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稱“五十肩”、“凍結肩”。肩周炎是指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無菌性炎癥。肩關節早期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受寒及勞累而誘發疼痛,以后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影響睡眠,不能向患側側臥壓碰,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
肩部疼痛,在局部會有壓痛點,壓痛點所在的經絡,就是病變的經絡,就是我們治療的經絡,比如肩峰壓痛,這是手陽明大腸經,我們在治療上可以選擇手陽明經的曲池穴、合谷穴。一般肩痛部位涉及的經絡不多,疼痛就容易處理。
其次就是局部阿是穴,可以針刺,也可以選擇刺絡放血,刺絡放血對緩解疼痛是有特效的。
然后就是全身的調理,任督二脈,任何局部疾病的治療,都不要忘記整體的調控。
最后就要說說肩周炎的特定穴:條口穴,條口可以用2寸針向承山穴透刺,不留針。條口穴針后,肩痛馬上就能減輕。
我們選擇的穴位可以先用火針點刺,然后毫針留針30分鐘,在結合壓痛點的刺絡放血,三種針法相互結合,就是完整的“三通法”。
作者介紹
林利城,欽州市青年名中醫,欽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二區(中醫經典病房)副主任,主治醫師,研究生學歷,師承廣西名中醫姚寶農教授、首都國醫大師、經方大家馮世綸教授、賀氏火針傳承人賀林教授,是姚寶農廣西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負責人,胡希恕經方醫學欽州傳承基地負責人。曾到中山大學一附院東院眩暈中心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深入研究仲景經方與火針、黃帝內針,善于中西結合、針藥并用治療中風偏癱、口眼歪斜、頭痛眩暈、焦慮失眠、健忘癡呆、耳鳴耳聾、肩臂腰腿疼痛麻木等各種疑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