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醫林佳明
2022-10-21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證病機
〔學生C〕老師,為什么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患者沒有咳喘呀?
〔老師〕《傷寒論》中有兩條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的條文。一是第18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這條是說,素有哮喘病的人,因外感風寒之邪患了太陽中風證,外邪仍在而引動宿疾,體內素有的積痰濁氣上逆,就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厚樸、杏仁。
二是第43條:“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
這是說,患了太陽中風證,當微汗解表,但誤用了下法,下得不重,表證沒解,津液輕度缺失,造成表邪輕度內陷陽明上焦,里不虛而氣結,并向上向外沖逆,素有積滯的痰飲隨濁氣上逆,出現氣喘、咳嗽或胸悶等證候。
這個實是上焦素積痰飲穢濁化熱成實而氣結、氣逆,但不太實,可在桂枝湯解表而調和營衛的基礎上,再加厚樸杏子去通氣結、化痰飲、降逆氣。
從這兩條看,桂枝加厚樸杏子湯里的厚樸苦溫,能解表也能通氣滯、降氣逆、祛水飲,治療氣機逆亂而致的驚悸不安。
陽明氣結和太陰虛寒水飲上逆都可以用,陽明病可以用這個藥配伍寒涼藥,如三個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厚樸七物湯。
杏仁甘溫,可化虛寒痰飲夾氣上逆。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的方證病機為營衛不和,里微熱氣結,氣夾水飲上逆。
這個患者發熱有時間規律,又有營衛不和的一些癥狀如怕冷、發熱、出汗、頸項部僵硬疼痛等癥狀所以選桂枝湯調和營衛。
患者雖無咳嗽,但有胸悶,胸骨食道處發脹疼痛,可以拓寬臨證思路,視為陽明上焦氣結氣滯,所以加厚樸杏仁化痰降逆,通滯解結。
《傷寒論》54條說:“患者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臟無他病”,是說里沒有什么病,就是一直定時發熱汗出,而且經久不愈。
這實際上還是指患了太陽中風,遷延不愈,表證仍在,為什么會定時呢?
表邪已經祛除一部分,而另一部分雖然力度減小,但仍然不時地侵襲機體,而機體衛氣津液也會應時趨表抗邪,一般在太陽病欲解時,正邪交爭比較劇烈而引起發熱自汗。
先其時,就是說要在定時發熱自汗沒有發作之前給予桂枝湯以截斷病邪。
《本經》說厚樸:“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厚樸在該案中能夠解表治療中風、傷寒、寒熱,也能破氣滯氣結,通氣降逆。
只要是氣機阻滯或逆亂而引起的驚悸不安或滯塞疼痛,無論寒熱,它都可以對治。
氣滯、水飲凝聚和血瘀這三者一般是狼狽為奸的。
氣滯為主,只有氣滯才會血瘀,只有氣滯氣機逆亂,才會夾水飲逆亂。
所以,治痰飲治血,都要注重治氣。
《本經》說杏仁:“味甘溫。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杏仁可治療“欬逆上氣”“賁豚”,說明它的通氣降逆之力很強。
所以說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不論是解表還是降逆,都能兼顧。
〔學生D〕老師,為什么要加黃芪和三七粉?
〔老師〕加黃芪在于加強扶正補虛祛風之力,
《本經》說黃芪:“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大風,痢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黃芪能夠補虛,治大風。這種風既包括外感風邪,也包括內傷化風。
三七又叫“參三七”,為什么叫參三七呢?來自《本草綱目拾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我對三七的應用還是有一定體會的。
我在臨床上觀察發現,不論是外感還是內傷,長期發熱而不愈的患者,凡見有瘀血體征,加上三七粉沖服,都可以增強療效。
這位患者長期發熱并有舌暗紅、舌下瘀紫體征,說明體內有瘀久而不去,會使氣血不暢,營衛壅遏,也會造成長期發熱難以治愈。
清代醫家黃元御在《玉楸藥解》中說三七:“味甘,微苦,入足厥陰肝經。和營止血,通脈行瘀。”
清代醫家黃宮繡在《本草求真》中記載:“三七氣味苦溫,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還能養血。
而且張錫純在《醫學衷中西錄》還說:“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經絡,證變虛勞。”在治療該病加一味三七沖服,可以通利營衛。
所以三七適時適病機而用,用量并不大,但能起到很妙的輔助療效作用。
并不僅用于止血活血化瘀之證。
按:患者是朋友介紹來看病的,半月后,朋友來電話說,患者療效很好,已經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