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對于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患者,偶爾會因為記性變差忘記服藥。在臨床上,漏服降壓藥是患者不能有效遏制高血壓的危害的主要原因,那么當高血壓患者漏服了藥物后,應該采取怎樣的補救措施呢?
長期服藥是控制血壓有效的重要的措施,而解決降壓藥漏服的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專家指出,漏服藥成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而在提高依從性的基礎上如何實現強效降壓則成為影響達標率的關鍵。相對于短效降壓藥來說,長效降壓藥由于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病人漏服幾率較小。長效降壓藥半衰期一般較長,有的在服藥后48小時甚至72小時內,血液中的藥物還能維持一定的濃度,即使連續兩三天漏服,血壓也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因此一般不必加服。但是,如果漏服時間超過72小時并且血壓升幅較大,則應加服一次短效降壓藥,之后按正常周期服藥。
相對于長效降壓藥來說,漏服短效藥物會容易造成嚴重的危害,因為在短效降壓藥漏服后,一般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在白天,緊張的生活、工作節奏,容易使血壓波動較大,應該補上漏服的藥物。而且,若漏服時間大于兩次用藥間隔的1/2,須立即補服,并適當推遲下次服藥的時間。在晚上人體活動趨于緩慢,血壓也較為平穩,漏服后不一定要補服。
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期間,如果發生漏服藥物的情況,切勿自己做補救措施,特別是不能把兩次的劑量合并一次服用,這是會導致血壓急劇降低的,很容易會引發心血管事件,應該聽從醫生的指導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