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一例產后多汗案
( 作者:韋安理 2020-08-08)
一位朋友產后多汗,只要是吃飯、母乳、睡覺、喝溫水等等,都會出汗,沒有固定位置,全身都會出汗,頭發經常是濕答答的。吹空調怕冷,不吹空調又一直流汗。
2020年8月1日問診,辨為太陽中風,處方:“桂枝湯+小麥”。
方子組成:(20200801)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棗12枚、小麥粒30克。
煎服方法:撿二副,煎兩次合汁,分三次溫服。
服藥反饋:上方服兩劑后,多汗現象有了明顯好轉,頭發已經不會濕答答的了,自行停藥。
辨證要點:
(1)產后多汗,是太陽病的一種表現形式。產后耗傷氣血津液,致使營衛不合,衛表不固,故表虛自汗。
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2)經方中,孕產婦生病,可用的方子不多,主要是桂枝湯和小柴胡湯。因此,產后生病什么藥能吃,什么藥不能吃,這是產婦最糾結的事情。生怕吃錯藥,會過奶給嬰兒。
《金匱要略.二十.1》:“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這條說的是孕婦口渴,吃不下東西,用桂枝湯治療。
《金匱要略.二十一.2》:“產婦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敢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span>
這條說的產婦多汗,大便硬,嘔吐,吃不下多東西,用小柴胡湯。
本病案用的是桂枝湯,這個方子藥性平和,可調和營衛,補充津液。
(3)加小麥,相當于合上甘麥大棗湯,治“婦人臟躁”。小麥:性涼,味甘;歸心、脾、腎經,具有養心除煩,健脾益腎,除熱止渴的功效;可治腳氣病,末梢神經炎,自汗,盜汗,多汗。
《金匱要略.二十二.16》:“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靖什菪←湸髼棞扛什萑齼?、小麥一斤、大棗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span>
這條方后注說,甘麥大棗湯可補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