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痢疾 蒲輔周醫案:程某 男 4歲半。1963年8月15日突然發熱,惡心嘔吐,4小時內抽風2次,因昏迷而入院。患兒大便呈膿血性,里急后重,診斷為急性中毒性痢疾,西藥治療效差,于26日請中醫會診,刻見患兒呼吸急促,唇色淡紅,腹滿不硬,午前寒顫,午后高熱,每日下痢20余次,右脈沉滯,左脈弦大而急,舌色淡,苔薄白而膩。證由暑濕內伏,新涼外加,表郁里結,以致升降阻滯,營衛不通。若單治其里,則伏邪不得外越,內結必然更甚。病為正虛邪實。幸胃氣尚存,津液未竭,急宜升陽明 和營衛,開玄府之閉,達邪外出而解急。 處方:粉葛根6 桂枝3 白芍3 炙甘草3 生姜2片 大棗2個 藥后另服荷葉炒粳米粥,仿桂枝湯服法以助汗。藥后當夜汗出洗洗,但小腿至足無汗,體溫漸降,四肢轉溫,今晨無寒,但仍有膿血便及里急后重,前方去桂枝白芍,加健脾化濕之品調理一周而愈。 2僵人綜合征 張振東醫案:王某 女 52歲。平素愛出汗,1985年10月感下肢抽出疼痛,漸至頸項強,下肢僵直瘛瘲,不能下地,伴發作性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醫院診斷為僵人綜合征。刻下頭項強直,轉側不利,全身瘦弱,面色蒼白,言語欠清,神情淡漠。雙眼內收外展受限,雙胸鎖乳突肌,腹肌緊張,四肢張力高,反射活躍,雙腳趾向足心拘攣。全身濕潤有汗,舌紅苔薄白,脈弦細。證屬營衛不和,汗出傷津,筋脈失養, 處方:葛根30 桂枝10 生姜10 白芍10 甘草5 大棗5個 連服30劑,汗止,周身有柔和感,加全蝎3克,研末沖服。又服30劑 便可下地走路。 3重癥眼下垂 秦天富醫案:趙某 女 6歲,患兒外感發燒3天,熱退后眼瞼開始下垂。服西藥無效,刻見舌脈無明顯變化,唯形氣較弱,為了視物需用手將眼皮撐起。初用補中益氣湯3劑無效,細思之,眼瞼乃足太陽經脈所起之處,患兒感風寒,傷及太陽經脈,以致經氣不振,故眼瞼下垂。 處方:葛根10 桂枝9 白芍9 炙甘草6 枳殼15 防風5 生姜3片 大棗3枚,3劑病大減。加黃芪再服3劑病愈。 4痙攣性斜頸 王立恒醫案:王某 男 32歲,自訴5小時前突然頭呈陣發性,不由自主的向右上方傾斜。用西藥無效。刻見發作時先是頭呈不規則的細小搖動,繼則頭逐漸向上方傾斜或后仰。下頜向對側扭轉并稍向上,口張難合,兩目上翻,并伴項背強急,自汗惡風,咽干。 處方:葛根15 桂枝12 白芍12 炙甘草10 大棗5個 生姜3片 2劑病愈,未再發。 此外,該方還可治療 面神經麻痹,落枕等伴見汗出,脈浮緩者。 |
桂枝湯加葛根附子 岳母,71歲。突發中風(腦梗),在市中醫院住院三天,大便失禁,即感覺便意時大便就不能控制,每次都是解在了床上。想到桂枝湯治療汗出,那大便不也是開合功能失常嗎, 于是處方:桂枝20 白芍20 干姜10 炙甘草6 葛根20 附子6 大棗20枚, 在中藥店機器煎好送醫院,悄悄與她服下,岳母問是否是茶(口感尚好),服下后感腹內“咕嚕咕嚕響”次日大便就能控制自如,不知是否中藥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