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父母生二胎引發“老大”心理危機的新聞頻見報端。先有武漢13歲女孩用自殺逼媽媽放棄二胎,后有沈陽5歲女孩不滿母親生二胎,認奶奶當媽,還嚇唬弟弟。如今,一些家庭符合生二胎的要求,許多父母正準備再要個寶寶,卻忘了顧及老大各方面的心理狀況。
心理解讀:孩子是天真的,但“小天使”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不少晉升哥哥姐姐的孩子,對弟弟妹妹可謂感情復雜。在關系框架理論看來,“小不點”很容易把“添小弟弟或小妹妹”這件事,與“爸爸媽媽不再愛自己”的想法等同起來,并且深信不疑,難以接受,甚至產生嫉妒情緒。
新聞中,大女兒不滿母親生二胎而出現的回避、哭鬧、嚇唬弟弟等各種不良舉動,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非安全型依戀”(矛盾型和回避型)的兒童對依戀對象并不信任,在人際交往中常表現出不自信,有較高的焦慮感或回避傾向。研究發現,與“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相比,“非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母親的關注轉向其他同胞時,表現出更多的嫉妒心理和消極情緒,也很難關心弟妹。因為他們對母愛的可得性不能確定,唯恐自己會因弟妹的存在而被忽視。
父母要想解決老大的困惑,首先要采用民主的養育風格。研究表明,民主的家長更有利于培養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類型。其次,家長在二胎出生前,應與老大溝通,使其意識到,弟妹的到來不會影響父母對自己的愛。同時,讓老大照顧布娃娃、撫摸母親腹部,體驗到照顧弱小者的樂趣。對于3歲以上、已具“觀點采擇能力”的老大,家長要鼓勵其換位思考弟妹的處境。再次,父母要多與老大親近,如擁抱、撫摸等。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單純,僅僅希望媽媽有了小寶寶后,也能像從前那樣抱抱自己。最后,家長要接納老大表現出來的不滿情緒甚至敵對行為。接納并非是允許孩子為所欲為,而是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不要急躁和焦慮,避免跟孩子產生沖突,造成情感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