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u:我家寶寶剛剛滿1個月,白天睡覺挺好,不哭不鬧,但是夜里睡不著,老是哭個不停,搞得全家疲憊不堪。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讓寶寶晚上好好睡覺?
其實,很多新生寶寶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有的地方俗稱“睡倒了”,即白天睡覺晚上興奮。嬰兒晚上啼哭不停稱為“夜啼”,嬰兒夜啼的一大原因是生物鐘還沒有發育好,不能自主區分晝夜,需要依賴環境的“明亮度”來辨識。因此,家長要注意“調節光線亮度”,讓寶寶區分白天黑夜,形成自然的睡眠節奏。
1、讓寶寶逐漸認識白天和黑夜
早晨家長睡醒后,要拉開窗簾,讓光線進屋。這是在告訴嬰兒“起床時間到了”,逐漸讓其認識到白天與黑夜的區別。如果房間一直拉著窗簾,寶寶就會感受不到晚上到白天的變化。
2、寶寶白天睡覺要在明亮的地方
很多家長會把嬰兒床放在房間避光處,白天也會放下窗簾遮光,以為這樣能讓嬰兒更安靜,睡得更香。其實這樣反而影響寶寶對白天的感受。因此,白天寶寶睡覺時也不要放下窗簾,要時刻保持房間亮堂。
3、晚上睡覺要保持房間黑暗
有的家長在寶寶晚上睡不著時,會打開燈陪他,有的則是因為擔心寶寶會怕黑而開著燈。實際上,明亮的環境會導致寶寶體內生物鐘紊亂,加劇夜啼。因此,晚上要盡量調低房間的亮度,最好采取間接照明;嬰兒睡了就應關燈,并拉下窗簾。
寶寶夜啼要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引起夜啼的原因很多,除了不會區分白天黑夜以外,還可能是其它原因,如饑餓、驚嚇、疾病等。家長應該細心觀察,如果懷疑是疾病所致,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醫。
1、饑餓
比較定時的哭鬧同寶寶饑餓有關。母乳喂養者,母親不必拘泥喂奶的間隔時間,當寶寶餓時就讓他吃,寶寶吃奶中睡著了,可以彈彈小腳心讓寶寶吃飽再睡。人工喂養的寶寶,應考慮適當增加喂奶量,并查一下奶的質量,是否加水過多等。
2、驚嚇
寶寶受到驚嚇后,晚上常會從睡夢中驚醒并啼哭,寶寶哭的時候常常伴有恐懼表現,在生活中,不難找到是什么原因讓寶寶受了驚嚇。解決的方法是安慰寶寶,告訴他沒什么可害怕的,并暫時不要讓寶寶直接接觸使他害怕的物體或人,慢慢寶寶就會安穩入睡。
3、衣被因素
被子蓋得太厚,會使寶寶因熱而煩躁,出現啼哭;被子蓋得太少,冷的刺激也會使寶寶啼哭。褥子鋪得不平,小衣服過緊或衣服的系帶硌了寶寶,都可能使寶寶哭鬧。此外,還應該查查床上有什么東西硌著或扎著寶寶,只要找到原因,寶寶感到舒服了,啼哭就會停止。
4、尿憋
大一些的寶寶經過訓練,已經知道自己控制小便,但在夜里他還不會自己起來尿尿,有時寶寶會說尿尿,但很多時間,寶寶是用哭來表示自己要尿尿的。父母只要摸到這個規律,為寶寶把過尿后,他便會繼續入睡。
5、缺鈣
缺鈣的寶寶夜間往往會哭鬧。缺鈣的寶寶除有夜啼外,還會有其它相應的表現,比如孩子會有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等情況。為寶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并讓寶寶多曬太陽,情況就會好轉。
6、患病
許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間,寶寶都會在睡后哭鬧。一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結核等,也會使寶寶因為難受而在睡夢中哭鬧。此外,寶寶鼻子不通氣、患了蟯蟲病等,也常常使寶寶夜間啼哭。由于疾病引起的夜啼,只要治好了原發病,寶寶就能安然入睡。
7、需要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