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需卦告訴我們:人們在獲得啟蒙之后,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房子、車子、愛馬仕、阿瑪尼、留個學、漲個薪、建個比阿里還牛掰的公司……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自我理想的實現,每一個人的發展過程都是自我需要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
人不可能沒有需要,如果完全沒有需要,這個人他會有積極性嗎?他會努力嗎?他會用心嗎?不會的。我什么都不要,這種人也不見得好。所以世界上沒有人主張縱欲,就是說你盡量地有欲望,盡量地去滿足,那個很危險;也沒有人喜歡禁欲,絕對不可能有欲望,欲望都是可惡的,那也是過分的。人要節制自己的欲望,掌控自己的需要,因為欲望太多,你不可能都滿足的。
2.有需要就有風險
云就是水,水就是坎,坎就是危險,告訴我們:人一旦有需要的念頭,就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那就是危險,你不是消耗體力,就是消耗時間。
需卦卦辭:有孚,光享,貞吉,利涉大川。元、亨、利、貞里面,需只有一個亨,一個貞,一個利,它沒有元。為什么沒有元?因為你對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你是不清楚的,跟蒙卦一樣,是蒙蔽的。你看你常常要什么東西,很急很急,結果給了你以后,你才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本來就不需要,只是我們受“不要白不要”這種錯誤的觀念所影響,比如“大清倉”、“買一贈一”、“滿200返20”等。
3.需卦的反面意義
合理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以促進自身的發展,這是需卦的正面意義。當需求不合理時,便會產生負面效應,即需卦的反面意義。需卦的反面意義非常可怕,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明明知道吞不下,你又要硬吞,最后把自己搞壞了。
因此,我們要從現在開始記住:合理地需要。看到一個東西先想:算了,我還是不要了比較好,你說不要比較好就不要了,表示這個需求不是你所需要的,那你急什么?
需卦真諦:合理節制自己的欲望,適可而止,不要過貪,這樣才是最大的幸福。這是需卦的真諦,為了讓大家減少需求所帶來的痛苦,增加滿足所帶來的幸福。
4.有恒:才是成功的根本
初九爻辭:需于郊,利用恒,無咎。一個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他就好象還沒有進城一樣,在郊外。當你在郊外的時候,你的步調自然比較慢了。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你想買房子,你知道買不起;你想快速升官,做不到;你想發大財,不可能。你反正要走哪條路,你都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你就不急了。如果這時候急,那就是虐待自己,所以不急反而好了。不急,才會培養你“有恒”的這種修養;而“有恒”,才是成功的根本。
無咎:你有這種素養,你明白自己的處境,不要好高鶩遠,不要想一夜之間就能夠功成名就,你就沒有后遺癥了。
5.需要中的危機
九二爻辭: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需于沙:因為你所要的東西,就是水池,充滿了危險,可是你還是要去,因為你要生存,你要生活,你必須要面對挑戰。當你從郊外一直向河邊走近,走到踩到沙的時候,你就知道:河快近了。你在郊外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很遙遠,所以彼此之間沒有什么競爭。可是你踩到沙的時候,沙會使你的腳很痛,為什么呢?因為競爭。
只有一個職位,七、八個人競爭,都想要,這時候怎么樣?小有言,就是會有閑言閑語。小有言是很煩惱的。你不必聽他的,你按照你既定的方針,既定的方向,采用合理的方式,最終是吉祥的。
6.如何面對競爭
九三爻辭:需于泥,致寇至。
走著走著,鞋子開始沾滿了泥巴,因為沙再過去就是泥,泥過去就是水了。致寇至:就是你本身都寸步難行了,偏偏這時候呢,又招惹一大堆敵人來了:競爭對手出現了。
這時候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你一個小目標,大家都想要,你就算很勉強,已經快到手了,你都不一定能夠到手。看得到拿不到,你怎么辦?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自討苦吃,我盡人事,聽天命。
7.人唯一的辦法就是這四個字:自我調適
六四爻辭:需于血,出自穴。
現在我們進入上卦了,開始危險已經到了你的肩膀上了,房子已經買了,官已經升了,名已經出了,這時候反而沒什么興趣了。這時候你才知道,原來這都是血汗賺來的錢。所得到的,都是血汗所謀取到的一種負擔。
但是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怎么辦?要很冷靜的來看看時勢的變化,自我調適。人唯一的辦法就是這四個字:自我調適。
8.小有成就后就該自斟自飲,獨自享樂嗎
進入九五,這時候房款也付得差不多了,官也升得差不多了,一個人到了差不多的時候,你就不敢要求上進了,你敢嗎?你年紀輕輕會跟你的老板講:“我三年內要當主管。”可以,反正你當個小主管,人家也不在乎。你當到副總的時候,你說:“我兩年之內要當總經理。”那你試試看?你自找死路。
所以九五就告訴你:需于酒食,貞吉。這個時候你就喝喝小酒,吃一些好菜,什么都不要想。很多人就是這樣認識《易經》的,開始整天招朋引友,游山玩水,不務正事,把所有事情都耽誤掉了,結果害死自己。
《易經》讀出很多君子,也讀出很多小人,而偏偏變成小人的比讀出君子的人還要多。九五的“需于酒食,貞吉”,是告訴你,你要跟大家分享。你能買房子是很多人幫你忙的,最起碼銀行給你貸款了,那也是國家的恩惠;你能夠爭取到那個職務是多少人讓你的,因此需于酒食,與人分享。
馬云就曾笑稱:一個月掙一兩百萬的人是相當高興的,但是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就會很難受。錢就不是你的了,不能拿去花,要繼續做事情。
一個成全,一個分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九五,你所有的成功要跟周遭有關系的人分享,你才會貞吉。否則的話,你看看好啦,他隨時找你麻煩,隨時出你洋相,那樣還不如不成功的好。
中國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