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群只剩少量席位,欲加群者請先添加小東微信號。
郡縣治,天下安。 日前,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完成并發布了《2017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江蘇省東臺市第十七次進入榜單,并成功挺進全國三十強,比去年前移4位,列28位!
《報告》主題是“新時期 新發展 新評價 新坐標”。
《報告》提出:縣域經濟和縣域發展進入新時期,新時期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的重要特征是“競強爭優”。
中郡研究所根據新時期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新特征,科學界定“縣域經濟”與“縣域”的差異性概念和評價規范,在上屆監測評價基礎上,繼續探索,建立起“新時期開放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體系”,利用公開數據,對全國縣域經濟強縣進行了第十七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監測評價縣域經濟發展動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和縣域發展質量,并將縣域經濟強弱監測評價與縣域發展質量優劣監測評價相結合,綜合監測評價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狀況,形成新時期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新坐標。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名單揭曉。
1、2016年全國縣域經濟強縣共有302個,比上年增加12個,分布在24個省區中;江蘇是全國唯一一個縣域經濟強縣占比100%的省份,浙江、山東和廣東縣域經濟強縣數量占全省縣域經濟單位總數的比例分別是57.69%、51.22%和21.05%;除4個直轄市外,甘肅、青海、西藏等3省區暫時沒有地區生產總值超300億元或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超20億元的縣域經濟強縣。
2、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100名(簡稱縣域經濟發展前100名)縣市分布在17個省區中,其中安徽2個,福建6個,廣東2個,貴州2個,河北3個,河南4個,湖北4個,湖南4個,江蘇27個,江西2個,遼寧1個,內蒙古3個,山東18個,陜西1個,四川1個,新疆1個,浙江19個。
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十位縣市中,江蘇占6席,福建、湖南、浙江和山東各占一席。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十位縣市依次是江蘇昆山市、江蘇江陰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福建晉江市、湖南長沙縣、浙江慈溪市、江蘇太倉市、江蘇宜興市、山東龍口市。江蘇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和常熟市是全國超強的縣域經濟體。
3、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簡稱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分布在15個省區中,其中安徽5個,福建6個,廣東2個,河北1個,河南5個,湖北7個,湖南4個,江蘇20個,江西4個,內蒙古5個,山東12個,陜西1個,四川1個,新疆1個,浙江26個。
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十位縣市中,浙江占3席,山東、湖南各占2席,福建、江蘇、內蒙古各占1席。第十七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十位縣市依次是:江蘇江陰市、福建晉江市、湖南長沙縣、浙江慈溪市、山東龍口市、山東膠州市、浙江義烏市、內蒙古準格爾旗、浙江諸暨市、湖南瀏陽市。
在本屆監測評價中,“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的標準和條件是: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最強、縣域經濟發展動態正增長、縣域相對民富指數A級以上(其中東部A+級)和縣域相對天藍指數非B級。如果縣市沒有滿足縣域發展質量標準和條件,根據“木桶理論”,說明其綜合發展出現“短板”,競爭力可持續性不足,不能參加綜合發展排序,列為“推動類縣市”,意在推動此類縣市要補“短板”,要繼續“競強爭優”。東臺所有測評指標均為A級,連續十七次進入百強榜。而昆山市由于投資增長率評為C級,因此無緣進入本次百強榜。
戳圖看高清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