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 關節腫痛是骨刺“刺扎”引起的 一些人望文生義,以為骨刺是骨端如鐵釘、竹刺樣物深深地扎入組織,這是錯誤的。只有當骨質增生長期刺激,在骨刺周圍產生了無菌性炎癥,才會引起疼痛等癥狀。 誤區二 骨刺越大關節腫痛越厲害 臨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雙膝都長了骨刺,一側骨刺很大,疼痛卻很輕,甚至毫無疼痛;另一側骨刺雖小,卻疼得厲害。這是因為大骨刺并沒有在骨刺周圍引發無菌性炎癥,而小骨刺卻引發了。所以骨刺的大小與疼痛的程度并無直接關系。 誤區三 多鍛煉就不長骨刺 這種認識只講對了一半。有實驗表明,長期超負荷運動或勞作,不僅可加重關節面的磨損,而且還對關節產生高應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軟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軟骨的退變。而另一方面,適當、正確的運動和勞動方式卻可以預防或治療骨性關節炎。因此,運動和勞動是一把雙刃劍。 誤區四 特效藥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組織一樣,有些吹噓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謂特效藥,純屬子虛烏有。骨刺雖無法消除,但炎癥卻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癥,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療骨質增生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是在于是否“永久”消除由于骨刺引起的炎癥。 誤區五 手術治療勝過保守治療 手術雖可切除骨刺,但應僅限于極少數壓迫神經、血管、脊髓,造成嚴重功能障礙,經保守治療無效的骨刺。因為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外傷,對一些病人會造成無菌性炎癥,甚至刺激骨質增生得更快。高達40%的病人,在15年之后會復發骨刺。所以,手術切除并不一定能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