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通常情況下,只有當血糖明顯升高(超過10mmol/L),患者才會出現(xiàn)“三多一少”癥狀。而根據糖尿病診斷標準,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便能診斷糖尿病,由此可知,對于空腹血糖介于7.0 ~10mmol/L的輕癥糖尿病患者,如果單純依賴“三多一少”癥狀來診斷的話,多數會被漏診。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作出明確規(guī)定,因此,臨床診斷糖尿病并非難事。但就是這個看似很容易診斷的疾病,臨床上卻時常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使患者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時機,最終導致各種嚴重并發(fā)癥。為此,筆者就臨床常見的漏診、誤診原因加以歸納總結,并提出解決方案,以提高基層醫(yī)生的臨床診斷水平,減少糖尿病的漏診或誤診。
原因一 單純依靠“三多一少”癥狀來診斷糖尿病
有些患者甚至包括少數基層醫(yī)生錯誤地認為,凡是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癥狀,若患者沒有此類癥狀,便可排除糖尿病。這樣一來,許多癥狀輕或無癥狀的糖尿病患者便被漏診了。這種情況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多見。
解析:通常情況下,只有當血糖明顯升高(超過10mmol/L),患者才會出現(xiàn)“三多一少”癥狀。而根據糖尿病診斷標準,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便能診斷糖尿病,由此可知,對于空腹血糖介于7.0 ~10mmol/L的輕癥糖尿病患者,如果單純依賴“三多一少”癥狀來診斷的話,多數會被漏診。須指出的是,“口渴、多飲、多尿”并非糖尿病的專利,某些其它內分泌疾?。ㄈ?a target="_blank" keycmd="bindJbkUi" jquery1374058663031="2">尿崩癥)也可出現(xiàn)上述癥狀,因此,醫(yī)生不能完全根據癥狀來診斷或排除糖尿病。
綜上所述,診斷糖尿病,癥狀不是必要條件,關鍵是看血糖是否達標,后者才是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只要有2次血糖檢測結果達到診斷標準,即便患者沒有癥狀,同樣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原因二 對糖尿病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認識不足
許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而是以各種并發(fā)癥作為突出表現(xiàn),有的因視物模糊就診于眼科,有的因頻繁尿路感染或蛋白尿就診于腎內科,有的因手腳麻木或腦卒中就診于神經科,有的因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心絞痛就診于心內科,還有的因惡心、嘔吐、腹痛就診于消化科。如果接診醫(yī)生對糖尿病癥狀多樣化認識不足,勢必造成診斷延誤或漏診。
一提到血糖檢測,人們往往習慣于抽空腹血化驗,并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沒有糖尿病,其實未必。根據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只查空腹血糖會導致至少6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診。
解析:在2型糖尿病早期,盡管患者胰島β細胞受損,但尚有部分保留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因此,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而當餐后血糖升高并超過11.1mmoI/L時,同樣也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因此,診斷糖尿病不能光查空腹血糖,還應重視對餐后2小時的血糖檢查。對于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且肥胖的人應常規(guī)做葡萄糖耐量試驗,以避免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