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境內遺存的遼塔,你都見到過嗎?
文·攝影︳鮑永泉
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科爾文的比利時傳教士來到了內蒙古的巴林左旗,在一座被盜的古墓中,他發現了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滿了奇怪的文字,而這,正是一個消失王朝所使用過的文字,這個王朝就是曾經的大遼契丹帝國。
契丹帝國不僅創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他還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赤峰境內的這些遼塔就是對這些文明程度的最好見證和體現。
在茫茫的內蒙古大草原上
有一片水草豐美的風水寶地
這里是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的交匯之地
根據《翁牛特旗地名》記載:
海金山(哈拉金山)、罕山、鍋撐子山
三山緊鄰統稱為海金山
有學者推斷海金山就是“木葉山”
契丹發源地,就是在這里
遼太祖陵奉陵邑
位于巴林左旗哈達英格蘇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中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駕崩后葬于此
這是一座石板房子
是由花崗巖大石板構筑
高3.5米,寬6.7米,進深4.8米
全屋只用7塊大石板,這種結構的石室
為中國古代建筑物中所少見
也是遼代建造石室中僅存的一座
遼武安州白塔
位于赤峰市敖漢旗豐收鄉白塔子村
南面是駿馬河
遼中京大定府大明塔
位于赤峰市寧城大明城
大明塔筑于統和21年(公元1003年)
號大定府,是遼代的五京之一
遼圣宗以后的統治中心
虔誠的崇拜者們
遼上京南塔
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
從附近所發現的僧人火葬墓遺物上判斷
此塔為遼代開悟寺塔
開悟寺就在塔東南50米左右的臺地上
塔主體磚構,塔高25米
八角七檐,塔檐由仿木斗拱支撐
遼代降圣州白塔
位于赤峰市敖漢旗瑪尼罕鄉五十家子村之西側
孟克河左岸
臨潢府位于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
遼代稱上京
是契丹建國初期在本土興建的第一座京城
是遼國早期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因位于遼上京北也稱為遼上京北塔
遼中京皇城陽徳門遺址
從照片中依稀可見遠處的小塔
現在隨著歲月風霜雪雨的侵蝕
已經逐漸地消失
遼上京真寂寺石窟
1974年在石窟的門楣上發現“真寂之寺”四個字
也就是現在林東鎮的昭廟石窟寺
位于遼上京南15公里的山谷中
遼松州白塔
位于赤峰市紅山區
此塔毀于戰火,近年重建
遼化巖寺白塔
位于赤峰市元寶山區
遼代人非常注重風水
此塔四面環山
不失為風水寶地
遼中京篷花塔
位于寧城縣天義鎮西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
老哈河的北岸
遼中京是遼最大的陪都
是一個少數民族雜居地帶
是大遼國的咽喉
遼慶州白塔
建于遼興宗重熙16—18年(1047~1049年)
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
遼慶州白塔是中國樓閣式塔的典范
遼宋時期
中國樓閣式塔發展到了成熟階段
同時遼代的以磚仿木技術又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遼慶州白塔便是這一時期所建樓閣式塔的登峰造極之作
文字·圖片為草原文化原創,請重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