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期,心源性猝死的名人比比皆是,屢見不鮮。央視足球評論陶偉、名導謝晉、相聲演員馬季、侯躍文、表演藝術家高秀敏、古月都死于心源性猝死。
近期,心源性猝死的名人比比皆是,屢見不鮮。央視足球評論陶偉、名導謝晉、相聲演員馬季、侯躍文、表演藝術家高秀敏、古月都死于心源性猝死。心臟性猝死80%由冠心病及其并發癥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也可導致猝死。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數多達55萬。也就是說,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為此,39健康網采訪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的杜作義主任,他指出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已經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呈現低齡化趨勢,而且發病隱匿。許多人并沒有太多不適,突然就發生心肌梗塞、中風,讓人防不勝防。
杜主任表示,“猝死”發生前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心血管疾病早期會有一些先兆癥狀。典型癥狀是胸悶難受,但也有很多容易忽略的癥狀,一旦發生下面這些癥狀,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就可預防猝死:
1.心慌、心悸、快速或不規則心跳
在心臟病發作前幾周或者一兩個月,會突然無緣由的心跳加劇,不規律的心跳。如果只是心律不齊,并沒有伴隨著心跳的加快,那么情況還稍微好一些,可一旦心跳不規律的同時還伴著每分鐘心跳的加快(即醫學上的心室性心搏過速),那么身體已經明確地指示,你該立馬去醫院了。尤其是在運動之后,一旦發生心室性心搏過速,則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因此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求幫助。
2.氣短、活動后氣促
當你感覺難以深呼吸的時候,你也許會以為是肺出問題了,但這同樣可能是由于心臟虛弱而導致血液里氧過少的結果。呼吸困難、短促通常都是一系列心臟疾病的第一征兆。在哈佛的一項研究中,40%的女性心臟病患者在被確證之前的6個月都有呼吸短促等現象。你會感覺會感覺頭很輕,甚至暈眩,像在高海拔地區一樣無法吸進更多的氧氣。
3.暈倒
暈倒是由于各種原因使大腦處于一時性缺血而發生突然的、短暫的意識喪失,醫學上稱為“暈厥”。正常人在特殊情況下發生暈厥,這是生理現象。但如果一個人經常暈倒或老年人暈厥,就可能是病理性暈厥,必須到醫院檢查。
4.惡心嘔吐
如果你在沒有任何明顯緣由惡心嘔吐,那么極有可能是心血管出了問題,從而引發腸胃不適。這些癥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會一直反反復復,就是心臟病的征兆了。如果你惡心嘔吐,吃了抗酸藥、止嘔藥后,沒有效果很快又復發了的話,那么就要考慮心臟問題了。
5.出汗
當你在一段時間里并沒有運動卻突然出汗的話,那么這常常是你心臟疾病發作前的一個信號。對女性而言,感覺上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熱盜汗。根據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在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例如頸、后背、頭皮、手心或者腳掌都會大量出汗。
6. 手臂、肩膀、脖子等處的疼痛麻木
胸部疼痛是最為常見、也是人所共知的心臟病現象之一,也正因為此,人們容易忽略掉其他類似信息:比如手臂、肩膀、脖子等處的疼痛。事實上,身體會將心臟引起的疼痛信號通過神經上下傳遞至脊髓周遭,而輻射范圍就包括勁椎附近。因此,心臟出問題后,你會感覺到脖子、下巴甚至連耳朵都可能感覺疼痛。這種痛感可能很銳利,也可能只是隱隱作痛,以至于你以為它只是簡單的肌肉拉傷。在死于心臟病的患者中,有超過50%的人首次受到心臟疾病襲擊的感覺就是上述癥狀。而事實上,清楚的了解這些疼痛感正是得到快速醫治的關鍵,遺憾的是,人們還很難將手臂、肩膀疼與心臟疾病聯系一起。
這些小地方的疼痛很容易被患者忽視,不過并不是無跡可尋。比如,當你有一天發現脖子有點疼,然后到了第二天脖子就不疼了,可到了第三天耳朵或者下巴卻又開始疼痛起來,那么這也就意味著是你的心臟有問題了。
發現這些癥狀及時去醫院做一些相關的檢查、診斷和治療,就能防范于未然。
杜主任指出,如果心臟病發作了,心前區憋悶難受,持續時間長達幾分鐘甚至半小時。應立即叫急救車,當下應急緩解方式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別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擴張,外周阻力減少,靜脈回流減少,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用于心絞痛急性發作。心血管疾病病人,硝酸甘油片和速效救心丸要隨身攜帶,家中床頭等地方也要擺放該類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