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和宋詞,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名字不同。開個玩笑,接下來直入正題。
我們先來了解兩者的屬性。
我們現在說的唐詩,一般指的是成型于盛唐,區別于古體詩的格律詩。
格律詩有固定的形式:絕句和律詩;而且句式只有固定的五言和七言。
在押韻上,格律詩一般要求一韻到底,而且只能押平聲。
宋詞并不是宋朝獨有的文化產物。
詞最早萌芽于隋唐,興起于中唐,盛行于宋朝。起初填詞的用途,是用來配合宴樂助興的,也稱詩余或長短句。
詞有詞譜,是根據樂曲編排的,所以詞牌需要倚聲填詞。不同的詞牌,規則也有所不同。有單押平韻或仄韻,也有平仄互葉;句式沒有統一,根據字數可以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也就是說,詞牌的規則是由樂曲決定的,一般自創詞牌之人都是精通樂理的,如柳永、周邦彥等名家。
基于以上的簡介,唐詩和宋詞雖然都同屬于格律體裁,但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是否入樂。
此外,唐詩和宋詞不僅在規則上有所不同,風格上也有差別。
早期的詞牌多流傳于青樓教坊之間,故多難登大雅之堂,不受文人重視,所以又有詩莊詞媚之說。我們對比一下唐詩和宋詞,大多可以體會到詩重雅,而詞重情。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有疏誤之處歡迎指點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