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小學辦學水平督導評估
工作報告(小學部分)
按照縣教育局(2010)16號文件《中小學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工作方案》精神,根據本年度督導評估安排,3月17日至6月14日,我們督導室督導評估組一行三人,深入到全縣21所小學,對這些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了全面督導評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謹供領導參考。
一、
本輪小學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對象為全縣村小學等60所小學。督評過程中,每到一校,我們都采取聽校長匯報、查檔案資料、觀摩課間操、實地查看重點部位和重點工作現場、參與聽評課活動、召開家長、教師、學生座談會等方法,力求保證督評過程的扎實嚴謹和督評結果的真實有效。督評程序完成后,我們當即進行會商,形成督評意見,并就督評情況和整改建議,向各校領導班子進行了面對面的反饋,較好地發揮了督導評估工作對學校提高辦學水平的指導和促進作用。督評期間,我們共聽評課 21節,發放并全部回收調查問卷867份,其中家長問卷 303份,教師問卷 294份,學生問卷270 份,對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建議,我們也及時向學校做出了反饋。
二、
本年度的督評工作是在我縣通過省義務教育標準化縣復查和迎接省課程開足開全督導檢查的大背景下展開的。督評期間,我們緊緊圍繞這一主線,把局重點任務目標的完成情況放到本階段督評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發揮督導工作督促、指導、促進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綜合本階段督評情況,我們一致認為,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中心校、各小學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縣小學教育的面貌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取得了新的成績,值得給予充分肯定。
1、
2、
3、
4、
5、
三、
以上成績充分說明,縣上抓小學教育的思路和決策是正確的,只要堅持下去,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會實現大面積提升的目標。與此同時,督評期間發現的一些現象所暴露出的問題,也在提醒我們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高度重視、深入思考并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是加快小學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題中之意和有效途徑。
1、小學教育的本質和特點是什么?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是學生開啟人生旅途的啟蒙階段,用新課程理念的說法,就是,小學教育是為學生終身幸福打好底色的階段。小學教育作為基礎中的基礎必須更為強調全面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特點,這個階段要的不是果實,而是茁壯的、有無窮發展潛能的幼苗;要的不是大廈,而是寬闊的、能承載萬丈高樓的根基。深入思考和準確把握小學教育的質和特點,不僅有利于我縣小學教育辦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縣初中乃至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可持續提升。
本階段督評期間發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一是開足開全方面,個別學校至今仍然只停留在課表和匯報材料上,部分學校的音、美、體備課數量偏少,綜合實踐活動有備課無實踐、有教學無活動,教學處于不正常狀態。二是時間安排方面,有些學校學生在校時間較長,基本上沒有歌聲,不做早操和課間操,也沒有正常的課外活動,學生整天被束縛在教室里,語文上、數學下,看不到一點生氣。三是校本課程開發方面,整體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有的學校至今仍不知校本課程為何物;有的學校備課名為校本課程,實際上備課內容基本不具備校本課程的特征;即便開發水平比較高的學校,在課程標準、課程管理、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諸方面仍然存在瑕疵,提升的空間仍比較大。四是質量評價方面,相當比例的學校,特別是在農村山區,在師生評價上仍墨守傳統的唯分數、惟結果評價的陳規,教師的創造性勞動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得不到尊重,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情況比較多。
這些現象至少說明一點,那就是,我們的校長或者對小學教育的本質、特點認識不清,或者本來很清楚,后來因為切近的利益和聲譽的考慮,而不愿和不敢清楚了。其實,只要我們的校長正確把握小學教育的本質、特點,遵從學生成長和教育教學基本規律,不唯分數分數會更高,不唯結果結果會更好(古槐小學趙校長語),看看古槐小學、西街小學、玉峰街實驗小學、明姜中心校胡坦小學和左木中心校三交河小學的情況,相信會有所觸動、有所感悟。
2、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核心是什么?
某一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愛與責任”。這四個字其實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愛沒有責任那愛也不會是真愛,只有責任而沒有愛,或者說沒有正確、科學的教育之愛,那沉甸甸的責任也會讓我們的學生乃至家長恐懼。所以,愛是根本,責任倒還在其次。教材教法、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培訓對教師完成責任是重要和必須的,但比這更要緊、更重要的則是教師師德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大愛的培育,因為能夠正確、科學、恰如其分地愛孩子,是教師與其他職業的本質區別。
應該肯定,總體上講,從這21所學校教師的表現來看,我縣小學階段教師的師德狀況整體上是好的。但本階段督評期間我們發現的一些現象也從一定意義上說明,我們的師德教育工作仍然需要進一步得到加強。一是學校的師德教育工作方面。愛與責任兩方面,凡是與責任相關的計劃、制度、管理一般都比較到位,而與“愛”相關的就顯得比較空、比較虛、比較欠缺。多數學校有學生行為習慣常規要求,卻很少有細化的、便于執行的教師行為習慣要求;多數學校有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管理措施,卻很少有對教師行為習慣的管理辦法。學校的師德教育工作一般是應景地派人參加縣上的活動,較少有學校自主組織的師德學習教育活動,像古槐小學那樣開展教師讀書活動,交流師德教育案例,扎實開展師德教育活動的學校幾乎可以說是僅見的。二是教師的師德方面。聽課結束,不等大家離開,授課教師當堂訓斥她認為表現不好的學生;樓道里巡視,透過門窗,發現教師野蠻打罵學生的情景;課堂上編小組,剩下一名學生縮在角落里,教師卻無動于衷;有的教師上課,拿的教鞭就是一根粗木棍,帶有深意,威懾力極強……近半數學校學生反映,教師打罵體罰學生的情況比較常見。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應該是教育工作者的職業追求。這些教師的動機也許是不錯的,恨鐵不成鋼嘛。但問題是這樣錯誤的方式給小學生帶來的羞辱、自卑、恐懼,其結果很有可能走向我們希望的反面,把鐵變成廢鐵的。隨著教育局評價機制的優化和改進,轉化學困生正在成為學校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武器正是來自學校和老師的正確、科學、恰如其分的愛,希望各校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3、學校加強常規管理的關鍵是什么?
常規管理的核心目標是確保常規落實,常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強化過程監控,常規管理的基本依據是各項常規標準。從我縣小學管理情況看,經過最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在各項常規標準方面應該說已經比較健全,在部分學校那里更是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從督評情況看,目前的問題是,相當比例的學校在過程監控方面存在缺陷,導致各項常規的落實打了折扣。所以,我們認為,現階段,我縣小學加強常規管理的關鍵,就是要強化過程監控,大力提高管理管理水平。
比如,要實現各類計劃具有規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目標,就必須在強化過程管理上下功夫。首先,要向計劃制定方明確下達工作任務,對制定計劃的目的、標準、程序和時限做出具體規定。其次,在計劃制定過程中,要跟蹤指導、檢查督促,為按時完成創造條件。最后,到規定時限,要組織力量,采用適當形式,按照標準對計劃文本進行評審驗收,并將評審過程性材料歸檔存查,將結果納入績效評價。對不符合標準的計劃要提出修訂意見,限期修訂。采用這樣的過程管理機制,能夠確保計劃制定工作的質量,有效避免計劃制定工作中的各種怪現象,能夠達成管理目標,應該是加強過程管理的一個虛擬的“成功”案例。同例,在備課管理上,在聽評課管理上,在作業批改管理上,在各項常規工作中,只要我們能始終堅持這樣的過程管理機制,相信學校的教學教研及各項常規一定會得到有效落實,學校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水平一定會不斷得到提高。
4、
新課程理論告訴我們,在學校所有資源中,學生是第一性的,沒有學生就沒有一切,學校的一切資源都必須適合學生需要、都必須為學生服務。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環境育人的重要資源也必須強調適合學生需要,為學生服務,這應該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追求。
通過本階段的督評,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各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亮點頻現、精彩紛呈,顯示了我縣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最新成果。但我們必須該看到,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追求相對照,有些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一是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度不高。多數學校的標語、版面全部由成人完成,語言、圖畫成人化痕跡嚴重,沒有童趣,引不起學生興趣;樓道里張貼學生美術書法作品的工作也由成人完成,導致位置很高,不利于學生正常觀賞。其實,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是提高學生與環境的親和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渠道,取消學生的參與權真的是比較遺憾的事情。二是校園文化建設重視覺不重聽覺。山焦一校、東街小學等校精心打造紅領巾廣播站,優化學生的聽覺環境,收到了較好效果,但多數學校可能是由于認識的偏差,尚沒有對這方面工作給予足夠重視。對學生而言,聽覺至少跟視覺同等重要,希望可以引起這些學校領導的思考。
5、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個學校,家長是學校的第一人教師。對我們從事學校教育的校長和教師而言,家長是我們的教育伙伴,是促進學生發展不容替代的重要力量。準確把握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核心價值,不斷提高家校聯系水平,對我們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辦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上講,本階段督評的21所學校中,大多數學校是重視家校聯系工作的,部分學校的家校聯系工作還具備比較高的水平。但不容諱言,在有的校長和教師那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是存在誤區的。有的校長說,家長不懂教育,太難纏,到學校來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有點煩。——一臉的無奈;有的教師說,家長老嫌作業多、作業多,不多能學好嗎。——滿腹的委屈。這種情況從家長問卷中也有所反應,家長認為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的占了很大比例。
家長不專業,不懂教育是不奇怪的。我們作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有教育家長、贏得家長支持、配合的職責,如果因為無奈、委屈就放棄這一職責,那么,得到的結果只能是家長更不懂教育,與學校更疏離,家校關系更緊張,這當然是我們所不愿看到的吧。“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希望我們的校長、教師能珍視家長的獨特價值,在下階段的工作中,能精心結好家校合作這張網,努力捕到“學生健康發展”這條大魚。
本階段的小學辦學水平督評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在下階段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繼續堅持督促、指導、促進相結合的宗旨,緊密圍繞教育局中心工作,突出重要指標和重點問題,全面優化工作程序、不斷提高督評水平,為我縣小學教育辦學水平的持續提高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特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