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子水村往西南走,不是很遠就能找到這座水壩。
根據(jù)一些網(wǎng)友的分享,這座大壩寬度大約100余米,黑黑的外弧面看著相當有氣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更能看出這座大壩的氣勢。
葦子水水壩的資料是非常少,只說是永定河防洪工程的一部分。大部份相關的信息都只是網(wǎng)友自駕去玩兒時記錄的信息。
一些相當珍貴的歷史資料:
《水利水電技術》雜志(1979年02期)《葦子水水庫雙曲拱壩液壓滑模施工初步總結(jié)》
最后一張照片右側(cè)藍色的圖紙,就是傳說中的“藍圖”!
從書中備份的照片里 ,還能看到當時修建葦子水水庫時的景象
對比一下現(xiàn)在大壩的風貌,是否可以聯(lián)想到大壩建設時的風采與艱辛呢?
當時文件的影印版,里邊介紹了大壩不多的一些信息。
文件摘要:
北京市葦子水水庫設計洪水位352.5米,現(xiàn)在在大壩上還能看到351米處的水位標識。大壩庫容800萬立方,為雙曲拱壩,壩寬3.4米,壩頂弧長130.8米,共分9個壩段。1976年,拱壩高程澆至317米高程。
三峽大壩高程185米。
在文件中有這么一段話:
為了改變模板工藝這種落后狀態(tài),試用滑模進行中間5個壩段施工的新方案......由于新方案的實施是實驗性的,先施工的4個壩段都沒有做到連續(xù)滑升,只有最后施工的西1壩段實現(xiàn)了連續(xù)滑升......
通過新方案的研究及實驗滑升,我們摸索了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的途徑,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需要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現(xiàn)將葦子水水庫雙曲拱壩液壓滑模施工初步總結(jié)如下......
據(jù)資料顯示,這可能是液壓滑模施工技術首次運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一直到2010年四川獅子坪水電站大壩建造時這項技術還在應用。而且著名的“三峽大壩”工程中,這項技術也有應用。
中國首次在實際建設中應用某項技術,并以此次工程作為實際應用的參考,這也使葦子水水壩在中國水利工程中,有了一定里程碑一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