當歸、土茯苓等治療銀屑病等頗為有效。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熱、鎮咳、平喘、抗炎、抑菌、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
金匱防己黃芪湯,甘草白術棗生姜;
汗出惡風身浮腫,表虛濕盛服之康。
組成:防己、黃芪、甘草、白術。
功效: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風水或風濕。癥見汗出惡風,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風心病、肺心病心衰、功能性水腫、肝硬化腹水、更年期綜合征水腫、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單純性肥胖癥,高脂血癥、汗癥狐臭、下腫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車前子、金錢草、補骨脂、澤瀉等治療腎積水;加丹皮、秦艽等治療濕熱性風濕性關節炎;加草決明、紅棗、生姜為基本方治療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癥;加減治療各型水腫、狐臭等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亦有報道用本方加減治療頸椎病、慢性蕁麻疹、慢支咳喘、脾虛泄瀉、尿濁、肥胖、痛風高尿酸血癥伴腎結石、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提示:本方中防己能解熱鎮痛、抗炎、抗過敏,可松弛橫紋肌,具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營養、調整血管張力等作用;黃芪具有消炎利尿、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疲勞及強心降壓等作用。白術具有強壯利尿、護肝、擴張血管、抑菌、升高白細胞等作用。
桂枝附子除濕風,生姜大棗甘草同;
身痛轉難脈虛澀,祛邪莫忘和中宮。
組成:桂枝、附子、生姜、大棗、甘草。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主治:陽虛痹證。癥見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舌質淡,苔白潤滑,脈浮虛而澀者。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病變、產后痹證、寒疝、陽痿早泄等屬陽虛、風寒濕痹阻者。有報道用本方加制川烏、制草烏治療寒疝;合二仙湯治療寒疝、陽痿;加味治療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產后痹痛、真心痛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方中桂枝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并有解熱、活血通經作用。附子有抗炎、鎮痛和鎮靜作用。甘草具有皮質激素樣作用。
金匱防己黃芪湯,甘草白術棗生姜;
汗出惡風身浮腫,表虛濕盛服之康。
組成:防己、黃芪、甘草、白術。
功效: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風水或風濕。癥見汗出惡風,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風心病、肺心病心衰、功能性水腫、肝硬化腹水、更年期綜合征水腫、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單純性肥胖癥,高脂血癥、汗癥狐臭、下腫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車前子、金錢草、補骨脂、澤瀉等治療腎積水;加丹皮、秦艽等治療濕熱性風濕性關節炎;加草決明、紅棗、生姜為基本方治療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癥;加減治療各型水腫、狐臭等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亦有報道用本方加減治療頸椎病、慢性蕁麻疹、慢支咳喘、脾虛泄瀉、尿濁、肥胖、痛風高尿酸血癥伴腎結石、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提示:本方中防己能解熱鎮痛、抗炎、抗過敏,可松弛橫紋肌,具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營養、調整血管張力等作用;黃芪具有消炎利尿、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疲勞及強心降壓等作用。白術具有強壯利尿、護肝、擴張血管、抑菌、升高白細胞等作用。
甘草附子湯主何,骨節煩痛伸不得;
溫陽散寒除濕去,煎加術桂起沉疴。
組成:甘草、附子、白術、桂枝。
功效:溫陽散寒,祛濕止痛。
主治:陽虛骨痹證。癥見全身骨節疼痛而煩,屈伸不利,痛處拒按,惡風,汗出,短氣,小便不利,全身輕度浮腫,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澀。
臨床運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治療肩周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味并隨癥加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重者加防風、細辛;濕重者加茯苓、薏苡仁、防己;寒重者加干姜、制川烏、制草烏、細辛;氣血虛或產后感受風寒濕邪而成者;加黃芪、白芍、當歸、巴戟天;病程久者加紅花、蜈蚣、烏梢蛇等;加茯苓、白芍治療自汗;加元胡、薤白治療真心痛;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椎間盤病變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甘草附子湯主何,骨節煩痛伸不得;
溫陽散寒除濕去,煎加術桂起沉疴。
組成:甘草、附子、白術、桂枝。
功效:溫陽散寒,祛濕止痛。
主治:陽虛骨痹證。癥見全身骨節疼痛而煩,屈伸不利,痛處拒按,惡風,汗出,短氣,小便不利,全身輕度浮腫,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澀。
臨床運用: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治療肩周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味并隨癥加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重者加防風、細辛;濕重者加茯苓、薏苡仁、防己;寒重者加干姜、制川烏、制草烏、細辛;氣血虛或產后感受風寒濕邪而成者;加黃芪、白芍、當歸、巴戟天;病程久者加紅花、蜈蚣、烏梢蛇等;加茯苓、白芍治療自汗;加元胡、薤白治療真心痛;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椎間盤病變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暑濕營衛不和證,身熱身痛又身重;
清熱祛濕利水氣,一物瓜蒂真神勇。
組成:瓜蒂。
功效:清熱祛濕,散水和衛。
主治:暑濕營衛不和證。癥見身熱,身疼且重,脈弱。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暑熱病夾濕者,以及慢性咽炎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本方能刺激胃感覺神經,能反射地興奮嘔吐中樞而起催吐作用;能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增加肝糖原蓄積,抑制肝細胞纖維增生,防止肝細胞脂肪及變性而起保肝作用。
百合知母湯
養陰百合知母湯,清熱潤燥除煩良;
誤汗傷陰百合病,口渴心煩治相當。
組成:百合、知母。
功效:養陰清熱,潤燥除煩。
主治:心肺陰虛證(陰虛肺有熱)。癥見心中煩熱,坐臥不寧,神志恍惚,飲食失常,口苦而渴,小便短赤,脈微數;或熱病后期,余熱未盡,身微熱,常午后潮熱,口干微渴,心煩少寐,舌紅少苔,脈細數。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神經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百合病、熱痢重癥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百合
知母湯加減治療神經衰弱;加梔子、香豉、炙甘草治療百合病;加沙參、山藥、蓮子等治療熱痢重癥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百合知母湯具有降血糖作用,保護腎上腎皮質功能的作用,增強呼吸道的排泌功能,促使黏膜排泄分泌酚紅量的作用,還有鎮咳、止喘、解熱、抗菌、鎮靜、抗疲勞等作用。
滑石代赭用百合,清潤心肺除濕熱:
陰虛氣逆神恍惚,口苦口渴脈微數。
組成:百合、滑石、代赭石。
功效:清潤心肺,利濕除熱。
主治:心肺虛熱氣逆夾濕證。癥見心煩,神志恍惚,驚悸不安,口干作渴,時時嘔噦,口苦,小便短赤,脈微數。
臨床運用:現代可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膽囊炎、心臟神經官能癥、心動過速、心律不齊、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美尼爾氏綜合征等屬上述證機者。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對發炎的胃腸道黏膜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有保護作用。
百合雞子黃湯好,滋肺胃陰臟氣保;
誤吐心悸脈虛數,或解風動無煩惱。
組成:百合、雞子黃。
功效:養肺胃陰,以安臟氣。
主治:心肺陰虛證。癥見心悸怔忡,驚恐煩死,或伴有手足蠕動,肢體震顫,口苦,小便赤,舌紅,少苔,脈虛或細。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心肺陰虛而以心血虛為主者?,F代可用于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大葉性肺炎恢復期、神經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治療肝昏迷,加味治療病毒性腦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鎮咳、止喘的作用。②關于雞子黃的用法:待湯劑稍涼之后加入,入湯劑中攪勻服用,重在滋陰清虛熱;入湯劑稍煎之后服用,則變其純涼之性,功用重在養血滋陰??梢?,方中雞子黃用法不同,則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金匱百合地黃湯,精神恍惚行異常;
頭暈脈數百合病,潤肺滋腎效力強。
組成:百合、生地。
功效:潤肺滋腎,清熱涼血。
主治:陰虛火旺、心神不寧之證(百合病)。癥見精神恍惚,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坐臥不寧,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動異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癔病、眩暈、神經衰弱、癲癇、夜游癥、心肌炎、心動過速、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肺結核、大葉性肺炎恢復期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炒棗仁、竹茹、遠志、茯苓等,并隨癥加減治療癔??;加黃連、阿膠、雞子黃、浮小麥等治療神經衰弱;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癲癇;加炒棗仁、茯苓、合歡花、桑椹子、白芍等治療夜游癥;加炙甘草、淮小麥、大棗,并隨癥加減治療精神分裂癥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藥理研究表明本方有鎮靜、催眠、降低血糖等作用。②本方清熱涼血作用顯著,一旦虛熱得解,即當停止服用。
百合洗方百合病,潤燥止渴又養陰;
纏綿不愈口作渴,誰解一番清熱心。
組成:百合。
功效:清熱養陰,潤燥止渴。
主治:心肺陰虛內熱證。癥見神志恍惚,頭昏目眩,心悸失眠,坐臥不安,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食不食,若有所思,行動異常,口渴較甚,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微數。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多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癔病、眩暈、神經衰弱、癲癇、夜游癥、心肌炎、心動過速、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肺結核、大葉性肺炎恢復期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采用鮮百合適量,加冰片少許,同搗爛拌勻外敷于局部法,治療乳腺炎及骨結核潰久創口發炎,獲得良好效果。
提示:①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鎮咳作用、祛痰、鎮靜、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抗組織胺引起的哮喘、抗缺氧等作用。②本方用法:“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闭f明本方臨證最好是外洗與內服結合,以保證療效。
陰虛瓜蔞牡蠣散,虛陽上浮口渴干;
益陰潛陽潤燥渴,專治精神恍惚煩。
組成:瓜蔞、牡蠣。
功效:益陰潛陽,潤燥止渴。
主治:心肺陰虛,虛熱內盛證。癥見神志恍惚,頭昏目眩,心煩失眠,坐臥不安,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食不食,行動異常,口渴口干,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微數。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心肺陰虛,虛熱內盛者?,F代多用于治療神經官能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肺炎、更年期綜合征、精神病、潰瘍病、腫瘤、淋巴結炎及發熱性疾病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雞子黃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獲得良好效果。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瓜蔞牡蠣散中牡蠣含80%~95%的鈣鹽,具有增強體液免疫、抗癌、抗潰瘍及促吞噬等作用。
清熱百合滑石散,發熱口苦小便短:
心煩微渴脈微數,滋養心肺效力展。
組成:炙百合、滑石。
功效:滋養心肺,清熱利尿。
主治:心肺虛熱夾濕證。癥見發熱,心煩驚悸,神志恍惚,頭昏目眩,坐臥不寧,欲食不食,欲眠不眠,口渴口干,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微數。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多用于治療神經官能癥、心動過速、中暑、腎盂腎炎、膀胱炎、支氣管擴張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道用本方加五味子、麥冬、小麥、炙甘草、大棗等治療神經官能癥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服用本方病人可有小便量增多,或小便由不利轉利,這標志濕邪從下而去,濕邪去則停服。
甘草瀉心配連芩,人參半夏姜棗行;
益氣和胃與消痞,中虛得補熱也清。
組成:甘草、半夏、干姜、黃連、黃芩、人參、大棗。
功效:和胃補中,消痞止利。
主治:①中虛濕熱痞利證。癥見心下痞滿,下利,腹中腸鳴,干嘔,心煩,不得安,少氣,舌淡或紅,苔薄黃,脈弱。②濕熱疫毒證,即狐惑病(口眼生殖器綜合征)。癥見表情沉默,精神不振,身熱,失眠,煩躁,喉痛,咽爛,陰癢,陰部或陰中潰瘍,口腔黏膜、頰黏膜有潰瘍,不欲飲食,惡聞食臭,面色或白或青,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慢性胰腺炎等屬上述證機者。根據《金匱要略》用本方治療狐惑病,現代用于治療白塞氏病、淋病、尖銳濕疣、口腔潰瘍、慢性咽炎、藥物過敏反應等疾病。有報道用本方去人參、大棗加澤瀉治療藥物過敏;加丹參、玄胡、郁金,并隨癥加減治療帶狀皰疹;加減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白塞氏??;加木香、佛手治療慢性胃炎;加減治療白塞氏病,食欲不振加佩蘭,咽喉潰瘍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目赤加赤芍、夜砂,口鼻出熱氣加石膏、知母,胸脅煩滿加柴胡,濕偏盛加赤苓、木通等;加減治療口腔潰瘍等均獲良效。
提示: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保護胃黏膜作用,有抗病毒、抗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方中甘草所含甘草甜素有解毒和吸附作用,可用于抗炎和抗過敏反應。
清熱解毒雄黃方,燥濕殺蟲止痛癢;
青煙裊裊熏狐惑,何愁脈數蟲蝕肛。
組成:雄黃。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①濕毒下注證(狐惑病)。癥見肛門瘙癢或潰瘍,不熱不紅,或輕微發紅,口不渴,舌淡,苔薄,脈沉。②皮膚諸瘡或疥癬者。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濕毒下注證的皮膚諸瘡;少量內服還用治驚、癇、瘧、痰核、諸蟲腹痛等。現代多用于治療肛腸部疾病、帶狀皰疹、傳染性疾病、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痢疾、結腸炎、白塞氏綜合征等屬上述證機者,尤其更多應用于皮膚病的治療。有報道用本方加硫黃治療痔核、肛門瘙癢癥、蟯蟲病、肛門濕疹、脫肛、肛周膿腫等疾??;加大黃、黃柏、冰片等治療帶狀皰疹;用復方雄黃烏梅湯治療血吸蟲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抑制皮膚真菌、殺菌、抗血吸蟲及瘧原蟲等作用。
清熱解毒雄黃方,燥濕殺蟲止痛癢;
青煙裊裊熏狐惑,何愁脈數蟲蝕肛。
組成:雄黃。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①濕毒下注證(狐惑病)。癥見肛門瘙癢或潰瘍,不熱不紅,或輕微發紅,口不渴,舌淡,苔薄,脈沉。②皮膚諸瘡或疥癬者。
臨床運用:本方可用于治療濕毒下注證的皮膚諸瘡;少量內服還用治驚、癇、瘧、痰核、諸蟲腹痛等?,F代多用于治療肛腸部疾病、帶狀皰疹、傳染性疾病、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痢疾、結腸炎、白塞氏綜合征等屬上述證機者,尤其更多應用于皮膚病的治療。有報道用本方加硫黃治療痔核、肛門瘙癢癥、蟯蟲病、肛門濕疹、脫肛、肛周膿腫等疾?。患哟簏S、黃柏、冰片等治療帶狀皰疹;用復方雄黃烏梅湯治療血吸蟲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抑制皮膚真菌、殺菌、抗血吸蟲及瘧原蟲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