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臟損傷性疾病,其中0.5%可轉化為肝硬化,發生肝硬化后1%~2%還會轉變為肝癌;而除喝酒外,胡亂吃藥也是導致肝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臟損傷性疾病,其中0.5%可轉化為肝硬化,發生肝硬化后1%~2%還會轉變為肝癌;而除喝酒外,胡亂吃藥也是導致肝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精也能“泡”出肝癌
文天夫教授介紹說,長期大量飲酒而出現酒精肝的情況比較多見,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類。這三類病變可獨立存在,也可合并出現。
過量飲酒導致脂肪在肝臟堆積,可能造成脂肪肝。此時如繼續發展,會出現酒精性肝炎,加劇對肝臟的損害;若酒精性肝炎得不到及時治療,還會發展成酒精性肝硬化,這一階段的肝臟損害已到一定程度,肝臟的損害會不可逆轉,很有可能會變成肝癌或肝功能失代償。據介紹,酒精引起的肝功能損傷病例中,約0.5%可轉化為肝硬化,而發生酒精性肝硬化后1%~2%還會轉變為肝癌。
據了解,肝癌的發生高危因素主要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黃曲霉毒素、水污染和酒精性肝硬化。文天夫表示,目前我國肝癌患者90%有乙肝背景;而未來,我國肝癌的發病將更類似于發達國家,主要由酒精性肝硬化引起。
亂吃藥讓肝臟很“受傷”
除酒精外,各種藥物也是導致肝功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文天夫介紹,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人服用的藥物大多數都要經過肝臟代謝;而目前臨床發現已有超過1000種藥物會對肝臟產生負面影響。據介紹,在藥物使用最為嚴格的美國,每年都有近10萬人死于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
對此,文天夫教授提醒廣大市民,患病后人們一定要按醫囑嚴格服用藥物,盡量不要自行胡亂服藥;而對患有肝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亂服用各種所謂的“保肝藥”。“市面上的保肝藥多達百種,魚龍混雜,即使要服用正規保肝藥,也必須查明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肝癌也可以有效預防
肝癌讓人談之色變,但肝癌也能有效預防。文天夫教授表示,對于本身就患有肝病的高危人群,及時戒除煙酒嗜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減少對肝臟的刺激,盡量避免肝癌發生。
抗擊肝癌“單線作戰”
不如“多重圍剿”
對普通大眾而言,癌癥的治療似乎被蒙著一層“神秘面紗”。這主要是因為醫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治療癌癥的手段也日新月異,讓人覺得趕不上趟。
對于肝癌,目前的治療已經不再采用“單線作戰”的治療手段,而是“多重圍剿”。據了解,有的病人一查出是肝癌,往往就手術切除。事實上,早期肝癌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而肝移植手術目前由于肝源匱乏,移植對很多患者尚不現實。
而對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必須強調多種手段綜合治療方法,包括介入、放療、藥物治療等方法。目前常用的聯合治療方法是手術后或介入治療期間聯合使用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通過聯合治療,一方面能夠減輕局部腫瘤負荷,另一方面能夠控制腫瘤進展,從而實現“多重圍剿”。
據了解,與正常組織相比,腫瘤組織的生長受特殊因子的調控。靶向治療藥物就是作用于這些特殊因子從而殺死或抑制腫瘤細胞。腫瘤發展的過程就像“種子和土壤”,即腫瘤細胞和腫瘤血管,只有土壤中營養豐富,種子才會發芽。靶向治療一方面抑制種子的(腫瘤細胞)增殖,另一方面抑制土壤的營養(腫瘤血管的生成),阻斷腫瘤的供養,使種子無法發芽。
小知識
1.什么是酒精肝?
酒精肝,全稱為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現、最為常見的病變。酒精肝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嗜酒)所致的肝臟損傷性疾病。酒精肝的臨床表現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類。此三類病變可獨立存在,也可合并出現。
2.肝癌是怎么回事?
肝癌是指發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原發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原發性肝癌在我國屬于高發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目前,肝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殺手,其危險性不容小視。
3.得了酒精肝就一定會得肝癌么?
俗話說“飲酒傷肝”,飲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類似于催化劑,能夠促進肝癌的發生和進展。
有長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誘發肝癌。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進而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會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肝癌的發生。而且,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其他肝病,過量飲酒的危害更大。
4.究竟喝多少的酒,喝多久會造成酒精肝?
酒精肝的形成與酒中含酒精的度數有關。一般男性肝臟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更少。40g的酒精約相當于白蘭地100ml,威士忌120ml,紹興酒250ml,啤酒1000ml。如果超過這個量持續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會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