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拉什大學醫學院中心完成的這項研究開始于1997年,當時研究人員調查了294名55歲以上參試者與思維有關的活動習慣,跨度涉及兒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每位患者去世后,對患者臨床評估數據一無所知的研究人員對其進行大腦解剖分析,旨在發現是否存在認知障礙癥癥狀。之后,將這些數據與普通人群進行對比研究。
結果發現,一些老人在死亡之前,大腦中就出現了認知障礙癥跡象,但是卻并沒有外顯。這表明,進行閱讀、寫作等刺激認知的活動對大腦具有保護作用,可延緩認知障礙癥癥癥狀的出現。此外,晚年經常進行腦力活動的人發生腦力下降的危險比一般人群低32%,而那些不經常動腦者記憶力等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快48%。
新研究負責人、神經與行為科學教授羅伯特·威爾森博士表示,保持大腦活躍有助于大腦中某些“線路”有效運行。他建議,除了填字游戲和數讀游戲,益腦活動還包括攝影、表演、學習外語、演奏樂器等。同時,要保持大腦健康,身體活動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