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果過多地使用鼻黏膜收縮劑,鼻黏膜的血管收縮過度,就會產生明顯的血管繼發性擴張,出現所謂“反跳性充血”,會使鼻甲組織肥大,鼻子通氣也就更差。
我國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很高,達到了7%-10%,但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的只有一小部分患者。不少患者對過敏性鼻炎的認識存在幾個誤區:一是把鼻炎當成感冒,結果不但久治不愈,反而使病情加重。二是以為過敏性鼻炎“沒什么大不了”,結果延誤了治療時機,甚至導致嚴重的并發癥
專家表示,鼻塞、鼻癢、流鼻水、打噴嚏連續兩周都不好轉的話,就要警惕是過敏性鼻炎,應及時就醫。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會導致嗅覺障礙,有時常常因鼻塞影響睡眠,個別嚴重者可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一噴即通”不可取
“過敏性鼻炎正規的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藥物和鼻用糖皮質激素,這些藥物在有效控制炎癥的同時還能抑制過敏反應,”專家強調,“這些藥物治療都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且一般至少一周之后才能起效。因此,患者應該到醫院就診,接受規范治療。”
可事實上,很多患者在發現自己有過敏性鼻炎時,往往是自己到藥店購買一些藥物使用,并且期望一用藥就能消除全部過敏癥狀。為了迎合患者需要,市面上就有不少噴鼻劑,聲稱對過敏性鼻炎“一噴即通”。
專家解釋說,其實這種鼻粘膜收縮劑含有麻黃素、腎上腺素等,能收縮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黏膜腫脹,滴藥后可明顯改善鼻腔通氣。但是這些藥品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原則上連續使用不宜超過一周。如果過多地使用鼻黏膜收縮劑,鼻黏膜的血管收縮過度,就會產生明顯的血管繼發性擴張,出現所謂“反跳性充血”,會使鼻甲組織肥大,鼻子通氣也就更差,甚至破壞鼻粘膜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藥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