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和大家探討了到底什么價格才是股票買入或賣出的好價格?
大家看完后,對估值方法產生了初步的認識。部分朋友看后給我提了一些問題:
1、這樣的估值模型,它是怎么得來的呢?
2、我如何能學會并掌握呢?
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講述,幫助大家理解并能夠運用到實際的股票投資中去。
我們用一只股票來做個示例,假如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是10元/股,前5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大概每年都是10%,基于其他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我們以什么價格買入較為理想呢?
我先給出答案:13.7元/股附近,由股價=每股凈資產×市凈率,即13.7=10×1.37,也就是估值PB=1.37,那么這個PB=1.37是怎么得來的呢?
下面我們來逐步講解這個估值的由來:
首先,我們假設某公司的凈資產=B,凈資產收益率=ROE,則收益E0=B×ROE,第n年的收益為:
n年的收益之和為:
假設以價格P0買入凈資產為B,約定凈資產收益率=ROE0的無風險資產,以價格P買入凈資產也為B,但凈資產收益率=ROE的風險資產,n年后要求收益相同,則:
轉換后為:
令:
這個PB就是我們所說的估值,則公式轉化為:
可見,ROE-PB估值模型,是預期ROE和約定ROE之間得到的一個比值,我們把這個約定的ROE通常稱之為折現率。折現率的不同也就有不同的估值結果,這個折現率要結合市場無風險收益和市場的風險溢價來確定。
大家根據這個模型來算算銀行的PB應該是多少,為何他們的市凈率PB能跌到0.7以下呢?如果當初你以0.9的PB去買,仍然可能虧20%多,你是不是也很郁悶呢?計算好的朋友在下方評論處給我留言。
當然了,這個計算是偏專業的東西,很小的取值變動也對結果的影響很大,不可機械的加以應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加關注私信我,我把估值表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