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人體的虛證,
經常有朋友說:“我虛了,給我補補吧~”
虛就是“不足”,那么到底我們人體都有哪些“虛”呢?
本文提要:
一、人體四大虛證
二、虛證的基礎方劑
1.氣虛基礎方
2.血虛基礎方
3.氣血兩虛基礎方
4.陰虛基礎方
5.陽虛基礎方
6.陰陽兩虛之法
7.補益之法
三、虛證的日常保養
1.適當鍛煉
2.勿用眼過度以及思慮過多
3.勿熬夜以及房事太頻
4.注意避寒保暖
四、虛證的飲食和睡眠
1.飲食
2.睡眠
五、減肥略說
六、李翰卿先生論虛弱
一、人體四大虛證
從大的方向看,人體虛證共有四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者,氣短,自汗,
血虛者,無華,麻木(血不能濡養故也),
陰虛者,五心煩熱,盜汗,低熱,
陽虛者,畏寒肢冷,小便清長,
虛者補之,
氣虛者,人參、黃芪、白術之類,
血虛者,當歸、熟地、龍眼肉之類,
陰虛者,生地、玉竹、麥冬之類,
陽虛者,附子、肉桂、干姜之類,
要是細分,人體的虛證就很多了,比如心氣虛、心血虛、心陰虛、心陽虛、肺氣虛、肺陰虛、脾氣虛、胃陰虛,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肝血虛、肝陰虛……
今天我們聊大方向的虛,就是氣血陰陽,
因人體乃一個整體,單純的病癥較少,且氣血相依,陰陽互根,故氣虛者血亦虛,陰虛者陽亦損,
或氣陰兩虛,或血虛陽虛兼有,過虛中夾實,或虛中夾熱、夾濕,或虛中夾有實寒,或虛中夾有實熱等,不一而足,故治病調養,不僅是虛弱之證,任何疾病引起的身體不適,在治療調理時都應當整體看待,不可單獨拆分來看,
二、虛證的基礎方劑
1.氣虛基礎方
氣虛代表方劑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乃補氣基礎方,四味藥藥性平和,故名為君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
2.血虛基礎方
血虛代表方劑四物湯,四物湯,養血活血,乃補血基礎方,兩靜(熟地、炒白芍);兩動(當歸、川芎),補中寓行,補而不滯,(熟地、當歸、炒白芍、川芎)
3.氣血兩虛基礎方
若氣血兩虛,則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兩方合用,成為八珍湯,
4.陰虛基礎方
陰虛代表方劑六味地黃湯,有滋陰補腎之功,因腎陰為身體諸陰之本,(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
5.陽虛基礎方
陽虛代表方劑八味地黃湯,有溫陽益腎之功,亦因腎陽乃身體諸陽之本,
八味地黃湯是在六味地黃湯的基礎上加附子、肉桂,
6.陰陽兩虛之法
若陰陽兩虛則滋陰補陽,有二仙湯,可參考其法,滋陰幾分,補陽幾分,視陰陽虛損之程度而加減藥物或劑量,
再多說幾句,“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在補陰藥的基礎上少佐一些補陽藥,可以達到陰陽雙補的功效,比如治療消渴的陰陽兩虛證,就可以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消渴約等于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
補進去的陰,猶釜中之水,需要加一把火,才能蒸騰氣化,才能被身體利用,但是火又不能太大,要不水就燒干了,
7.補益之法
虛中夾濕者,當以去濕為主,補虛為輔,
待濕去過半,則去濕與補虛各半,
濕少虛盛則以補虛為主,去濕為輔,
因為濕不去,則補益無用,就像買了新家具,但是房子里垃圾特別多,這時候需要把房間打掃干凈,才能把新家具搬進來,但又不能單純去濕,當兼有補益,去濕幾分,補益幾分,視具體情況而用,
我們熟知的六味地黃丸,其配伍就是“三補三瀉”,四物湯,既有補血養血藥,也有活血行血藥,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可加陳皮,以補氣行氣,變成異功散,
一陰一陽之謂道,虛證用補藥,補藥一般偏“靜”,比如熟地、黨參、白術、炙甘草、山萸肉、炙黃芪、山藥、黃精、制首烏、玉竹、沙參、石斛等等,
但是虛證也要用“動藥”,第一,補虛藥比較滋膩,所以需要加一些健脾行氣的藥物,比如陳皮、木香、砂仁等,
第二,補益之時需要把身體的病理產物代謝出去,病理產物有痰濕、瘀血、滯氣等,所以就要用一些能夠化痰濕,祛瘀血,行滯氣的藥物,如茯苓、陳皮、薏苡仁、半夏、川芎、赤芍、柴胡、香附等等,
總之靈活應用,適宜而用,
3.虛證的日常保養
1.適當鍛煉
氣虛則懶,懶則臥,但“久臥傷氣”,越臥氣越虛,可適當鍛煉,以身體能承受為佳,也不能鍛煉過度,如此則更耗人體之正氣,所謂“中庸”是也,就是不多也不少,就是剛剛好,因為過猶不及,太過和不及都是不好的,
猶如喝酒,飲至微醺時的感覺最好,似醉非醉,就像詩人,飲酒幾口,詩意便生,比如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這時候寫詩,思緒飄逸,天馬行空,浪漫神馳,文思如泉涌;再比如晉代的書法家,“書圣”王羲之,在微醉之后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等他清醒之后,再也寫不出當時的水平,
他們是微醉或小醉,若是大醉,早已不省人事,何談靈感,這是中國人的智慧,沒有標準,以適度為準,這才是最高標準,
2.勿用眼過度以及思慮過多
電子產品豐富,手機、電腦、電視,短視頻、綜藝、電影、電視劇、游戲等,有的人,只要一看電視劇,一玩游戲,一刷抖音就停不下來,欲罷不能,很容易用眼過度,用眼過度則傷血,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適量應用,用眼后眺望遠方,看一下綠色植物,或閉目養神,可緩解用眼過度而傷血之患,
現在人壓力大,所以思慮亦隨之而增,房貸、車貸,每日憂思焦慮,憂思傷心脾,必暗耗精血,這是現代人不堪承受之重,但又不能不承受,
有時候學習一下陶淵明,回歸田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感受一下放下包袱,回歸自然的悠閑;可也以學習一下蘇軾詞中描寫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在,這時候就能體會到陶淵明所說的“久在樊籠里,復返得自然”的輕松感覺了,
只是感覺一下,現在大環境如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努力奮斗,但是精神盡量放松,不要太焦慮,在繁華喧囂的環境中,保持清靜歡喜,大家共勉,
3.勿熬夜以及房事太頻
夜生活亦豐富,時常熬夜,熬夜最損耗肝腎之陰,再加之房事不節,則雪上加霜也,故應養成每日晚上十一點之前入睡,有好的休息,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
房事亦當節制,什么頻率呢?唐代“藥王”孫思邈給了我們答案:
“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
三十者,八日一泄;
四十者,十六日一泄;
五十者,二十日一泄;
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
這是唐代的標準,現代人熬夜,壓力大,暗耗腎精,身體不如古人純粹,所以間隔頻率更需加長,
最重要的是以個人的身體感覺為準,因為中醫是從生活中來,永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
如果第二天感覺很疲勞,就說明太過了,所以應該節欲保精,不可透支身體,以圖一時之快也,
做個簡單的比喻,用一個詞形容“量入為出”,意思就是掙多少錢,花多少錢,不能透支信用卡,不能像美國一樣,今年已經把后十年的錢花了,那后十年怎么辦?不能顧頭不顧尾,應該先苦而后甜才是,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思想,寧可前面的日子苦一點,也要讓后面的日子好過,看的長遠,我個人比較認同這種做法,
話說回來,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房事過度,而傷腎耗精,這樣就是透支,就是像美國一樣在透支以后的“錢”,就是透支身體,透支健康,
4.注意避寒保暖
陰陽互根,陰虛可造成陽虛,空調冷飲等寒氣亦可傷及身體陽氣,故平時注意保暖,不要讓空調直吹,少吃冷飲,尤其是肚臍不要受風寒,夏夜入睡,注意遮蓋,
4.虛證的飲食和睡眠
1.飲食
氣虛的人平時飲食可以多食些山藥,
血虛的人可以吃些大棗、龍眼肉,
陰虛的人可以吃些銀耳、百合,
陽虛的人可以吃些韭菜,核桃仁,調料如肉桂、小茴香,
最重要的,無論是什么虛,都要正常合理的飲食,就是要好好吃飯,均衡營養,不要迷信營養品,營養品可以吃,它是錦上添花的,指望它做為“主力”那是遠遠不夠的,
什么最補益身體?就是正常飲食,
《黃帝內經》中記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所以五谷是最養人的,糧食是植物的種子,蘊藏能量是最豐富的,
2.睡眠
再有一點就是要按時休息,不要熬夜,一天睡眠時間保證八個小時以上,因為在深度睡眠的時候,人體機能才能更好的修復,有的人能睡著,但是夢特別多,做的夢就像電視連續劇,醒來以后還記得很清晰,這就是睡眠質量差,而且還不解乏,就和沒有睡覺一樣疲勞,
這樣的朋友一般心思比較重,思慮的比較多,大腦一刻也停不下來,總是再運轉,心靜不下來,神也就安靜不下來,所以就睡眠質量不好,這時候就應該養養心血,清清心火,舒緩一下心情,疏疏肝,解解郁,放空思想,這樣才能休息的好,
好身體是怎么來的?只需要吃的好,睡得好,再加一個好心情,就這么簡單,
所以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養生則在其中矣,因為食眠二字乃養生之要也!
5.減肥略說
在這里多說幾句,很多人減肥,尤其是女性朋友們,靠節食,減了一段時間之后,可能體重能掉幾斤,但是身體會很疲勞,面色無華,抵抗力下降,還有就是例假量少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為什么疲勞,面色無華,抵抗力下降,例假量少,因為節食之后,身體沒有充足的氣血濡養,身體各個機能降低,不僅肥沒有減,還把身體弄差了,就算減了幾斤肉,但是皮膚變差了,松弛了,沒有精氣神了,整個人都蔫兒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最有魅力的,就是那么一股子精氣神,而精氣神充足的前提就是營養能跟得上,
就像一個冷笑話講的“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所以不提倡大家節食減肥,但是要控制飲食,
控制飲食和節食減肥不是一個概念,
控制飲食是不吃垃圾食品,比如飲料、餅干、肯德基、油炸食品、巧克力、甜品、奶茶等等,還有就是吃飯要吃七分飽,不能吃的太撐,不要吃下午茶和夜宵,這是控制飲食,多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含粗纖維的食物,比如燕麥、蔬菜、粗糧等等,不要喝粥,喝粥的人容易長胖,想增肥的朋友可以多喝粥,小米粥、黑米粥、山藥粥……都可以,
想解決一個問題,就要了解這個問題是怎么發生的,比如肥胖,肥胖是如何發生的?肥胖就是攝入量大于消耗量,所以管住嘴,邁開腿就可以解決,
還有的朋友說了,既管住嘴,又邁開腿了,但還是減不下去,這就是身體代謝能力下降,運化不了,堆積在體內,可能是脾虛濕盛,可能是陽虛,那么相對應的就應該健脾化濕,溫陽益氣,
再深究一步,脾為什么會虛,陽氣為什么會虛,是不是自己的生活作息,情緒,飲食習慣出了問題,
飲食無度,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情緒不好,肝木克伐脾土,脾胃也會受到影響,脾胃一傷,無力運化水濕,所以會胖,
多食冷飲,或感受寒邪,或房事太頻,會損耗陽氣,有的人素體陽氣虛弱,如此則陽氣不能溫化水濕,也會發胖,
零食太多,熱量太多,胃口好,不運動,脂肪堆積,也會發胖,
所以肥胖的后面會有很多思考,我們要從根源上去解決,而不是單純的節食,或者喝減肥茶,減肥茶一般都很寒涼,容易損傷脾胃,損傷陽氣,這樣身體的濕濁之氣就更加運化不出去,就會更胖,或者效果不明顯,
治病求本,疾病是自己造成的,醫生只是幫助你恢復,最根本的還是在你自己這里,所以病由己造,還需自醫,醫生,是給你加一把力,真正想去根,還得靠自己,
因為你的生活習慣、環境、飲食、情緒很適合疾病的生長,所以最根本的是需要改正適合疾病生長的環境,這樣疾病就沒有了生長的土壤,
就像一塊陰暗潮濕之地,很容易生長苔蘚,要是陽光照射,干燥通風,苔蘚自然就不能生長,所以我們不要給“苔蘚”制造適合它生長的環境就好啦~
6.李翰卿先生論虛損
由減肥就多聊了幾句,關于虛損的問題,李翰卿先生這么描述:“四損者,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是也。楊栗山所謂氣血兩虛、陰陽并竭是也。大勞、大欲、大病、久病、老人、產后、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是其因。
氣虛者,真氣不足也,其癥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能;
血虛者,真血不足也,其癥通身萎黃,兩唇白,或素有失血之證;
陰虛者,真陰不足也,其癥肌膚甲錯,五液干枯;
陽虛者,真陽不足也,其癥厥逆,下利,肢體畏寒,口鼻氣冷。
單虛者單治,兼虛者兼治,
虛而兼寒者溫而補之,
虛而兼熱者清而補之,
虛而兼實者須審其標本、先后、緩急、多少隨機而治之。”
不用翻譯,將近是現代文,看李翰卿先生的描述,總結一句話,就是很靈活,適宜而用,
我國古代有治療虛勞的專著,就是明代醫學家汪綺石所著的《理虛元鑒》,有興趣的可以讀讀,這本書還是很好的,對虛勞的病機闡發、論治大法和預防措施都自成體系,對中醫虛損學說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祝大家永遠元氣滿滿~
2020.5.31 寫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