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熱量高嗎?吃糖太多會導致肥胖和糖尿病嗎?吃蜂蜜可以減肥嗎?針對這些常見問題39小編特別邀請廣東省公共營養師專家組專家、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韋莉萍教授,給大家做專業解讀:
每天能吃多少糖?限制攝入量是多少?
2013年新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人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總能量的可接受范圍為50%~65%,其中添加糖(主要是指具有甜味的單糖和雙糖)不超過總能量的10%。 WHO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也建議,成人和兒童添加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于攝入總能量的5%,健康獲益更多。
一般來講,成年人一天的能量需要量為2000卡左右, 含添加糖量不能超過一天總熱量攝入量的10%,就要求,在2000卡的飲食中,攝入添加糖的上限200卡(1克糖含有4卡的能量.),也就是不能超過50克糖(約10小匙)。
目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是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的基礎上,同時限制純糖類的攝入,主要是因為添加糖類在體內吸收很快,并且攝入量很難控制,容易超標,例如一瓶可樂250大卡的熱量(含有大約50克糖)一下子喝進去,一天的添加糖攝入量就幾乎超標了。
科普:關于糖類家族的那些事兒
1.單糖
單糖易溶于水,有甜味,不經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是自然界中甜度最高的糖)、糖醇(很多口香糖的成分屬于這一類,存在于天然水果、蔬菜中,在人體內代謝不需要胰島素。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2.雙糖
由兩個單糖分子聚合而成,常見的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乳糖等。在消化道被分解成單糖后吸收。
3.低聚糖
3~9個分子的單糖聚合物稱低聚糖。低聚糖可分為兩類,即麥芽低聚糖和雜低聚糖。麥芽低聚糖可以被分解成吸收,而雜低聚糖又稱為功能性低聚糖,某些可在結腸被細菌發酵,使得腸道變成的酸性環境以及作為能量物質被細菌利用,促使益生菌群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減少有害物質吸收,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可以預防便秘和腸道腫瘤的發生。
4.多糖
由很多個(10個以上)單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糖類稱為多糖。多糖一般不溶于水,無甜味。重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非淀粉多糖(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等)以及活性多糖類。
(1)淀粉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是植物體中貯存的養分,存在于種子和塊莖中,各類植物的淀粉含量都較高,在人體內可以消化吸收且產生能量;其中不能被消除消化吸收的部分稱為抗性淀粉 。
抗性淀粉在小腸不能被消化吸收。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馬鈴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別是高直鏈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達60%。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類似于膳食纖維和功能性低聚糖的作用。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類似于膳食纖維和功能性低聚糖的作用。簡單地說,含抗性淀粉越高的食物越難消化吸收,不容易出現饑餓感,同時有助于潤腸通便,有助于控制體重。
抗性淀粉研究結果顯示:
生的薯類、香蕉、豌豆和高直鏈玉米具有較高的抗性淀粉;
青香蕉成熟后以及谷、薯類加工后抗性淀粉有所下降;
相比較而言,掛面、餅干樣品等含水量較低且加工溫度較低的食品抗性淀粉相對較高;
膨化食品、面包類食品及粥類飲品則幾乎不含抗性淀粉;
常見食物抗性淀粉的質量分數如下表:
2)糖原
糖原存在于動物組織中,它象加油站一樣,是體內糖的貯存形式。糖原主要貯存在肌肉和肝臟中, 當血糖降低時,肝糖原分解轉化為血葡萄糖進一步產生能量。血糖升高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會轉化為肝糖原儲存在肝臟這個”加油站” ,”加油站”不能代替”大慶油田” ,再多的糖原可以進一步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吃的脂肪不多,但總能量超標也會導致肥胖的原因。
3)非淀粉多糖
非淀粉多糖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人體不能消化吸收。
4)其他活性多糖
不存在在機體中, 人類已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幾百種的活性多糖。不同的活性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如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降低血清過氧化脂質、抗凝血等,部分多糖還具有抗癌活性。其研究主要來自體外細胞培養和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尚無循證醫學的證據證實活性多糖的功能。在保健食品中常見到的多糖主要有蟲草多糖、銀耳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螺旋藻多糖、豬苓多糖、黨參多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