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1
辦
學
方
向
120分
B-1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40分
C-1
辦學
思想
20分
1.以“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有正確的辦學理念、先進的教育思想,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
8分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面向全體學生和學生每一個方面,抓好每個班級,不設重點班。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 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6分
3.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校長親自抓,有方案、措施,目標明確切實可行。
6分
C-2
發展規劃20分
1.學校有長期和中期發展規劃,年度和學期工作計劃,并有規劃圖或模型。
10分
2.各種規劃和計劃符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本校實際,內容具體、措施得力、重點突出。
10分
B-2
依法辦學
40分
C-3
執行計劃20分
1.辦學思想、發展規劃、計劃能得到廣泛認同。各方面計劃能得到有機整合,形成具體的月工作計劃和周工作安排。
10分
2.各職能部門均能圍繞學校計劃創造性地工作,在計劃執行中組織領導到位、措施到位、效率高、質量好,并及時進行認真反思、調整和總結。
10分
C-4
依法施教
20分
1.學校能認真組織師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校長、教職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知法面100%為優,90%以上為良,80%以上為合格。
6分
2.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健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開展學校各項工作和活動。學校無亂收費、亂辦班和亂發資料現象。
6分
3.學校能依法維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無非法侵害學校、教師和學生合法權益的現象。
6分
4.教職工和學生無嚴重違法、違紀現象。
2分
B-3
辦學特色
40分
C-5
特色創建
20分
1.在學校特色建設過程中,學校領導和教師形成較明確的、有特色的辦學思想,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6分
2.辦學特色有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做支撐。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形成獨特的、優化的、穩定的辦學風格。
7分
3.有辦學特色創建方案和實施計劃,有組織、有領導、有步驟地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7分
C-6
特色體現
1.學校在抓好各項常規工作、面向所有學生的的基礎上,在整體或某一方面工作中,樹立了新觀念、創造出新經驗,形成獨特風格和傳統。
6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20分
⒉ 特色能體現在鮮明的校風、校訓之中,并形成良好的創建氛圍。
8分
⒊ 學校特色得到社會和主管部門認可,有被推廣的經驗,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6分
A-2
學
校
組
織
管
理
150分
B-4
領導班子
40分
C-7
校長素質能力
20分
⒈ 符合校長任職條件,勝任校長工作,持證上崗。有較高的政治素養,準確把握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
5分
⒉ 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正直、公正、廉潔自律、有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有民主平等、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勇于反思、不斷進取。
5分
⒊ 有較強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趨勢,能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熟悉學科教育教學工作,能積極組織和參與學校教科研工作,有指導教學和教研的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5分
⒋ 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研究能力、積累和總結工作經驗的能力,能夠把辦學思想轉化為全校教職工自覺的行動,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驅動力。
5分
C-8
領導班子20分
⒈ 領導班子成員符合任職條件,勝任領導工作,持證上崗。班子成員齊全,分工明確。具有??埔陨蠈W歷,中級以上職稱,身體健康,結構合理,能力互補。
8分
⒉ 班子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團結合作,有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圍和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形成合力。
6分
⒊ 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意識強,在師生中有較高的威望,群眾滿意率90%以上為優,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合格。
6分
B-5
行政管理90分
C-9
機構設置職能
10分
⒈ 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合理,職責劃分明確,相互支持,高效運轉,能滿足學?,F代化管理需要。
5分
2.中層干部配齊,素質較高,專業能力較強,各司其職, 勇于負責,能保證學校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5分
C-10
管理機制
15分
1.實行校長負責制,正副校長競聘上崗,并有效運行。
3分
2.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監督作用。
3分
3.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和監督,校務公開,重大決策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能征求家長委員會的意見。
3分
4.以人為本,創造性地運用激勵機制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在物質分配、評優晉級上堅持公開、公平、公正。
3分
5.建立學校自評制度,實行全員參加、全面自評、全過程評估。自評與學校工作計劃、工作過程監控、工作總結相結合,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能定期按時向教育督導部門上報自評和整改報告。
3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2
學
校
組
織
管
理
150分
B-5
行政管理
90分
C-11
教師管理
16分
⒈ 建立教師崗位責任制,實行教師聘任制,有比較科學的教師考核制度,做到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年度考核合格率達到100%為優,95%以上為良,90%以上為合格。
4分
2.尊重教師的創造精神,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的校長、同事、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教師發展性評價制度。
4分
3.學校依據法律法規政策落實教師待遇,制定對教職工的晉職晉級、獎懲制度,并能有效執行。
4分
4.教職工業務檔案要科學、及時、屬實記錄好教師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并管理利用好。
4分
C-12
學生管理
16分
1.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和政策,學生按規定學區入學。
4分
2.嚴格學籍管理,制度健全,轉入、轉出、休學、復學、借讀手續齊全,檔案完備。
4分
3.班額適度。城市小學班額45人為優,46至50人為良,51人至56人為合格。農村30至45人為優,22至29人為良,18人至21人為合格。
4分
4.科學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建立學生自評檔案、“成長記錄袋”等質性評價制度,保護學生自尊、自信。
4分
C-13
后勤管理
12分
1.校產分類造冊,帳物相符,專人管理,井然有序。
3分
2.各類物品的采購、保管、使用、賠償制度健全,定期檢查、清點、無人為流失和損壞現象。
3分
3.做好師生學習、生活所需要的物資供應工作,有衛生、消防、供水、供電、熱飯、存車等生活設施。食堂有專人負責,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
3分
4.有勤工儉學項目, 有效益。農村小學有校田地30畝以上為優,20畝為良,10畝為合格。
3分
C-14財務管理12分
1.有財務管理、審計監督、民主理財制度。
4分
2.嚴格執行財經紀律,遵守財務制度,無貪污、挪用和浪費現象,無小金庫。
4分
3.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收費公示制度和收費卡制度。貧困縣農村實行“一費制”。
4分
C-15檔案管理
9分
1.學校綜合統計、人事勞資、財務、校產、文書等檔案齊全,記載詳實,立檔規范。
3分
2.重視檔案建設,專柜存放,專人管理。管理制度健全,能及時檢索,方便使用。防火、防盜、防潮等措施到位。
3分
3.用現代化手段管理檔案。
3分
B-6
安全工作
20分
C-16安全教育10分
1.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并有效地滲透在相應課程活動中,每學期集中教育3次以上。
5分
2.切實普及安全知識,培養學生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5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C-17安全制度措施
10分
⒈ 學校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組織健全,責任到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
4分
⒉ 安全制度完善,有防火、防盜、用電、值班、值宿等制度。應對突發事件有應急措施和辦法。
3分
⒊ 無安全隱患,近三年無重大事故發生。
3分
A-3
教
育
教
學
300分
B-7
德育
工作
60分
C-18組織領導15分
⒈ 建立校級領導負責德育的工作體制和工作制度。
5分
⒉ 學校德育機構健全,人員配備齊全,功能正常發揮。有教導主任、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品德課教師、家長、校外輔導員為骨干的德育隊伍。
5分
⒊ 有德育工作計劃、措施和經驗。
5分
C-19德育內容20分
1.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為主線,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開展各種德育活動。
10分
2.能結合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分層次地開展“五愛”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以及環保、禁煙、禁毒、心理健康和網絡安全等教育。
10分
C-20
德育途徑方法
25分
⒈ 學校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系統,實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3分
⒉ 品德課聯系實際效果好。各科教師能認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融德育于各科教學中。
4分
3.班隊會活動經常化、制度化。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3分
4.開展社區教育活動,有德育基地或實踐基地。社區活動有組織、有內容、有安排。配合社區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社會文明活動。開展軍校、警校共建活動。聘請法制副校長。
4分
5.指導家庭教育,開辦家長學校,有專人負責。每學期召開1至2次家長會或家長代表會。建立家長聯系制度。
3分
6.抓好班級管理,上好班、晨會,開展優秀班級和優秀學生的評選活動。
4分
7.開展常規教育、傳統教育、時事教育等專題教育活動,有記錄、有總結、有效果。
4分
B-8
課程
實施
200分
C-21
教學管理
30分
1.有健全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對教師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方案、管理學習環境、組織教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
10分
2.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對教學過程有檢查、分析、調控和改進措施。主要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60節,校長不少于30節。校長每學期參加教學活動不少于8次。
10分
3.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學生每天在校上課時間不超過6小時,學生課外作業符合有關規定,不布置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10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3
教
育
教
學
300分
B-8
課程
實施
200分
C-22課程計劃20分
⒈ 全面執行國家課程方案(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開齊、開全各類課程,開足課時。無增減學科、課時、趕超進度現象。
10分
⒉ 落實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課程安排合理,課表編排科學。有總課表、班級課表、教師課表、作息時間表等。學校課程有計劃、有特色、有教師。
10分
C-23
課程
資源開發利用
20分
⒈ 積極開發利用校內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農村小學充分發揮校田地和校外基地的作用。
6分
⒉ 充分開發社區教育資源,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研究院所等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6分
⒊ 積極開發利用信息化網絡資源。
4分
⒋ 利用好家庭教育資源。
4分
C-24
優化教學過程
40分
⒈ 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索符合課改要求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注重基礎,注重教學情境中的互動、合作、交流模式的構建。
10分
⒉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 ,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
10分
⒊ 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和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10分
⒋ 重視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的作用,合理利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10分
C-25
課程改革
30分
⒈ 學校對課程改革重視,成立課改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
10分
⒉ 學校有課程改革工作方案和計劃,其內容具體、措施有力。
10分
⒊ 教師全員參加課改培訓,熟悉新課程標準,能熟練使用新教材進行教學。
10分
C-26
體育健康
藝術
教育
40分
⒈ 認真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體育課、課間操、體育活動時間。
6分
⒉ 開展經常性和多樣性體育活動、小型多樣的體育比賽,定期召開學校運動會。積極開展學校傳統體育項目活動,組織運動隊訓練和體育小組活動,培養體育人才。搞好國防教育。
6分
⒊ 認真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搞好校園和個人衛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展衛生健康教育與監督。
6分
⒋ 關心學生健康,有衛生室和保健人員,每年給學生進行一次體檢。落實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條件的學校設流水洗手設備。
6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3
教
育
教
學
300分
B-8
課程
實施
200分
5.按照《學校藝術教育規程》開設音樂、美術課,保證課時,有專職教師。
6分
6.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校內外藝術活動,形成學校藝術教育氛圍。學校有藝術活動小組,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或藝術表演,
6分
7.充分開發和利用社區的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資源。
4分
C-27
綜合實踐活動
20分
⒈ 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分
⒉ 開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擴展知識,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5分
3.認真開展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
5分
4.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幫助學生發展適應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5分
B-9
教研科研
40分
C-28
教學研究
20分
1.學校建立健全以校為本、自下而上的教學研究制度,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交流。
6分
2.開展經常性的教研活動,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有創新,積極開展教師論壇、教學個案分析、教學交流、互動評價、反思教學等開放式的教學研究活動。學校每學期要有教學開放周。每位教師每學年要在校內進行一次公開教學,堅持進行教學反思活動。
8分
3.開展專題研究活動,有針對性、實效性。
6分
C-29
教育科學研究
20分
⒈ 學校主要領導抓教育科研,建立教育科研組織,健全教育科研隊伍,落實經費。
5分
2.有從學校實際出發的解決學校實際問題的教育科研課題。
5分
3.有管理制度,管理規范,符合科研程序,并能及時檢查、評價和完善。建立科研檔案。
5分
4.按時結題,形成階段性成果,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5分
A-4
學
生
發
展
140分
B-10
普及程度
30分
C-30入學率
10分
1.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5分
2.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0%為優,85%為良,80%為合格。
5分
C-31輟學率
10分
1.城鎮小學輟學率為0,農村小學輟學率不超過1%
10分
C-32
完成
率
10分
1.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8%。
10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4
學
生
發
展
140分
B-11
發展水平質量
110分
C-33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
30分
⒈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5分
2.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團結同學、保護環境。自覺遵守公民道德二十字(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要求,行為規范合格率98%以上為優,95%以上為良,90%以上為合格。
5分
3. 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
5分
4.對個人的行為負責。
5分
5.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5分
6.具有社會責任感。
5分
C-34學科學習目標
完成情況
25分
1.非畢業班學生各科評價合格率。城鎮小學達到99%為優,95%為良,90%為合格。農村98%為優,90%為良,85%為合格。
10分
2. 畢業班學生各科評價合格率。城鎮小學達到98%為優,95%為良,90%為合格。農村95%為優,90%為良,85%為合格。
10分
3. 各學科有科學適用的考試、考核、考察制度和資料。
5分
C-35
學習能力
25分
1.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和興趣。
5分
2.能運用各種正確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
5分
3.養成對自己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
5分
4.能運用已學知識、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
5分
5.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5分
C-36交流合作能力10分
1.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和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5分
2.能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5分
C-37
運動健康
10分
1.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初步具備鍛煉健身的能力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分
2.學生體質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 合格率達到95%為優,90%為良,85%為合格。
3分
3.各年級學生近視新發病率低于2%。
3分
C-38審美與
表現10分
1.能感受并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
5分
2.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5分
一級
指標
二級
指標
三級
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5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140分
B-12
隊伍結構
20 分
C-39
學歷職稱
10分
⒈ 學歷達標率。城鎮小學學歷達標98%以上、大專以上學歷45%為優,學歷達標95%、大專30%為良,學歷達標90%、大專20%為合格。農村學歷達標95%、大專20%為優,學歷達標90%、大專10%為良,學歷達標85%為合格。
6分
⒉ 職稱結構合理,中級以上教師職務39%以上,高級教師職務2%以上。
4分
C-40學科年齡10分
⒈ 各學科教師配備齊全,各學科、各年級均有骨干教師。
5分
⒉ 教師年齡結構合理,以中年教師為主體,形成老中青結合的教師隊伍。
5分
B-13
專業發展水平質量
70分
C-41
專業道德
20分
⒈ 學校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經常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有教育計劃、內容具體可行,有師德方面的好典型。
5分
⒉ 自覺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人師表,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接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和宴請,不委托學生家長辦私事,不搞有償家教。
5分
⒊ 教師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尊重家長,不訓斥、指責家長。
5分
⒋ 熱愛并尊重學生,不侮辱、歧視、諷刺、挖苦、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5分
C-42
業務素質
20分
⒈ 有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課程理念,有廣博的知識面和知識積累,專業知識扎實,能勝任學科教學。
5分
⒉ 有自我發展意識,注重學習,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改進和提高。
5分
⒊ 能主動適應并積極參與課程改革,適應課改要求,形成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5分
⒋ 教師綜合素質水平較高,形成骨干教師群體,縣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占教師總數的20%以上為優,15%以上為良,10%以上合格。
5分
C-43
專業能力
30分
⒈ 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熟練地掌握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并基于學生需求和課程標準要求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和實施教學。
5分
⒉ 不斷提高現代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和整合的水平。教師中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比例90%以上為優,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合格。
5分
⒊ 能夠開發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適合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
5分
⒋ 善于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5分
⒌ 能全面、正確地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尊重學生,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5分
⒍ 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同事、學校領導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改進。
5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5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140 分
B-14
學校培訓
50分
C-44培訓目標
計劃制度10分
⒈ 根據學校實際和課改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計劃,建立以校為本的專業發展制度,提供資金和時間。
5分
⒉ 教師有明確的自我發展目標和計劃。
5分
C-45培訓形式內容20分
⒈ 堅持校本培訓,重視通識培訓、專業培訓、信息技術培訓,突出骨干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6分
⒉ 培訓要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幫助教師理解、內化課改提倡的基本理念,并轉為實際的教育教學行為。
6分
⒊ 注意改進教師培訓的方法,注重運用親自實踐、現場觀摩、互動評價、小組討論、錄像分析、個案分析等參與式的培訓方法,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8分
C-46
培訓效果
20分
1.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明顯提高,教學設計、課題開發和教學評價能力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結構更加合理,學歷、職稱,特別是勝任工作的比例和骨干教師的比例有提高。
8分
2.專任教師接受信息技術教育培訓和普通話測試,合格率達到100%為優,95%為良,90%為合格。
6分
3.教師綜合能力不斷提高,能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比例達到90%以上為優,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合格。
6分
A-6
學
校
環
境
與
辦
學
條
件
150分
B-15
校舍場地設施
100分
C-47
教室設置面積
40分
⒈ 學校無危房。生均校舍建筑面積5平方米以上為優,4平方米為良,3.6平方米為合格。
4分
⒉ 學校有足夠數量的普通教室,每室47平方米以上,每座1平方米以上。
3分
⒊ 有實驗室、儀器室和準備室。實驗室68平方米,每座1.5平方米。儀器室和準備室33平方米以上。
3分
⒋ 有計算機教室,68平方米,每座1.5平方米。另配計算機輔助室一間。
3分
⒌ 有語言教室,68平方米,每座1.5平方米。另配語言資料室一間。
3分
⒍ 有圖書閱覽室,包括教師閱覽室、藏書室和學生閱覽室。學生閱覽室按學生人數1/20設座,每座1.1平方米。農村小學校型6班、12班、18班的分別為21 、41、62平方米。
3分
⒎ 有多功能教室。
1分
⒏ 有體育活動室。
1分
⒐ 有美術教室,每座1.5平方米。
3分
⒑ 有音樂教室,每座1.5平方米。
3分
⒒ 有勞動教室,每座1.5平方米。
3分
⒓ 有衛生室,33 平方米。農村學校為15平方米。
3分
⒔ 有少先隊室,33 平方米。城鎮小學有科技活動室。
3分
⒕ 有體育器材室。城鎮學校50平方米。農村小學校型6班、12班、18班的分別為30、34、36平方米。
2分
⒖ 有檔案室。城鎮學校32平方米。農村學校20平方米。
2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6
學
校
環
境
與
辦
學
條
件
150 分
B-15
校舍場地設施
100分
C-48
校園場地
12分
⒈ 生均占地面積。城鎮學校9平方米為優,8平方米為良,7平方米為合格。農村小學校型為6班、12班、18班的分別達到28、22、18平方米為優,15平方米為良,12平方米為合格。
3分
⒉ 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小學有200米以上環形跑道田徑場,并有兩組60米直跑道為優,有一組為良,有環形跑道和60米直線跑道為合格。
3分
⒊ 學校有足球場、器械場、籃球場或排球場。
3分
⒋ 學校運動場能滿足全校學生同時上間操。
3分
C-49
書刊音像資料
10分
⒈ 藏書量。城市小學生均20冊為優,15冊以上為良,10冊以上為合格。農村小學生均10冊上以為優,8冊以上為良,5冊為合格。
3分
⒉ 報刊種類。30種以上為優,25種以上為良,20種以上為合格。
2分
⒊ 工具書教學參考書。60種以上為優,45種以上為良,30種以上為合格。
2分
⒋ 音像資料、計算機教學軟件的種類和數量滿足教學需要為優,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為良,滿足大部分教學需要為合格。
3分
C-50
音體美勞衛生
器材設施
15分
⒈ 音樂器材。城鎮學校達到一類標準為優,二類為良,三類為合格。農村學校達到二類標準為優,三類為良,能基本上滿足教學需要為合格。
3分
⒉ 美術器材。城鎮學校達到一類標準為優,二類為良,三類為合格。農村學校達到二類標準為優,三類為良,能基本上滿足教學需要為合格。
3分
⒊ 體育器材。達國家規定標準為優,能滿足教學需要為良,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為合格。
3分
⒋ 學校衛生器材藥品。達到省《中小學校標準化衛生室檢查評估標準》一類標準為優,二類為良,三類為合格。
3分
5.勞動教育設施工具。能滿足本校勞動教育需要的90%以上為優,80%以上為良,70%以上為合格。
3分
C-51實驗儀器藥品標本
10分
⒈ 教學實驗儀器標本。城鎮小學達到國家一類標準為優,二類為良,三類為合格。農村小學達到二類標準為優,能滿足教學需要為良,基本上能滿足教學需要為合格。
4分
⒉ 實驗藥品齊全,常用藥品充足,能滿足演示和分組實驗的需要。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開課率達到100%、95%為優,95%、90%為良,90%、85%為合格。
6分
C-52
電教信息設備
13分
⒈ 電教器材。達到省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及教材配備標準的90%以上為優,80%為良,70%為合格。
4分
⒉ 計算機數量滿足一個班每生一機需要,使用Win98以上操作系統為優,兩人一機為良,三人一機為合格。有教師用多媒體備課用計算機6臺以上為優,4臺以上為良,2臺以上為合格。
6分
⒊ 實現“校校通”,使用省、市“校校通”工程應用平臺及資源庫為優,能寬帶上網為良,電話上網為合格。農村小學能上網為優,邊遠小學有多媒體計算機和相應的教學軟件資料為合格。
3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評估要點及評分標準
分值
得分
A-6
學
校
環
境
與
辦
學
條
件
150分
B-16
學校
環境
30分
C-53
校園環境
15分
⒈ 校園建設有規劃,布局合理,建筑規范,有校門、圍墻、旗桿、校牌、廁所等基本設施。
4分
⒉ 校內綠化、美化、凈化,城鎮學校生均綠地面積0.5平方米以上。農村學校生均1.5平方米。
4分
⒊ 學校周邊環境良好,符合國家、省有關規定,200米以內無游藝廳、歌廳、臺球廳、網吧和小商小販等,師生身心健康和安全有保證。
4分
⒋ 建立衛生責任區和日查、周評制度。
3分
C-54
校園文化
15分
⒈ 學校環境建設充分體現辦學理念,形成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5分
⒉ 有豐富多彩的學生文藝、體育、科技等活動,并積極參加社區文化活動。
5分
⒊ 學校人際關系良好,形成民主平等、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氛圍。
5分
B-17
教育經費
20分
C-55生均公用經費10分
⒈ 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省平均水平,城市能保證教育教學需要,并逐年增長為優,逐年略有增長為良,與上年持平為合格。農村生均公用經費達到300元以上為優,250元以上為良,200元以上為合格。
10分
C-56經費來源使用情況
10分
1.多渠道籌措學校教育經費,得到當地政府有力支持和保障,政府投入、雜費收入、勤工儉學收入比較穩定,社會各方面積極支持捐贈,能保證教育教學和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5分
2.合理使用學校經費,開源節流,優先滿足教學需要。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