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懂有種心情,
叫老母親盼兒歸,
直到看了這張照片…
85歲的老奶奶跪趴在80公分高灶臺上,
雙手撐著窗臺,
一臉熱切地往樓下張望…
這一幕發生在廣東梅州。
原來黃奶奶的兒子因為忙于工作
已經近一年沒回家,
因為大年三十晚上依舊堅守崗位,
直到年初一交完班后才趕回家
由于路上塞車
回家的時間延遲了近3個小時
老太太在家急得團團轉,
聽到兒子按的喇叭聲
便一個箭步爬上了灶臺。
而這一幕
剛好被奶奶的女婿用手機抓拍到了
回想起老母親爬上灶臺的那一刻
家人又是后怕
又是百感交集
@老嘎達0813:忘卻老邁和黃昏, 不怕閃腰抻著筋。 登上灶臺把兒望, 可憐天下父母心。
@小微微波波:想起小時候過年跟老媽回外婆家。每次回去,都能看到外婆在距離村子很遠的路口迎接我們。 那會兒沒有電話,她從初三開始,一直等到我們去的那天。現在想起她老人家在村口遠遠望著我們的樣子都有點心酸。
@楓文字:父母才是我們在春節期間最應該陪伴的人
@C_栩:我一個90后都未必爬得上這灶臺
@CeliaMsP:無論多少歲,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孩子。
這讓人想到,
無數個家鄉的老母親,
逢年過節在村頭盼子歸的場景
網友@滌心草屋 賦詩:
滿頭銀發歲月催,年老體衰步顫巍。
年關將近思親切,依杖村頭盼子歸。
無論長多大,
那個最牽掛你的人,永遠是母親。
為不讓三個智障、聾啞
又無自理能力的兒子在自己去世后挨餓,
湖北母親孟阿香用數年時間,
攢下上千斤的三缸稻谷。
年近九旬,她仍在吆牛耕地,插秧種菜。
2016年7月,一生辛苦的她離開了世界。
三缸稻米或許是這位平凡母親留下的最后母愛……
無論長多大,
“我都會拿出生命中所有的愛給你,
哪怕是身體的一部分”
八歲女孩患重病,
她曾給了女兒第一次生命。
在女兒如花生命快要凋零的時候,
毅然捐肝救女,給了女兒第二次生命。
為母則剛。
而當母親老了,
你是否也會像小時候她背你那樣,
把最溫暖的背留給她?
前段時間
許多人的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組圖
▽
云南文山一位88歲的老媽媽感冒了。
54歲的兒子心急如焚,
一大早帶母親去看病。
因為,家距離衛生所5公里山路,
為了讓老母親路上不受顛簸,
他干脆用背帶背起媽媽,負重前行。
汪克武說,背媽媽的那根七彩背帶,
正是媽媽以前背他用的。
“小時候你用背帶背我,
我長大了,你卻老了,
走不動路了,沒力氣摟著我了,
我又用這背帶背你。”
所有的愛與孝,
都在這保存了幾十年泛黃的背帶,
和兒子樸實寬厚的肩背上。
▽
龍應臺在《目送》里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
這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
我已長大,你還未老
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
春節假期匆匆而過
也許你即將離開家鄉
與父母依依惜別之際
多點兒陪伴
多點兒耐心
多點兒牽手
也許你已經返程
那就記得
多打打電話
常回家看看!
父母健在是兒孫福。
這世間的路有無數,
有家才有歸途。