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紫霞不得不自嘲一下,大學期間整天買買買,直到大三急性闌尾炎,住院半個月,信用卡逾期,最后還是爸媽給填上了窟窿…
終于體會到: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經過那次教訓,才逐漸有了存錢意識,從幾百塊開始理財,配置了適合自己的保險,慢慢理出了自己的小金庫。
其實投資理財不需要太多理論知識,重要的是上手操作,在實踐中不斷試錯學習。
今天就來聊聊月剩1000的小白們怎么理財?
理財第一步,強制儲蓄。
紫霞推薦大家用52周存錢法,我就是通過這個方法存下了第一筆錢。
一年52周,每周遞增10元:第一周10元,第二周20元,第三周30元…最后一周520元,這樣一年就能存下13780元。
如果后期覺得壓力大,可以選擇一頭一尾存法: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520元,第三周20元,第二周存510元,以此類推…
這種階梯式的攢錢法很適合月光族、學生黨、剁手黨。
通過這個方法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還能把零花錢攢起來,讓原本隨手溜掉的錢派上更大的用場。
不建議存到銀行卡或者余額寶里,否則來個雙十一就會把你洗劫一空。
隨手攢、她理財等平臺都有相關的攢錢利器,有心的老鐵可以用起來,為了避免前功盡棄,這幾款產品中途不能退出,克制了剁手黨的物欲。
如果中途不再投入,之前的本金以及產生的利息也不會受到影響,到期后自動退出。
完成目標之后,可以獎勵自己來趟旅行,或者繼續錢生錢。
存下一筆錢后,我們就要去投資了。
紫霞做了個適合小白的路線:
貨幣基金----固定收益類----基金
1)貨幣基金
余額寶是我們最熟悉的貨幣基金,但是收益太低,我只把零花錢放里面。
如果投資的話,可以選擇螞蟻財富、天天基金網等這些三方平臺,也可以買銀行和券商自己做得產品,舉幾個栗子。
我們存錢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存到這些貨幣基金里,靈活存取,以防急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
2)固定收益類
固定收益包括銀行理財,P2P產品,掛鉤黃金/指數的保本浮動型產品。
銀行理財:一般年化在5個點左右,而且起點較高(5萬起),比較適合退休的大爺大媽。
P2P產品:門檻低,收益高,最好的固收類產品之一。
我選P2P一般按這個路子:
平臺盡量有上市公司做背書;
抵押資產選擇車貸、房貸。信用貸不考慮,以免借款人跑路;
投資收益在P2P行業平均收益率10%左右,如果選擇了年化15%的產品,可能有5%的概率(風險敞口)賠掉本金。
掛鉤黃金/指數的保本浮動型產品:
年化收益=固定收益+浮動收益
舉個栗子:
掛鉤滬深300指數的產品,不是直接投資指數,而是賭指數在固定時間內漲還是跌。
這種產品有看漲和看跌兩種,假如固定收益是5%。你買的是看漲產品,指數在產品到期時漲了3%,你能拿到8%的年化收益,如果跌了,就只拿5%的年化收益,看跌產品同理,漲跌你都賺。
3)基金
不建議小白一次性買入基金,因為掌握不好買入的高低點,很容易被套。
可以采取定投的方式分批進場,類似銀行的零存整取,建議定投股票型/混合偏股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因為波動大,可以通過反復低吸來平攤成本。
股票型/混合偏股型基金屬于主動管理型,篩選起來比較麻煩,這個以后紫霞仔細聊,建議小白先從指數型基金試水。
指數型基金模擬市場的走勢,不受基金經理的主觀干預,我國未來經濟大趨勢肯定向好,定投指數基金,讓市場說話。
可以定投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指數,也可以選擇代表中小創的中證500/創業板ETF。
喝湯時間到:投資自己才是獲得復利收益的最快辦法。
年輕的時候工資不多,就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升職加薪是王道!
主動收入增多了,雪球才會滾得越快。
花錢買時間也是最值得的一筆投資。比如住在公司附近,節省通勤時間用來鍛煉身體和學習。
因為等你年紀再大一些的時候,你的時間會比別人的更值錢,你再用時間換錢的時候,那就是當年的十倍,百倍甚至成千上萬倍。
投資自己永遠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