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自問世以來,就受到世人熱讀與追捧,并成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首,發自內心閱讀與研究者頗多,也出了很多紅學家,對紅學的研究還分出了“三個時期”“四大學派”等等,研究人員之多研究范圍之深廣是其它小說難以達到的。作為喜歡閱讀紅樓的普通讀者,有時我就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喜歡紅樓研究紅樓,甚至有人為紅樓癡迷。
閉上眼睛,靜夜閑思,結合自己的體會,我覺得紅樓一書,從故事內容,到寫作手法,從“畫面展示”,到人物刻畫,從哲學、歷史到經濟、心理,從詩詞歌賦,到百科知識,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都有獨到之處,特別是書的包容性和故事的“述而不定”等特點,給廣大讀者留足了想像的空間與深入研究的空間,讓無數讀者特別是紅迷們深入其中,越讀越品越解越覺得有趣,以我感受,紅樓一書,大體有以下特質,是別書所沒有的或有也不及的。
其一,涉及社會生活縱向從頂到底,橫向含蓋兩邊。用一本書展示出一段時期的社會的全部畫面,并關聯古今人與事,如此生動寬宏,這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上至帝王將相,宮內妃嬪,下至普通百姓,中至官吏商賈,從社會到家庭,從政治到經濟等等,從美的東西到丑的東西,無所不包,并且,這些內容表達祥略得當,放筆與收筆自如,盡管層次、事件、人物如此眾多復雜,但始終圍繞一條感情線,一線衰敗線而展開,井井有條,多而不亂,繁而有序,起浮跌宕,扣人心弦,懸念不斷,伏筆恰當,讓人讀起來就不忍放手。
其二,文筆高超,顯隱精當,留下諸多“接口”,給讀者留下了大量“接續”的余地。于是,不同的讀書人,融進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生活經歷,就讀出了不同的感覺,結果。比如,第六回中,賈蓉去王那里借玻璃炕屏,賈蓉剛走,王又叫他回來,這時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這里鳳姐忽又想起一事來, 便向窗外叫:'蓉哥回來.'外面幾個人接聲說:'蓉大爺快回來.'賈蓉忙復身轉來,垂手侍立,聽何指示.那鳳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 又笑道:'罷了,你且去罷.晚飯后你來再說罷.這會子有人,我也沒精神了.'賈蓉應了一聲,方慢慢的退去.。這段話中,最后王并沒有說明讓賈回來做什么,這個接口處,就讓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感覺,有人說是王賈二人有曖昧,有人說根本沒有,而是王想與賈蓉說一些其它不想為人所知的事,為此一節很多人爭論不休。再比如,三十一回,寶玉讓睛雯與他一起洗澡時,有這樣一段話:
晴雯搖手笑道:“罷、罷,我不敢惹爺。還記得碧痕打發你洗澡,足有兩三個時辰,也不知道做什么呢。我們也不好進去的。后來洗完了,進去瞧瞧,地下的水淹著床腿子,連席子上都汪著水,也不知是怎么洗的,笑了幾天。······”,你仔想讀讀,這段話非常有意思,一個澡洗了四五個鐘頭,人家洗完了還有人(應是睛雯本人)進去仔細瞧,洗澡間里居然還有床,床上都汪著水,這讓人怎么想?在這些地方,曹雪芹就是不實寫,不說他們究竟干了什么,這種接口,讀者可以自己“接續”,因此 ,也就有了不同的結果。類似這樣的地方,書中還有很多,讓人讀了很有趣味。甚至引起了不同的人討論與爭辯。每個人都四處尋找所謂的證據,來論述自己的讀后感想,這多有意思!!
當然,像那種在不同場合上,既表達人物性格,又表達人物心理的精采對話還有很多,比如第八回,寶玉去探寶釵,結果黛玉也隨后來了,黛玉那一段“唉喲,我來的不巧了,”和后來小丫鬟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黛玉說了一段“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些!”類似于這樣的話,表面一個意思,背地里卻是別人聽了又是另一個所指的寫法很多。這些高超的文筆都令人讀來深為折服。當然,有時候,對有些事,有些人的描寫又直白且特點鮮明,讓人讀來有通透鮮明之感,通篇小說讀起來可謂“抑揚鈍挫”,暢快如行云流水,絕無疏漏余贅之感。甚至曹雪芹的這些筆法,讓一些人對他的實寫也產生了聯想,比如秦,書上說她就是從養生堂抱回來的棄嬰,可偏偏有人就不信了,這不知又引發了多少人考證探究。
其三,借助的“工具”深而玄,使得小說想要表達的內容來去接續柔順而不生硬,研究者想要深入探究時,大有空間而不是一眼看到盡頭,一手摸到邊際。這些工具的運用也是別書所沒有,即便有的書有,要么使用單一,要么缺少韻味情趣。而曹雪芹把這些工具綜合使用,且結合得當,不但達到了掩蓋“朝代年紀”與“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之目的,也給讀者帶來了廣闊的想像、探尋與研究學習的空間余地。這些“工具”包括有僧道、夢境(特別是太虛幻境等),虛擬的賈雨村與甄士隱,也包括女媧氏煉石補天傳說等等,當然,還有遇見鬼的事(如第一百零一回王遇到秦)等,這些借助“工具”的手法與恰當運用,讓小說不但生動有趣,而且,增添了神密感,而這些“工具”的使用,又都是圍著那兩條線而“形”雖不一但“神”卻歸一,這些“工具”的恰當運用,給小說帶來了可讀性,可研性,給人一種深奧感,特別是那些帶有預言性的判詞與夢里的內容,要么給讀者帶來指引,要么給讀者帶來懸疑,引人深思。我想,關于這些“工具”使用的情況就不用再舉例了,書中太多了。
其四,以一大群漂亮女孩為中心,以錯綜復雜的愛情為主線,以揭批封建腐朽及四大家族衰敗為主旨,以賈家人物的悲歡離合為重點,把故事講得精彩不斷,高潮不斷,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與心里上的沖擊,這樣的小說,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情感上想要的東西,讓更多的研究者能探尋到社會家族斗爭、人的本性及歷史更替的原因與真相。原本在中國的封建時代,女性是卑微的,男尊女卑嘛,從來如此,永遠如此,大不了出幾個才女而已或男扮女裝如花木蘭等巾國英雄,僅此而已,即使如武則天那樣的人,死后連個有字碑文都不敢留,何況世上的普通女子?可以說,與男人沒有平等可言,可在紅樓一書中,就不一樣了,那些女孩子,與主子寶玉打打鬧鬧,這種“平等”可不是小事,是《紅樓夢》獨有的創造,而他們每一個人最終的命運,又都時時牽動了讀者的心。紅樓一書以寶黛愛情為中心,展示了不同地位的人,愛上一個寶玉以及書中所有男女之間錯亂的情愛與性關系,都讓讀者浮想聯翩,畢竟,愛情是人類生活從來而且也是永遠生動永遠著迷的東西。事實上,在描寫愛情與記述家庭生活的表象下,一部紅樓更深刻的東西,則是揭示了封建社會的腐朽,以四大家族為代表,以薛家打死人一案為標志性事件,揭露了官場的腐敗與表面上明鏡高懸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公平正義可言的封建腐朽,也揭示了封建社會衰亡的必然。這給那些喜歡思考的人和紅學專家與學者帶來了生動細致的可研材料。當然,書中那些帶有進步性質的東西比如“承包”管理園子等內容,也令人倍感新奇。
這里,我不得不多說一句,人們都說,女人就是一本書,但女人更像一個謎,一個女人就是一個謎,紅樓中那么多漂亮女人每個都是一個謎,想想看,那得有多少個謎?再加上她們之間復雜的關系,更是謎中有謎,所以,僅就這些女人,就讓多少人去解讀呀?
其五,紅樓一書,涉及多學科知識,比如,哲學、經濟、建筑、醫學、養生、飲食、服裝、戲曲、詩詞、佛道等等,甚至連小丫頭子們嘴里都是討論高深學問的角色,比如,第31回中,那些小丫頭子們討論陰陽是怎么回事等等,所以,想從某個學科領域去考察那個時代的情況,都能從中找到可以研究的東西 。有人說,紅樓像一部百科全書,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夸張。
其六,紅樓一書,很少有對錯的主觀判定,但通讀之后,卻能明顯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所在,感受到小說所承載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所在。這也是小說思想性和文化內含的厚重所在,有人說,那么用心地熱情地用很多時間讀一部小說有什么用?能當飯吃?能當槍使?我說當然不能,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歷史的車輪向前行進幾百年上千年以后,很多事件有及一代一代的人都成為古人以后,這部小說卻還會繼續存在,繼續傳承,繼續被人們閱讀,并且,會像萬里長城、四大發明一般,讓后人因此而感到驕傲,這也是紅樓的魅力所在。
其七,因為那個時代的原因比如文字獄,因為小說本身所涉內容的原因比如官場腐敗,曹雪芹 對故事的發生的年代,發生的地點等都極力掩蓋,加之寫作中又使用了很多特殊筆法,比如人名上的“嬌杏(僥幸)” ,比如元迎探惜(原應嘆息),秦可卿(情可情),比如地點上人們無法查找的大觀園,這些都給小說帶來了品味與趣味,大大增加小說的耐讀性。
當然,也有人說,《紅樓夢》讀不進去,并且,在我的周圍這樣的人也不少,這一來與很多人不喜歡讀長篇小說或者沒有那么長的時間讀長篇小說有關, 與工作生活家庭應對社會事務提職賺錢太忙有關,與讀書人性格有關,比如有人就是喜歡武打小說,有人就是喜歡科幻小說,但就是不喜歡言情小說,當然,也與小說本身的復雜性有關,僅以小說中的人物一件舉例,有人統計,小說中有名有綽號的人就達七百多人,加上沒有名姓的二百多人,這九百多人,就是理清關系就不知要花費多少腦筋,難怪有人看了一遍之后,看得稀里糊涂。所以,想看懂看明白看透紅樓夢,還真不是像讀其它小說那樣容易就做到的,也正是因此,卻讓那些癡迷者深入其中不能自拔,一個人物,一個情節,都能挖掘出那么多東西來,以至于有了“三個時期”“四大門派”和無窮無盡的解讀文章出來。
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先生,一位偉大的作家,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出了如此好的小說,這是什么,這是功夫,也正因為如此用心,小說才如此迷人。不得不說的是,《紅樓夢》這樣的小說,正如前面本文前面所述,是前無古人來無來者,就像唐詩宋詞未來也不會有人能達到那樣的水準一樣,因為,過去歷史上沒有能與紅樓相比的小說,而未來更不可能有,因為產生這樣巨著的土壤已經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