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表示,血管是存在“熱脹冷縮” 現象的,這就導致寒冷的冬季高發心臟病的原因。家中應常備心血管藥物,做好急救工作。
初春的天氣情況變化快,早晚溫差大,而老人們血管老化,氣溫的升降會導致老人血壓發生變化,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表示,血管是存在“熱脹冷縮” 現象的,這就導致寒冷的冬季高發心臟病的原因。對于溫差大的春季老人們也要當心,注意保暖,并且勤檢測血壓,防止中風、心臟病的發生。對于兒女們可以在此時帶老人進行一次有針對的體檢,早期預防中風。此外,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家庭而言,應辨清心梗和腦中風的先兆,為搶救做好充分的準備。
急性心梗、腦中風先兆癥狀有不同需辨清
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指出,多數患者在出現心肌梗死前數日有先兆癥狀,表現為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癥狀,常常以新出現的心絞痛,或者原有心絞痛加重為最突出表現。此時,心絞痛發作常較以往頻繁,程度較劇烈,持續時間延長,硝酸甘油療效差,誘發因素不明顯,也就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一種類型。
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強調,如果患者和家屬及時發現和住院治療,可使部分患者避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未給予足夠重視,則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較高。這類患者往往在以下幾種情形下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晨起6點至12點機體應激性較強;飽食,特別在進食多量脂肪后;重體力活動、情緒過分激動,血壓明顯升高,或者用力大便;休克、脫水、出血、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常發生于頻發心絞痛患者中,少數發生在原先無明顯癥狀的人群中。
因此,對多數有明確冠心病危險因素或者原先心絞痛癥狀呈加重趨勢的患者,或者原先無癥狀患者不明原因出現上述不適,均應及時到醫院就醫,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腦中風患者應警惕突發頭疼等先兆
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介紹,常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即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多發于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患者。常表現為突發頭痛、頭暈、眼睛發黑,或頭痛固定在一側伴有對側肢體的麻木、無力;反復言語不清、視物模糊;突然視物旋轉、耳鳴、嘔吐、取物不準、四肢麻木無力且反復發作上述癥狀。一般一次發作持續5~20分鐘,最長不超過4小時,并在此4小時內完全恢復正常而不留后遺癥,但可反復發作,發作可一日數次,也可數周、數月或數年發作一次。反復TIA發作,約有2/3患者最終出腦中風,必需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如果患者無明顯的先兆突然出現嗜睡(與日常習慣不同),且持續數日以上不緩解,還有異常的情緒不穩定和急燥易怒,均提示腦中風發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心腦血管發病比較緊急,家庭應常備那些急救藥物?
廣州華僑醫院心內科主任李自成教授提倡,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家庭,應常備: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鎮靜藥、心痛定和阿司匹林等應急急救藥物,當發生心血管事件時,應給與患者及時并按量服用。
硝酸甘油片:舌下含硝酸甘油片0.5~1mg,相隔5~10分鐘可重復。
速效救心丸:15~30粒吞服。
鎮靜藥:安定片,2.5~5mg口服。
心痛定:心絞痛發作伴高血壓(BP≥160~180/100~110mmHg),5~10mg舌下含服或嚼碎服用。
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300mg嚼服。
氯吡格雷(波立維):急性心肌梗死,給予負荷量300mg嚼服。
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律失常時,一般25~50mg/次。
阿托伐他汀鈣片(立普妥):急性心梗時40mg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