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幫助別人了,下次一定要懂得拒絕!”
這句話是好友苗苗說的,她非常善良,對待同事們很熱情,看到誰有困難都會主動伸出援手。也就導致了,后面誰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都直接找她。
即使她說出一些理由想要拒絕,但是對方也不肯罷休,覺得軟磨硬泡一下,她總會答應的。于是半推半就,事情辦好了,她累得夠嗆,犧牲個人很多時間;事情沒辦好,對方還要指責她不盡心。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不擅于拒絕他人的人,總是太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評價,而自己卻活得那樣累。
比如說我的父親,也是一個不擅于拒絕他人的人。他去外地出差,同事要他幫忙帶東西,明明行李箱已經放不下了,談完合作后時間也不夠了。
還是要答應人家,犧牲自己的睡覺時間,坐車的時候手上拎一大堆東西。最過分的是,有的同事竟然不給錢,說“一點小錢就不用給了吧”。
老爸也是不想把同事關系搞得太難堪,畢竟“低頭不見抬頭見”。可是他再次出差時,那個不給錢的同事還要求帶東西。
作為家里的小大人,我一直“教育”老爸,老爸終于開始硬著頭皮拒絕,拒絕后他發現自己輕松多了,而同事反而把錢轉給他了。
其實,拒絕沒有難,難的是我們擺脫不了“想要照顧別人情緒”的觀念和行為,還是不懂劃分個人邊界。
·委婉拒絕,比直接拒絕更招恨
你有沒有遇到過非常負能量又脆弱的朋友、同事,每當ta遇到一點小事,解決不了或者傷了心,ta就會來找你。
剛開始你是因為情誼,所以想要盡力陪伴或者安慰,可是發現對方的情緒經常性容易奔潰,而自己還要工作,時間實在有限。
有的人選擇忽視消息、拒接電話,以此來逃避與對方相處。你覺得在對方傷心的時候,直接拒絕會讓ta記恨,其實用一種“冷暴力”來處理關系更讓人難過。
·拖泥帶水,會給雙方帶來困擾
你可以樂于助人,但是“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你接受了對方的拜托,結果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但又不好意思直說,每天自己著急上火不知道該咋辦。
你以為只要你夠拖,對方也許會放棄,轉而找別人。殊不知對方對你滿懷希望,最后對方來找你,你支支吾吾地表明結果,對方也不高興。
·干脆拒絕,節約彼此時間成本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能力承擔風險,既然對方能開口求你幫忙,自然也應該做好會被人拒絕的準備。
你幫不上忙,或者是因為個人原因不想幫忙,大可直接拒絕,你不用再花時間應付他,他也可以去找其他可能可以幫他的人,節約彼此的時間成本。
很多人表示,當然知道直接拒絕的好處,但是自己就是狠不下心,說不出口,最主要是害怕得罪對方。那么,你可以試試以下5招:
·開門見山法
我們心里應該有個邊界感,這條線外“可以”,這條線內“堅決不行”。對于對方提出的一些過分請求,或是我們確實辦不到、不想辦,完全可以直接拒絕,就說“不行”、“不可以”。
你會發現,職場中,有個性的人反而更受歡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守護什么,要拒絕什么,時間久了,大家就知道他的脾氣秉性,對于他的拒絕也不會怪罪,知道那是他的底線。
·短暫拖延法
如果你不想直接說“不”,那么你可以先回復對方“現在在忙,等會給你回復”,讓彼此情緒冷卻一下。
但是,一定要記住,過一會一定要回復對方,不要讓對方一直等你,等半天發現期待落空,這才是最讓人討厭的。
·借口拒絕法
可以巧妙利用別人的話來拒絕,拒絕的同時表達歉意和想要幫忙的熱情。對方也就能明白你的心意,知道你是因為不能做主才拒絕的,也不會怪罪你。
比如說公司聚會要喝酒,你不想喝,你完全可以說“家里老婆管得嚴,喝酒回去又要睡沙發了”,同事們也能諒解你。
·降低期待法
職場中,我們應該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尤其是當你能力比較強、工作又高效時會遇到,你越能干,領導會給你安排活,其中還有很多是雜事,對自身成長沒啥幫助。
面對領導的詢問,你該怎么拒絕?你可以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非常想做,但是手頭還有幾個項目在跟進。領導不會厭煩你,反而覺得自己有點過分。
·曲線救國法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表明自己幫不上忙拒絕,然后給對方提供一些較為可行的方案,比如你去問問其他同事,或許他們擅長處理這方面的問題。
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遇到過被借錢的情況,借出去的錢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想拒絕又怕對方覺得你冷血、小氣,現在靠譜借錢的平臺很多,可以給他介紹。
最后,我想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人與人之間確實需要互相幫助,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界限感,不能什么忙都幫,慣壞了對方,偶爾幫不上忙想拒絕,反而落得被人指責的下場。
你幫不上忙的時候,有什么拒絕他人的好方法呢?
—— END ——
責任編輯|X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